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按摩治好颈椎病
怎样按摩治好颈椎病
最佳回答
你患有颈椎病的临床病变表现情况,再进行按摩调整和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局部组织按摩,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供血供氧代谢指标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做好身体防寒保暖,避免刺激损伤加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适用于:颈椎病包括:头晕、失眠、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手臂麻木、酸痛、肩背部酸沉。
1.穴位按摩:取“大椎穴”在后颈部脊柱第一最高点,可按压10-30次或按住2-5分钟;“肩井穴”肩峰至脖子的中间点可点按10-30次或按压2-5分钟;“列缺穴”手指交叉食指所点部位可点按10-30次或按压2-5分钟;以上穴位为颈椎病
2.单手四指拿捏法:手指弯曲拿捏颈部,一捏一松,可换手两侧交替使用,相同手指弯曲拿捏颈部,一捏一松,此为“拿捏法”;
3.扩胸运动:腕肘肩平行做扩胸运动,前伸翻掌,此动作有利于颈肩部的肌肉强大,使颈椎病快速恢复并不易复发;
4. 养生 功法:八段锦五劳七伤向后瞧和第八节背部七颠百病消此两节对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最好;八段锦每天早晚7点各练习一遍。
注意事项:如果颈部出现酸痛,用装好热水营养快线瓶子包裹上毛巾放在颈部枕着,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即可缓解。
5.饮食提醒:无刻意要求,希望大家认真按视频指导操作。
-
广东熊**
回复按摩风池穴
可以自己按,也可以别人按。如果是别人按的话,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被按摩者的风池穴处,两边各揉捏半分钟左右,当被按摩者有酸胀感的时候就可以了。如果是自己按的话,在脖子后面,枕骨的下方,发际两侧的凹陷处。触摸到之后就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头肚按揉就行。
后溪穴
后溪穴在拳头下方的凸起处,用拇指指腹垂直按揉,使穴位产生明显的酸胀感,这个自己可以按揉的,不需要他人帮忙。
肩井穴
按揉肩井穴需要他人帮忙,找穴位需要自己找,假如是左肩膀,要用右手放在肩膀中部,右手食指下就是肩井穴。按摩方法是:手指指腹(指节)向下按压至少3次。自己不太好按的。
外关穴
按摩方法是:拇指指腹自上往下作圈状按摩,按摩3分钟后,最好是用热毛巾再贴敷一下。
外关穴位置也好找,可以自己按。这个穴位在手腕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每天按摩外关穴3分钟,可以活络止痛,祛风解表,防治颈椎病、关节炎等。
天牖(yǒu)穴
按摩方法是:坐立,用拇指螺纹面按揉3分钟,可两侧同时进行,手法用力适中,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或酸痛感为佳。天牖(yǒu)穴自己也可以按到,比较好找,在人体脖子的侧部,乳突后下方。
天宗穴
按摩天宗穴也需要他人帮忙,这个穴位在肩胛区,按摩这个穴位,持续加力,持续按摩3分钟,可以放松颈部、背部,感觉没有那么僵硬和疼痛。
风府穴
按摩风府穴会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症状,改善血液循环和脑供血,按摩完之后会觉得头脑特别清醒,不再晕晕沉沉的。风府穴自己也能找到,这个位置在两风池穴连线的中间处。后发际正中位置,往上1寸处,按摩方法是:用食指点着揉,用双手中指点按或者拇指点按,按压要适中,每天点按2次,每次3—5分钟。
大椎穴
按摩方法是: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大椎穴。1~3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肩颈不适、颈部酸胀有很好的效果。大椎穴自己比较难按到,在脖子和椎体链接下的凹陷处。正常的人这个位置应该是柔软的,但颈椎病人的这个位置通常很僵硬。而且,颈椎病人刚开始按摩这个位置会有疼痛感。但一般持续按摩之后,疼痛感会慢慢减轻。
足底颈椎反射区
在大拇趾的内侧有个颈椎的反射区,用大拇指从上到下按压,按压到横纹处就行。每天按2次,每次五分钟,也能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有些穴位病人自己可以摸到,就自己按,自己摸不到的,家人帮忙按。当时我就是用以上这几个穴位按摩法帮助家人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按摩都只能暂时性的缓解疼痛,并不能治疗颈椎病。
-
广东熊**
回复现在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病,好发于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不良姿势的人身上,患者可出现颈肩膀疼痛、头痛头晕、四肢麻木以及肌肉萎缩等。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方法能彻底根治颈椎病,不妨按摩特效穴位来减轻颈椎病症状。
按摩哪些穴位能辅助治疗颈椎病?
