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赤游丹有什么危害??什么是赤游丹?

时间: 阅读:11206

赤游丹有什么危害??什么是赤游丹?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3-07-18 20:24:48

赤游丹也就是我们西医通常称的丹毒,这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的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中医治疗主要是清热解毒,排毒利湿,必要时还需要使用头孢类的消炎药,还有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来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引起淋巴管发炎,还有全身的一些炎症病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8 23:23:27

    不含淀粉,红豆每100克中含蛋白质21.7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好处之一:健脾胃。
      红豆是一种容易消化的食物,吸收效果较好,对于滋补强身健体有着明显之效果,所以特别是身体相对虚弱的人群来说,多食用红豆,特别是在冬天里食用,会更加强身健体,春季不容易患感冒等疾病,而且在我们中医里,红豆本身就有着健脾胃之功效。
      好处之二:补血养心。
      在我们古代里就有对红豆的记载,对于红豆的养心功效就有着说明。红豆富含丰富的粗纤维物质,同时铁物质的含量也非常之高,在医学的临床上还可以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故说红豆有养心之作用,我们补心血一般都是以摄入铁质为主的,所以说对于补血功效也是有着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在冬天里,手脚冰冷的女性朋友,多食之有着明显的逆疗效
      好处之三:祛湿清热。

      体内有温一般是指人体内缺少铁质及维生素B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等,使血液没办法随着我们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导致滞流在细胞里,进一步的引起膨胀。而红豆含有蛋白质,钙、尼克酸以及糖类等元素,还有富含铁质及维生素B,这些元素对于祛湿清热都是有着很好的作用。在中医里对于红豆可以祛湿排毒及清热利尿,都是有着实际的临床经验。
      好处之四:排毒减肥作用。
      其实很多肥胖者,大部分都是因为体内有湿,气血流动的原因,从而导致人体膨胀,变成一种臃肿的体态。肥胖大部分都是如此的,跟水肿差不多一样,只是一种程度的区别而已。而红豆本身就有着很好的祛湿之作用,能使小肠通畅,利小便去肿胀,祛除我们人体滞留的水液,从而消肿。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8 23:23:27

    流火丹毒流火、 丹毒
    U85JE2WQGPYNAY9TC8PKTYSF2MJVJN0K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足癣、小腿溃疡、外伤等常成为小腿丹毒的诱因;鼻腔、外耳道内或耳朵下方肉眼看不到的微细皲裂,常为面部丹毒的诱因。
    YQ99FAXS2EY3A9V5RJ206HR1R3XV5A1G丹毒(erysipelas)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成片红肿的急性炎症。患处可有水疱或大疱,甚至发生坏疽。病人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多患于下肢、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
    30X1PSGEFM4UUF56FS9GNS16NG5HDRE01用鲜丝瓜叶汁拌金黄散成糊状,外涂患处,内服三妙丸*中成药有奇效。
    XV2B85B84KB2PWJJWE2VTCP1T9HG82P02鲜冬瓜皮一次一两,烧一碗汤内服并外搽,一日两次,连用5天可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M6YR3W03H5W9QB92W82BVMM8T82PM26D3 在治疗上,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连翘败毒丸、五福化毒丸等治疗。汤药治疗效果颇佳。可用
    JQVQ4FMVBHPW2XNH6M76QTC0X4G07B0A萆 ?10g 金银花10g 连 翘10g 公英10g
    RAJUM4K8CPS5PH94PV2DVFK6QXJKEDGA地 丁10g 鱼腥草10g 土茯苓10g 丹 皮10g
    6XJG31CJBUFWMNEMYS34X4U44UW1H4TU赤 芍10g 川牛膝10g 竹 叶6g
    CJ74053AAPHCHXG89KSA8H5BSEN6YUDG水煎服。配合外用药效果佳。丹毒初起时,红肿 痛,可用玉露膏外敷,也可用马齿苋或仙人掌捣烂外敷。红肿消退后,可用金黄散或金黄膏外敷。
    Y2ACHDFVFSECR96KJKEQTJ977ENBY3FV需卧床休息。对发热、中毒和不适等需对症治疗。对老年病人应注意防止支气管肺炎、心衰和其他并发症。对诱因要同时给以相应治疗。
    5J96JYTTQAHT4D1KT2JH3KXNU3XU1FRY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用红霉素1~1.5g/d静点或选用环丙氟哌酸0.2g/次,每日两次静点,口服泰利必妥0.2g/次,每日两次,也可选用先锋霉素v号6g/d静点或用头孢类抗生素。一般10~14天为一疗程,在皮损消退后,应维持一段时间。也可磺胺药物内服。对复发性丹毒比治疗急性丹毒用药要长些,不要停药过早,尽量预防复发,以免淋巴水肿不断发展。
    V8TE2KMRSQC8Q4T5UT9CJB96VE3K3RAX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
    AMJAXXY6ARSQA7G1W21R35MK1W0YYGYF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R1M5TV7VKYMRMYYCD5H206RP0GCWYYPB2.流火丹毒蜂窝组织炎 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81NN2P4P6DSFDYM2HKSEEY8YBKMEX8VW3.多形日光疹 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MBQX9WP8FAN6QBPCETA5G7BY1A1D76EA4流火丹毒.血管神经性水肿 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F53P1A5UBA4RRHKM76KK2BN8BNM7FE11局部可用清热解毒之中药外敷。初期用仙人掌、马齿苋、芙蓉叶、绿豆等,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干则换之。中后期红肿稍退,可改用金黄膏或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敷。
    051MNN19XYUCEKEEPT6MJBXSWR1D3ND9  
    84KPWXX5WMM7Y6MV6XC8TEP1C4UM8XKH流火丹毒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NJ7UWHFQN9YW4XJ8UTFPCKTJ27H1AP79饮食疗法可取鲜油菜叶50-1oog,粳米100g。将油菜叶洗净切碎。将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1000ml,煮粥。米将熟时放人油菜,加盐少许,煮沸待菜烂时即可食用。特别适合于老年人脾胃虚弱患丹毒病者。另外,还可取豆腐250g、鲜丝瓜根120g,同放锅内炖汤食用,可连服数日,辅助治疗丹毒。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23:23:27

