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指疔会怎么样
得了指疔会怎么样
最佳回答
如果在手指部位出现疔疮的症状发生,那么这个钉床又分为蛇头疔蛇眼疔蛇背钉和蛇腹丁,主要是根据部位的不同。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会有手指部位的肿胀疼痛的表现,并且有可能迅速蔓延到手背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
常州-薛**
回复目录1拼音2注解附:1古籍中的断指疔 1拼音
duàn zhǐ dīng
2注解断指疔 病名。指患指疔而见色黑无脓者。出《治疗大全》。即断指②。详见该条②。
古籍中的断指疔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手部。得脓血者生。黑血者死。若黑色无脓不痛者。则又名断指也。治宜截之。与脱疽同治。(见足部)蛇头疔生于手...
《疡医大全》:[卷十九腋臂指掌部]天蛇毒门主论出稠脓鲜血者吉;出黑血者险。若黑腐延蔓不痛者,名断指,属逆。当如足部脱疽治法。澄曰∶凡手指患天蛇毒,...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跌打部]跌打损伤门主方日渐就安,其囊如故。慈云散(毕峻功)。治痈、疽、疔肿、大毒,及跌打损伤,初起即消,已成即溃,接骨回...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三]经验秘方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即瘥。渊然真人夺命丹治疔疮发背、脑痈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毒恶疮服之便有...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
周口-李**
回复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蛇头疔的症状5蛇头疔的诊断6蛇头疔的治疗7参考资料附:1治疗蛇头疔的方剂2治疗蛇头疔的穴位3古籍中的蛇头疔4治疗蛇头疔的中成药 1拼音
shé tóu dīng
2英文参考snakehead furuncl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nakehead 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whitlow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概述蛇头疔(snakehead ding whitlow[1])为病证名[2]。指疔之一[2]。又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2]。是指手足指端肿痛,形似蛇头的疔疮[1]。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蛇头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化脓性指头炎[1]。
4蛇头疔的症状疔疮生于手指尖,形似蛇头者[2]。
《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强调: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2]。
5蛇头疔的诊断蛇头疔初起指端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疼痛,有的红肿明显,有的红肿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红热明显。成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往往影响睡眠和食欲。常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10一14天成脓。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消痛止,趋向痊愈。若处理不及时,任其自溃,溃后脓出臭秽,经久不尽,余肿不消,多为损骨征象。
6蛇头疔的治疗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3]。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3]。
外治:
1.早期宜雄黄外敷[3];
2.雄黄2g,白芷1g,共为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3];
3.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4.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g,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3]。
4.初期可用金黄膏外敷。蛇头疔可用鲜猪胆1枚套住患指,每日1次。
5.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g,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3]
若脓成,宜及时引流排脓[3]。在指掌侧面作一纵形切口,贯穿指端直至对侧,保持引流。
7
-
艾江
回复目录1拼音2手足部疔疮病因病机3手足部疔疮诊断4手足部疔疮鉴别诊断5手足部疔疮辨证论治 5.1内治法5.2外治法 6预防与调摄附:1治疗手足部疔疮的穴位 1拼音
shǒu zú bù dīng chuāng
手足部疗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由于发病部位、形态及预后不同,而有多种病名。生于指头顶端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周围者,叫沿爪疗;发于指甲旁的,叫蛇眼疔:生于甲后者,叫蛇背疗;生于手指螺纹的,叫螺疗;生于手指骨节间的,叫蛀节疔;一指通肿者,叫泥鳅疔;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者,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手掌中心者,叫托盘疔;生在足掌中心者,叫足底疗。临床较为常见的有蛇眼疗、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疗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手指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等。本病若治疗失误,容易损伤筋骨,继而影响手足功能。
