登录

肝肾阴虚肝火旺影响怀孕吗

时间: 阅读:3641

肝肾阴虚肝火旺影响怀孕吗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18 20:34:41

肝肾阴虚肝火旺是临床证型,如果不是很明显不会影响月经的话一般不会影响怀孕的,如果肝肾阴虚精血无源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甚至有闭经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怀孕的,所以需要整体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18 23:23:13

    问题一:肾虚肝火旺的症状有哪些肾虚分阴虚和阳虚两种。
    畏寒,恶寒 ,失眠,头晕,易怒阳虚
    口渴,小便黄,五心烦热,颧红, 失眠,盗汗, 口燥 ,咽干, 眩晕,耳鸣阴虚(容易感冒,容易得肿瘤)

    问题二:怎样自我诊断肝火旺还是肝火虚呢?一、肝与胆病辨证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因而有“胆主决断”之说。 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 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 (-)肝气郁结证 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 *** 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 【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症块。妇女可见 *** 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作为辨证要点。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 *** ,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可酿成症瘕。 (二)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炎证,是指肝脏之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作为辨证要点。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络脉,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如挟胆气上逆,则口苦口干;肝失条达柔顺之性,所以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魂不安,以致失眠,恶梦纷纭,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部灼热疼痛,热盛耗津,故便秘尿黄,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热移胆,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火伤络脉,血热妄行,可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征。 (三)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辨证要点。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失养,则干枯不荣;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至成为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等虚风内动之象。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舌白脉弦细,为血虚常见之征。 (四)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慢性疾病、温热病等耗伤肝阴引起。 【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虚火内灼,则见胁肋灼痛,......>>

    问题三:肝火旺的表现有哪些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中医认为,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肝火旺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二、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等方。 三、 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四、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章。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五、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 *** 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六、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七、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八、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一。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以上只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若见其他辨证属于肝火偏旺者,亦可参考以上类型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对兼症的治疗。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23:23:13

    一个人脾气大、躁动不安,人们常用“肝火旺”来形容。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下何为“肝火旺”吧。

    道医所说的“火”其实是指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其中,肝火分为虚实两种。实火多由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坏,肝气郁结而导致的;虚火是阴虚火旺,多由肝肾阴虚所导致。

    肝火旺的十大症状

    1头胀

    常起于恼怒,头胀且痛,昏沉闷热,头筋突起,口干口苦,甚则两耳失聪,舌苔薄黄,脉象弦或数。

    2头热

    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

    3肝火亢盛消瘦

    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

    4肝火上冲舌血

    舌上出血,舌肿木硬,舌苔黄,舌边红绛,或起芒刺,并见头中热痡,烦热,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甚则昏厥。

    5肝火犯肺咳嗽

    症见咳嗽气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败絮难以咳出。咳时面红并引及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6肝火燔灼胃痛

    胃脘烧灼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烧心泛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烦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7心肝火旺经质粘稠

    月经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质浓稠如膏,经色鲜红,或紫红,或紫黑,并见面红目赤,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口苦而渴,或具经行发热,吐血、衄血,舌红苔黄。

    8肝火偏亢月经过多

    月经提前而至,经量过多或兼经期延长,色鲜红或紫黑,质浓稠,有瘀块,面赤心烦,急躁易怒,胸闷乳胀,头晕头痛,夜寐多梦,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9肝火耳聋

    耳聋耳鸣,突然发作,甚至全聋,耳鸣如钟,或如风雷声,或如潮水声,伴有耳胀痛、耳闭,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燥,小便黄,舌红苔黄。

    10肝火上冲暴躁

    精神不足、气色不好、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乏力嗜睡、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如何知道肝火旺

    1.看口部: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发厚,牙龈红肿,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状。

    2.看睡眠:肝火旺时晚上睡觉时出现睡眠不稳,多梦,容易被惊醒,失眠。

    3.看脾气:肝火旺时还容易心烦意乱,容易发怒,控制不住脾气。

    4.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5.女人肝火旺的症状:经期推迟,月经不调,经血量没有规律等。

    6.小孩肝火旺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夏天:喜欢蹬被子,有时候还打呼噜,暴躁易怒。

    肝火旺如何调理

    1中药治疗

    首选治疗为中药调理,但因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诊疗,切不可自行用药。

    2花茶

    薄荷泡水喝,薄荷具有独特的疏泄肝火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消除脾气暴躁的症状。

    金银花泡水喝,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不仅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能有效排除体内的毒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很好的养肝护肝作用。

    菊花泡水喝,菊花一直是清肝明目最好的花茶,菊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的重要物质,常饮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晰,双目明亮,对肝火旺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菊花粥

