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艾条熏乳腺增生应熏哪个部位

时间: 阅读:7916

用艾条熏乳腺增生应熏哪个部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3-07-18 12:14:36

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可通过使用艾灸的方式来缓解乳腺增生,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操作下艾灸乳根穴,乳中穴,天溪穴,膻中穴等相关穴位,同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过于焦虑紧张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8 15:15:16

    1 艾灸乳房的好处与功效改善乳房胀痛

    当女性身体发生内分泌失调或者肝气郁结的情况时就会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而艾灸能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这时候对乳房进行艾灸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能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分泌,从而能改善乳房胀痛情况。

    通乳

    艾灸具有舒筋活血、温养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同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乳房进行艾灸的话,可以解决乳房胀痛,硬结或者乳汁不通的现象,这样能促进乳汁的分泌。

    预防乳房疾病

    艾灸有消瘀散结和扶阳固脱及防病保健的作用,经常对乳房进行艾灸能起到预防乳腺增生等常见乳房疾病的作用。

    2 乳房艾灸哪个部位

    在对乳房进行艾灸时,一般避开乳头和乳晕部位,要求距离皮肤三厘米以上。艾灸的方式一般采用雀啄灸或者温灸器灸,在操作不熟练时,尽量采取温和安全的温灸器灸。乳房艾灸常用的穴位有膻中穴、乳根穴、乳中穴、期门穴等,艾灸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3 乳房艾灸能丰胸吗

    能起到一定作用。

    对乳房进行艾灸能起到一定的丰胸效果,这是因为艾灸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这样对胸部能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加速乳房部位的气血运行,从而促进乳房的发育。

    但是乳房艾灸丰胸的效果比较有限,见效比较的慢,并且也适用于所有人,所以要谨慎操作。

    4 什么人不能艾灸阴虚阳亢人群

    阴虚阳亢体质人群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这类人身体内热较重,而艾灸能起到温阳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机体内热加重从而引起身体不适。

    皮肤溃烂人群

    皮肤有出现溃烂、受损、感染的人群也不宜进行艾灸,不然艾灸的热量会对皮肤破损部位造成刺激,加重皮肤的感染情况。

    艾叶过敏人群

    艾灸时使用的艾条是由艾叶制作而成的,如果对艾叶过敏的话,艾灸完之后就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所以不建议此类人群进行艾灸。

  • 艾江
    回复
    2023-07-18 15:15:16

    妇科疾病是女性疾病中非常高发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项慢性妇科疾病会给女性带来很大的困扰,于是很多女性都想要寻找能够有效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有人称艾灸可以治好妇科疾病,那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妇科疾病要艾灸哪些部位呢?
    1、乳腺增生
    取穴:取阳明经,太阴经穴为主,配穴去膻中,膺窗,乳根,天池,肩井,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位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健脾疏肝,调理冲任,化痰通络,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所致乳房胀痛,胸闷等症。
    2、带下
    取穴: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湿热下注导致带下色黄粘腻,或夹血液,女性私处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者配取带脉,气海,三阴交,行间,阴陵泉等穴位施灸;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质地稀薄,连绵不断,伴随腰重酸痛,小腹冷感,食欲不振,舌苔淡,苔白滑,脉沉迟者配取带脉,气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改善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常,水湿下行导致的带下症状;或因肾气不足,肾阳不能温化水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形成的带下症。
    3、功能性子宫出血
    血热内扰证
    取穴:取任脉,足阴肝经穴为主,配穴取关元,太冲,然谷,血海,水泉穴,血热甚者,发热恶寒,加配大椎,曲池穴泻热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改善经血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抽,并伴随烦躁易怒,面赤头晕,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气不通血证
    取穴:取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关元,隐白,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气不通血所致经血量多,骤然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红,伴随神疲气短,面色光白无华,舌淡白,脉沉弱等现象。
    4、外阴瘙痒症
    肝经湿热证
    取穴: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配取中极,蠡沟,曲泉,曲骨,阴陵泉,行间,水道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肝经湿热所致女性私处瘙痒,胸闷不舒,口苦咽干,带下量多,色黄稠,烦躁失眠,小便黄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肝肾阴虚证
    取穴:取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中极,下_,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冲门穴,奇痒者加配神门,止痒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肝肾阴虚所致女性私处干涩奇痒,灼热疼痛,或带下量少,色黄腥臭,伴随头晕耳鸣目眩,腰酸,五心烦热,口感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无力等症。
    5、盆腔炎
    下焦湿热证
    取穴:取任脉,带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带脉,中极,阴凌泉,三阴交,行间,大椎,合谷,复溜,大肠俞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发作,发热恶寒或低热起伏,下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秽臭,伴随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苔黄腻,脉细数等症。
    气滞血瘀证
    取穴:取任脉,带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配取带脉,气海,中极,膈俞,蠡沟,血海,肾俞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气滞血瘀所致小腹坠胀隐痛,腰骶酸楚,带下量多,色白,大便秘结,舌淡红或有瘀点,苔白或腻,脉弦细或迟濡等症。
    6、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在艾灸的时候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如同给艾灸撤火。
    2、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洗手。艾灸后如果要马上洗手,希望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
    3、备孕期刚灸后就不适合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4、太饿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
    6、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
    7、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8、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9、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10、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再洗澡,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1、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女性私处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2、在初熏时,有的人会感到很明显的烫、痛,那是因为经络不通,大量的热不能很快散掉,如果经络是畅通的,很少感到痛,只会有温暖舒适的感觉。身体内的寒湿重的人在所灸部位会有小面积水。而身体内寒湿少的人,所灸部位只是出汗。
    13、温灸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肚子咕咕叫、屁多、发冷发凉、拉稀等现象,这都是体内寒凝之物消融消解的征兆,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应当坚持。
    14、如果灸中脘穴时出现了心烦意乱的现象,您要检查一下灸包的位置是否放高了,如果不是,就应停灸。
    15、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16、只要家中排烟效果不好时,就不要勉强去做了,因为艾叶扩张血管明显,呼吸进太多的烟味时,人会疲乏、无力。所以熏艾条时一定要在排烟效果好的地方操作,既能治疗疾病又不会因烟呛人给身体带来不适。
    17、如果只想保健,建议艾灸时间在15分钟即可,如果是治病,时间则应在20-30分钟,主要视病情轻重、长短而视。艾灸时间过长对经脉也是不好的。
    18、艾灸后不论冬夏,都要注意对刚做过艾灸的穴位进行保暖,如即使在夏天,刚灸完足三里,也不要立刻穿着短裤外出,尤其是外面有风或雨天潮湿,容易导致寒气入侵穴脉。
    19、孕妇禁用。急性损伤及发炎部位禁止温灸。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20、温灸后的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宜食用油腻生冷食物。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21、实施艾灸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调节温度,以防烫伤。
    2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15:15:16