2手足部疔疮病因病机由火毒蕴结,血凝毒滞,经络阻隔,热胜肉腐而成。其诱因常为外伤,如针尖、竹、木、鱼骨刺伤或昆虫咬伤等,感染毒气;内因脏腑蕴热蓄积,两邪相搏,阻于皮肉之间,以致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发病。
3手足部疔疮诊断一、蛇眼疗初起多局限于手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处,有轻微的红肿疼痛,一般2—3天即成脓。如不及时治疗,可蔓延到对侧形成指甲周围炎;若脓液侵入指甲下,可形成指甲下脓肿,此时指甲背面上可透现出黄色或灰白色的脓液积聚阴影,造成指甲溃空或有胬肉突出。
二、蛇头疔初起指端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疼痛,有的红肿明显,有的红肿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手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红热明显。成脓时有剧烈的跳痛,患肢下垂时疼痛更甚,局部触痛明显,往往影响睡眠和食欲。常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10一14天成脓。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消痛止,趋向痊愈。若处理不及时,任其自溃,溃后脓出臭秽,经久不尽,余肿不消,多为损骨征象。
三、蛇腹疔整个患指红肿,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皮肤发红而光亮,关节轻堕屈曲,不能伸展,手指做任何活动均会引起剧烈疼痛。约7—10天成脓。因指腹部皮肤坚厚。不易测出波动感,也难以自行溃破。溃后脓出黄稠,症状逐渐减轻,约2周左右愈合。如损伤筋脉,则愈合缓慢,并影响手指的活动功能。
四、托盘疔患侧手掌肿胀高突,失去生理凹陷,形如托盘之状,手背肿胀常常更为明显,甚至延及手臂,疼痛剧烈。伴恶寒、发热、纳差等症状。约2周左右成脓。因手掌皮肤坚韧,虽已成脓,但不易向外穿透,可向周围蔓延,损伤筋骨。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有无死骨。
4手足部疔疮鉴别诊断类丹毒与手指部疔疮相鉴别。发病前多有猪骨、鱼骨刺等刺伤皮肤,或有破损皮肤接触猪肉、鱼虾史。红肿不如疗疮明显,常表现为游走性的红紫色斑片,一般不化脓。
5手足部疔疮辨证论治5.1内治法(一)火毒蕴结局部掀热疼痛、肿胀、麻木作痒;伴恶寒发热、周身不适等症;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火毒炽盛,蕴结于肌肤,以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隔,故锨红肿胀疼痛;火毒蕴结,与正气相搏,故伴恶寒发热、周身不适;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火毒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脓毒蕴结患处肿势增大,红肿显著,疼痛剧烈如鸡啄,患部中软而应指,功能受限;伴恶寒发热,食少纳呆,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热毒之邪蕴积,热胜则肉腐而酿化为脓,故患处红肿显著,疼痛剧烈,按之应指;热毒壅积,故恶寒发热、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加减。
5.2外治法(一)初期用金黄膏外敷。蛇眼疗可用10%黄柏溶液湿敷。蛇头疔可用鲜猪胆1枚套住患指,每日1次。
(二)成脓期脓成应切开排脓,一般应尽可能循经切开,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切口。
蛇眼疔宜用刀尖沿甲旁切开排脓。如指甲周围有脓,应在甲根两侧近端各作一切口,并用一横切口将其连接起来。甲下积脓应切除部分指甲,重者如指甲溃空,需要拔除整个指甲。蛇头疔有脓后应及早切开,在指掌侧面作一纵形切口,贯穿指端直至对侧,保持引流。
蛇腹疔应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其长度不得超越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足够大,以保持引流通畅。切开后,可用药线蘸八二丹或九一丹插入疮口,外敷金黄膏或红油膏。
(三)收口期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若胬肉高突、疮口难愈者,修剪胬肉后,用平胬丹外敷。若溃烂肿胀,久不收口,是为损骨,可用2%一10%的黄柏溶液浸泡患指,每日l一2次,每次10—20分钟。如有死骨存在,用镊子钳出死骨或整节指骨,方可愈合。
6预防与调摄1.手部易受外伤,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2.患肢忌持重物,以三角巾悬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使脓毒容易排泄。
3.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者,应早期加强功能锻炼。
治疗手足部疔疮的穴位 大肘尖的位置经外奇穴——肘尖穴的位置大肘尖穴的取法:两手叉腰,屈肘约90°,于尺骨鹰嘴突起之尖端取穴。大...
灵台谓心曰灵台,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岂主病同手少阴神门,而针刺浅深,艾壮多寡,同至阳、神道欤?...
池头出处:《针灸甲乙经》:温溜,一名逆注,一名蛇头,手阳明郄穴,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特异性:温溜...
逆注出处:《针灸甲乙经》:温溜,一名逆注,一名蛇头,手阳明郄穴,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特异性:温溜...
温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