    链球菌侵犯皮肤或黏膜内而引起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称为丹毒,因其皮色如涂丹之状而名。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面部的称“抱头火丹”,发于下肢的称“流火”,发于胸腹部的称“内发丹毒”,新生儿丹毒则名“赤游丹”。一般好发于面部和小腿。临床上初起先有怕冷发热,头痛骨节酸痛,食欲不振,便秘溲赤,苔薄。局部先为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按压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红肿处可伴发出血点或水疱,偶有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在患部附近的淋巴结可发生肿大。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多由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皮肤而发。
    方一【组成】升麻60克,漏芦、黄芩各90克,栀子30克,芒硝50克。
    【用法】先将升麻、漏芦、黄芩、栀子研为粗末,每次取药末15克,以水1 000毫升,煎煮至600毫升,去渣后加入芒硝6克,搅匀,以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洗浴20分钟。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适应证】丹毒。
    【说明】升麻能发散风热,解毒透疹,配伍漏芦、黄芩、栀子则清热凉血解毒,芒硝软坚消肿。
    方二【组成】大青叶30克,生地黄10克,升麻、生石膏、黄芩、犀角屑(水牛角代)、自蔹、栀子仁、大黄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用15克,加水2 000毫升,竹沥50毫升,同煎至1 500毫升,去渣,以纱布蘸药液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适应证】丹毒重症。
    【说明】大青叶,泻肝火,凉血解毒,能治小儿疳热、丹毒。配伍生地黄等药,其效更强。
    方三【组成】大蒜200克。
    【用法】将大蒜煮水半桶,放入木桶中,将患肢趁热先熏(外盖棉被)后温洗。每晚熏洗1次,每次20~30分钟。
    【功用】解毒燥湿,通经活络。
    【适应证】下肢复发性丹毒。
    【说明】大蒜能解毒、消炎、杀虫。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大蒜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对多种病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方四【组成】黄连3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90克。
    【用法】上药加水1 000毫升,煮沸浓缩至500毫升,凉后湿敷和清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适应证】丹毒。
    【说明】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大黄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以达清热解毒之功。
    方五【组成】鲜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5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煎汤,每晚熏洗1次。
    【功用】解毒燥湿,通经活络。
    【适应证】丹毒已成大脚风者。
    【说明】乌桕叶性味苦微温,功能燥湿活血,樟树叶、松针均有祛风燥湿杀虫之功。生姜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诸药合用,共达解毒燥湿,通经活络之功。
    方六【组成】鲜野菊花叶、鲜蒲公英、鲜地丁草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水煎10分钟,取汁淋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丹毒。
    【说明】野菊花叶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之功,蒲公英为外科治丹毒的要药,地丁草亦有解毒作用。
    方七【组成】马齿苋100克(鲜马齿苋500克)。
    【用法】将马齿苋清水洗净后,加水2 000毫升,煎煮20分钟(鲜药煮10分钟),过滤去渣。然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水擦洗患处。每次20~40分钟,每日2或3次。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各型丹毒。
    【说明】马齿苋性味酸寒,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药理研究也表明,本品确有良好的消炎灭菌作用。
    方八【组成】苍术、黄柏各20克,板蓝根50克。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洗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3次。
    【功用】清热燥湿,解毒。
    【适应证】下肢丹毒。
    【说明】方中苍术、黄柏清热燥湿,板蓝根性味苦寒,能凉血,可用治热毒斑疹、丹毒等。
    方九【组成】紫草、防风、紫荆皮各25克,升麻、赤芍各50克,贯众10克,当归、白芷各100克。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擦洗患处。每日2次,5~10日为1个疗程。
    【功用】解毒燥湿,通经活络。
    【适应证】慢性丹毒。
    【说明】紫草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故历代医家均将其用作治疗痘疹之要药,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方十【组成】防风、荆芥穗、黄柏、苦参各30克,蚤休、大青叶各2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半面盆,煮沸5分钟,将药液倒入面盆内,待温时用毛巾蘸药水擦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洗15~30分钟。
    【功用】清热泻火,利湿解毒。
    【适应证】小儿丹毒。
    【说明】方中防风、荆芥穗疏风散邪,透毒外出,是为主药;辅以黄柏、苦参清热燥湿,大青叶清泻火毒,蚤休功能解毒疗疮。
    方十一【组成】黑大豆适量。
    【用法】大豆浓煎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祛风活血解毒。
    【适应证】小儿丹毒。
    【说明】大豆性味甘平,具有祛风活血解毒之功。生吃能解毒,外敷能散痈肿。本方以其煎汁涂洗患处,祛风解毒,活血消肿,而达治疗目的。
    方十二【组成】生麻油适量。
    【用法】上物外洗患处。
    【功用】解毒止痛。
    【适应证】小儿丹毒。
    【说明】麻油即芝麻油,能解热毒,生用,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用其敷于患处,能清热解毒而消肿止痛,使局部红肿热痛之症因此而消。
    方十三【组成】生葱汁适量。
    【用法】取葱汁外洗患处。
    【功用】散瘀解毒。
    【适应证】火焰丹毒从头起者。
    【说明】葱汁功能散瘀解毒,药理学研究表明,葱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22:22:17