1、秉风穴
首先端正坐好,用对侧的食指、无名指和中指按摩秉风穴2分钟,让肩膀部位有酸胀和上肢发软无力为宜。可达到散风活络效果,能辅助治疗落枕和颈椎病,而且能减轻颈部僵硬、上肢酸麻以及肩胛疼痛等症状。
2、风池穴
风池穴在颈后两侧枕骨下方,需寻求他人帮助来按摩,每次按摩半分钟,让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达到祛风解毒和平肝泻火效果,可缓解颈椎病所引起的颈肩膀不适、头晕脑胀以及颈椎活动受限等症状。
3、肩井穴
用双手大拇指紧紧按压肩井穴一分钟,然后再按揉二分钟,让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可达到活络消肿和祛风清热效果,能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椎活动受限,肩背部酸痛,肩膀疼痛以及肩周炎等。
4、曲池穴
用大拇指以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分别曲池穴按揉二分钟,让局部有酸胀感为度。能达到降逆活洛和清热和营效果,辅助治疗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晕、颈椎疼痛以及手臂麻木等。
5、外关穴
使用中指或食指对内关穴按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能达到通经活络和清热解表功效,可辅助治疗颈椎病、肋间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等,同时也能缓解上肢关节疼痛以及落枕。
6、合谷穴
用大拇指指腹掐揉合谷穴30次,两个手要交替掐。能达到镇静止痛和清热解表功效,而且能通经活络,缓解颈椎病、手臂麻木疼痛和腕关节疼痛等,同时也能减轻落枕以及腰扭伤。
7、天牖穴
首先端正坐好,全身心放松,用大拇指螺纹面对天牖穴按揉三分钟。此穴位具有通经活络和清头明目功效,能缓解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同时也能减轻颈肩背部痉挛强直。
温馨提示
颈椎病患者除了对以上7个穴位按摩外,也要做好日常生活中调理,不能长时间低头和伏案工作。夏季待在空调房中时,需做好颈部保暖,避免让空调和风扇直吹。
-
xuzhujun728
回复我们人的颈椎还是很重要的,现在有很多人都患有颈椎病,大多数都是由于工作的原因造成的,特别是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就容易患上颈椎病,那么,对于颈椎病要怎么办才好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按摩颈椎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1、推拿颈部拔伸法
⑴坐位颈部拔伸法
操作要领
患者正坐,术者站在其后,以双手拇指顶住枕骨后方(亦可置于风池穴上),用两前臂分别压在患者两肩。双手拇指的向上顶推力及双前臂的下压两肩的力,使颈椎处于持续的慢慢向上拔伸的力量中(形成拔伸)。
作用与应用
舒筋通络,解痉止疼,滑利关节,可用于治疗落枕、颈部扭挫伤、颈椎病等。
⑵仰卧位颈部拔伸法
操作要领
患者仰卧,双肩紧靠床边,使头颈部悬于床外,助手站于患者一侧,双手置于患者双肩部,术者坐于患者头侧,一手置于患者下颏部,一手置于患者枕后,与助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徐徐拔伸患者颈椎。
手法
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的姿势,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
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总结:颈部推拿让全身放松下来,缓解颈部不适,达到舒缓功效,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的。
2、舒缓颈椎的方法
1、颈部放松:两足分开同肩宽站立,一手叉腰,头稍后仰使颈部肌肉放松,另一手四指放在颈部,从下向上再从上向下按摩肌肉。两手交替,反复10次。
2、调整呼吸:两足分开同肩宽站立,两手叉腰,眼睛平视,颈肩部肌肉放松,自然呼吸,逐渐深长,坚持2—3分钟。
3、前屈后仰:姿势同上。首先呼气时头部缓缓下垂,下颌尽量接触胸部;再吸气时,头部缓缓抬起;然后呼气时,头部缓缓后仰,眼睛看后上方;最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平视前方。重复5—10次。
4、左右移动:姿势同前。首先呼气时头部慢慢地向左转动,眼视左后方;然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再呼气时头部缓慢地向右转动,眼视右后方;最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重复5—10次。
5、左右侧屈:姿势同前。首先呼气时头部缓缓向左侧屈,左耳触左肩;然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再呼气时头部缓缓向右侧屈,右耳触右肩;最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重复5—10次。
6、侧后上转:姿势同上。首先呼气时头部缓缓向左后上方转动,眼视左后上方;然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再呼气时头部缓缓向右后上方转动,眼看右后上方;最后吸气时头部还原至正常位。重复5—10次。
7、颈部绕环:姿势同上。首先低头,头部从左向右缓缓旋转2周,然后再从右向左旋转2周。重复5—10次。注意:抬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
8、拔伸牵引:两足分开同肩宽站立,两手交叉放在头后。首先头后仰,两手用力向上牵引,然后缓慢还原。反复练习5分年中。
9、抗阻抬低头:立正站立。首先双手交叉放于前额部,低头时交叉的双手给头一定抵抗;然后头部放正,双手交叉放在头后部,当头后仰时给一定的阻力,最后还原。重复8,--12次。
10、抗阻侧头:双足分开同肩宽站立,双臂自然放在体侧。首先保持身体直立,左手托住左面部给头一定抵抗,头部尽量在无痛或微痛下偏向左侧;然后头部放正,再按相反动作使头偏向右侧后还原。重复8—12次。
11、抗阻转头:姿势同前。首先保持身体直立,左手托住左下颌给头一定抵抗,尽量在无痛或微痛下向左转头;然后头部放正,再按相反方向使头转向右侧后还原。重复8—12次。
时常按摩颈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