    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4银耳莲子粥

    冬季去除肝火的最佳选择,圆糯米60克、桂圆肉10克、去心莲子20克、红枣6克,莲子与圆糯米加600毫升的水,小火煮40分钟,然后再加入桂圆肉、红枣再熬煮15分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不仅能够有效去除肝火,还能够当做美容养颜的美食。

    5芹菜粥

    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6按摩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腿部内踝尖直上3 寸的位置,取穴时,取坐姿,屈膝使大小腿形成直角,在内踝尖上约4 指宽的位置,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在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就是该穴。

    7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疏肝益脾、清热化湿及镇静安神。

    8按摩太冲穴

    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在按摩此养生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9日常保健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调节好个人情绪,少吃甘热性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每天保持适量运动。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8 23:23:13

    肝火炽盛,气火循肝经上逆于头面,表现为头目胀痛、眩晕耳鸣、口干舌燥;因肝经系目,肝开窍于目,因此当肝火旺的时候,可表现为面目红赤。
    失眠与情志的变化关系甚为紧密,而肝主疏泄,情志不稳往往会导致肝气郁结化“火”,特别是大怒、受惊之后,情志极不稳定,必然会导致肝火有余,进而会扰乱心神,让人心神不宁、烦躁不安,无法安然入睡。
    肝火旺时经常会有情绪激动,愤怒,紧张等不良情绪,可以增加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兴奋性,导致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容易诱发高血压。
    肝火旺还可导致月经失常,这是因为肝火旺扰乱自身内分泌,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没有规律、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如果女性在怀孕后出现肝火旺时,肝火可挟冲脉之火上冲患胃,容易出现挑食,食欲不振,口苦头晕,呕吐苦水等。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8 22:22:03

    人们往往感觉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其实是夏季气候导致肝火上升。肝火旺具体会有哪些症状表现?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肝火旺的症状表现,希望对你有用!

      肝火旺的症状表现
      中医认为,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肝火旺就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一般情况下,肝火旺的人会有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等症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情况下,如果肝火旺会导致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2、肝火旺可导致月经失常,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肝火旺会导致失眠,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恼怒伤肝、思虑过度等引起。肝藏魂,肝火旺则魂不守舍,夜卧不宁,易惊。

      4、肝火旺还可以导致孕妇恶阻,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5、肝火上炎:是指肝火旺导致的上部有热象或上冲性症状特点,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甚至发狂、晕厥、呕血等。

      6、肝火旺致恶阻:是恶阻证型之一,多由妇女孕后肝火旺,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引起,症见呕吐苦水、恶食择食、眩晕口苦等。
    肝火旺盛怎么办
      多补水有利肝脏排毒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体内的毒素几乎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水分不够,体内的毒素不容易被稀释,较难排出体外,这对肝脏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加速,身体容易缺水,所以,秋季更要补充大量水分,让体内毒素及时排出,减轻对肝脏的危害。

      饮食不当加重肝脏负担

      除了季节特有的原因,饮食不当也是秋天肝病高发的重要诱因。在酷热的夏季里,人们由于喝冷饮、吃冷冻品,脾胃功能已经减弱,肝脏也承受着一定负担。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和肝脏的负担,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非常紧张,活动量又很少,如果补充大量的牛羊肉等高脂肪含量食物或是辛辣油腻的东西,很容易使血糖堆积在肝脏,诱发肝病。

      通过食补 健脾护肝

      ?五色饮食养五脏?,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同时,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也大有裨益。此外,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如山楂、陈皮、白芍、葛花、绞股蓝等。

      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休息时间影响着肝脏的健康。晚上的11点到凌晨3点的这段时间,血液会流经肝脏、胆,身体应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肝脏的代谢和修复才能顺利的进行。长期睡眠时间不足的人,容易导致肝火上升的问题。

      专家建议:每天晚上10点左右应该准备上床休息,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不建议进行太耗损脑力的工作,用力过度容易影响睡眠质量。除了晚上的休息足够之外,白天也应该做到恰当适时的休息,身体累了的时候最好可以随时的调节,例如中午睡个午觉等。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人的情绪对肝脏的影响非常大,肝脏喜疏恶郁,生气发怒生闷气等不良情绪都会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所以养肝一定要注意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要经常无故生气、发火,即使是生气也要控制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日常要保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心态,让肝气正常的生发顺调,肝脏更加的健康。

      坚持适量的运动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达到养肝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锻炼项目要以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运动为佳。例如慢跑、快速步行、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舞、游泳、跳绳、太极等等,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即可。
    肝火旺按摩什么穴位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猜你喜欢:

    1. 肝火旺的症状和调理方法

    2. 肝功能异常有哪些表现

    3. 肝火旺有什么症状

    4. 肝火旺的症状

    5. 吃什么降肝火排毒

肾阴虚容易不孕吗

痰湿体质影响月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