    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1)风热火炽证 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方以化斑解毒汤加减。(2)肝经郁火证 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3)湿热火盛证 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4)毒热入营证 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局部可用清热解毒之中药外敷。初期用仙人掌、马齿苋、芙蓉叶、绿豆等,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干则换之。中后期红肿稍退,可改用金黄膏或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敷。对反复发作的丹毒,可服药预防:生薏仁米30g。每日煎服1次。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并与健康人隔离,避免接触。忌食辛辣、荤腥、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治疗丹毒的中药方(仅供参考)1.丹毒中药方-普济消毒饮合牛蒡解肌汤(仅供参考)【方药】牛蒡子10克,薄荷3克,桔梗6克,板蓝根15克,黄连3克,黄苓6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两次服。【适应病症】丹毒(头面部)【按语】丹毒发于头面部为天行邪热疫毒之气或风热之邪化为火毒。治宜散风清热解毒之法。方中普济消毒饮疏风散邪、清热解毒;牛蒡解肌汤疏风清热、凉血消肿。2.丹毒中药方-加味清热解毒汤(仅供参考)【方药】生石膏30~60克,连翘15克,葛根30克,柴胡30克,金银花30~90克,赤芍15克,黄苓15克,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地丁30克,蚤休20克,栀子15克,当归20克,生草6克,大贝母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丹皮15克,穿山甲10克,皂刺30克【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两次服。【适应病症】丹毒(下肢)【按语】下肢丹毒症属湿热下注,蕴阻血分,郁化火毒。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中生石膏、连翘、葛根、柴胡、金银花、赤芍、黄苓、公英、野菊花、地丁蚤休、栀子等共奏清热利湿之功;大贝母、当归、乳没、丹皮、山甲、皂刺等共奏活血化瘀之功。方中柴胡、葛根等清热解肌,对退热有良效。3.丹毒中药方-祛丹汤(仅供参考)【方药】南北沙参12克,知母12克,粉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生地30克,生甘草5克【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两次服。【适应病症】丹毒(各个部位)【按语】中医认为丹毒发病原因是由于火毒之邪侵入人体,内因素体火旺,血分有热,两热想并郁于肌肤,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在外则现赤如丹涂之色,在内则有口干便秘、烦躁等症。故选用银花、连翘、薄荷、葛根以辛凉散热;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连、大黄以清热解毒,疏通腑气;珍珠母、干地龙清泄干热。热毒之邪清除则红肿热痛缓解;淤血消去则经络通畅;脏腑之气通顺,可以化谷生津,则口干、烦躁等症随之消失。临症加减:发热恶寒者,加银花15克,连翘12克,荷叶根12克,芦根30克;热邪雍盛、患处红肿热痛较显著者,加水牛角15~30克(先煎),川黄连3克;大便秘结加制大黄10克(后下);有瘀血内阻证、舌质紫暗者,加赤芍12克、丹参10克;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兼有头昏头痛、视力模糊等症者,加珍珠母30克(先煎),女贞子、枸杞子、干地龙各12克。

得了指疔会怎么样

瘿病是什么病?会不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