    艾灸如何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以乳腺组织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这种病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中医称之为乳癖,认为是由于思虑伤脾、郁怒伤肝、痰凝成核、气滞血瘀所致。

    此病最初的表现症状是经常感觉乳房分外肿胀,并隐隐作痛,疼痛的表现常不稳定,在月经前可加重,也常在情绪变化、劳累、天气变化时加重。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穴位:

    ①、乳根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艾灸乳根穴可以燥化脾湿。

    ②、膺窗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或者隔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中间需要休息五到七天,进入下一个疗程。艾灸膺窗穴可以卸去胸腔内部高压,释放胸腔内部能量。

    ③、阿是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艾灸阿是穴可以缓解疼痛。

    ④、膻中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艾灸膻中穴可以活血通络、宽胸理气。

    ⑤、阳陵泉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艾灸阳陵泉穴可以行气解郁。

    ⑥、膈俞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到二十分钟。艾灸膈俞穴可以行气解郁、散热活血。

    ⑦、丰隆穴

    可以采用温和灸,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穴位十分钟。艾灸丰隆穴可以化痰湿、和胃气、清神志,增强抗病能力。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8 14:14:06

    1 乳腺增生

    取穴:取阳明经,太阴经穴为主,配穴去膻中,膺窗,乳根,天池,肩井,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等穴位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健脾疏肝,调理冲任,化痰通络,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所致乳房胀痛,胸闷等症。

    2 带下

    取穴: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湿热下注导致带下色黄粘腻,或夹血液,阴部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者配取带脉,气海,三阴交,行间,阴陵泉等穴位施灸;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质地稀薄,连绵不断,伴随腰重酸痛,小腹冷感,食欲不振,舌苔淡,苔白滑,脉沉迟者配取带脉,气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改善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常,水湿下行导致的带下症状;或因肾气不足,肾阳不能温化水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所形成的带下症。

    3 功能性子宫出血血热内扰证

    取穴:取任脉,足阴肝经穴为主,配穴取关元,太冲,然谷,血海,水泉穴,血热甚者,发热恶寒,加配大椎,曲池穴泻热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改善经血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抽,并伴随烦躁易怒,面赤头晕,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气不通血证

    取穴:取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关元,隐白,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气不通血所致经血量多,骤然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红,伴随神疲气短,面色光白无华,舌淡白,脉沉弱等现象。

    4 外阴瘙痒症肝经湿热证

    取穴: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配取中极,蠡沟,曲泉,曲骨,阴陵泉,行间,水道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肝经湿热所致阴部瘙痒,胸闷不舒,口苦咽干,带下量多,色黄稠,烦躁失眠,小便黄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肝肾阴虚证

    取穴:取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配取中极,下髎,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冲门穴,奇痒者加配神门,止痒穴施灸。

    好处:艾灸以上穴位,可调理因肝肾阴虚所致阴部干涩奇痒,灼热疼痛,或带下量少,色黄腥臭,伴随头晕耳鸣目眩,腰酸,五心烦热,口感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无力等症。

镶边空泡远端肌病会遗传吗

治颈椎病推拿按摩哪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