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受到惊吓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治疗
成年人受到惊吓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治疗
最佳回答
成年人受到惊吓的时候是可以去按人中穴位来进行缓解的,另外当成年人受到惊吓的时候,也是希望你暂时进行休息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控制的话,可能会是惊吓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一些疾病反应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
广东熊**
回复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可以选择中药调理改善,以及做好心理的调养,避免压力过大,以及积极的锻炼增强体质,尽量避免惊吓。
避免惊吓的方法:
1、食疗:首选是枣,枣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这已经得到大量医疗实践的证实,睡眠本身就是一种抑制活动,睡不好的时候,不妨定个计划,每天吃些枣,也许效果会很不错呢。然后是核桃仁,核桃仁营养丰富,特别是有大量的磷脂,对人的大脑有很好的滋养作用,经常食用,不仅可以促进睡眠,还能够提高人的记忆能力,一举两得。最后,还有一个柏子仁,就是松树的果实中的一种成分,这可以从中药店里买到,它和枣一样,对于提高大脑的抑制能力有明显的作用。此外,猪心和羊脑,也具有提高睡眠质量的功效。?
2、外部减压:可以选择温水浴,足疗,按摩。
-
北京-梁**
回复太冲,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大冲。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最低内侧神经。主治中风、眩晕、月经不调、痛经、黄疸、胁痛、癃闭等。直刺0.5-0.8寸。
扩展资料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尿路感染、四肢关节酸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
2、现代研究,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白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髎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太冲穴
-
逍遥子
回复1)失眠的原因
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学习压力过重、环境改变、噪音、光和空气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过饱、睡前饮茶和咖啡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失眠。
3)失眠的预防与保健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太极拳等强调精神力锻炼的运动,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
③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④眠纳多宁、卵磷脂等保健食品,有很好的调节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
33,病因症状
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可分为以下三种:
(1)起始失眠:是入睡困难,要到后半夜才能睡着,多由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
(2)间断失眠:是睡不宁静,容易惊醒,常有恶梦,中年人消化不良的,常易发生这种情况。
(3)终点失眠:是入睡并不困难,但持续时间不长,后半夜醒后即不能再入睡,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精神抑郁症患者,常有这类失眠。
由于失眠,使大脑兴奋性增强,造成入睡困难、睡眠浮浅、易惊醒,多梦早醒。患者因夜眠不足,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一些人同时兼有耳鸣、、健忘、手颤、头脑昏胀沉重、容易动怒等症状。失眠又会引起心理推移,患者颇感身心负担沉重。中医称“失眠”为“不寐”,认为其成因很多,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虚劳虚烦不得眠”等说,它同心、肝、脾、肾脏器失常及阴血不足有关。神经衰弱者多见此症。
自疗注意事项
(1)自疗失眠不能依赖药物,应该注意消除引起失眠的原因,力求心理平衡,结合体疗改善体质,效果将会更好。
(2)劳逸适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品,如咖啡、浓茶等。晚餐不要过饱。
(3)适量选食一些有助于神经功能的食品。如河鱼、海鱼、牡蛎、虾、泥鳅、猪肝、猪腰、核桃、花生、苹果、蘑菇、豌豆、蚕豆、牛奶等。
(4)睡前半小时不再用脑,在安宁的环境中听听柔和优美的音乐。难以入睡者还可以作一些外出散步之类的松散活动。
(5)上床前以40℃-50℃温水洗脚后,搓揉脚底片刻。冬天更应该将脚部搓至温热。
(6)忌用热性补药,如鹿茸、人参、附子等。
(7)经常参加种花养草等园艺活动,陶治性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心理趋于平衡。
(<!--EZCODE EMOTICON START 8) --><!--EZCODE EMOTICON END--> 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点甜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9)清早迎着太阳活动,锻炼半小时左右,有助于体内生物钟的调整。
自治疗法
一、成药自疗法
(1)安定,2.5-5毫克,睡前服。
(2)速可眠,0.1-0.2克,睡前服。(适合不易入睡者)。
(3)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用于气虚乏力,精神疲倦、舌边齿印、胃口差者。
(4)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用于舌苔厚腻、心烦易怒、小便黄红者。
(5)礞石滚痰丸,每次2克,每日3次,温水吞服。用于喜食油腻、酒、糖而引起的湿热内生、舌苔厚黄、大便硬结、胸口闷胀、梦多而梦景奇怪者。
(6)安神补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温水吞服。
(7)养血安神糖浆,每次1-2匙,每日3次。
二、验方自疗法
(1)黄精30克、玉竹30克、决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枣仁、紫丹参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一次),温水吞服。
(3)桑椹子(桑树果,熟者佳)30克,煎汤服。用于年老失眠而大便硬结者。
(4)鲜花生叶3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三、饮食自疗法
(1)莲子肉(去皮带芯)30克,龙眼肉5克,烧制点心或煮粥食用。
(2)猪心1只、大枣10枚,加调料煮食。
(3)鸡蛋黄2枚、川连6克、黄芩10克、白芍12克、生地30克、阿胶10克(另烊),每日1帖,分2次煎服。
(4)红枣30克(撕裂)、淮小麦60克、炙甘草1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5)葱白8根、大枣15个、白糖5克。用水2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1次服完。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同时服用此方,疗效更好。
(6)大葱(取白)150克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入梦。本方用治神经衰弱失眠症,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
(7)葱白7根、大枣20枚。加水煎服。本方用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
四、外治自疗法
(1)敷脐法:等量珍珠粉、丹参粉、硫磺粉拌匀,再拌适量麻油敷于脐部,外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3-5天更换。
(2)按摩穴位法:取涌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钟。如果结合温水洗足后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于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失眠穴:位于内踝骨与外踝骨连线,在脚底的中点。涌泉穴:位于前脚掌1/3之处凹陷中。
五、其他疗法
参加太极拳锻炼。
佩香法:朱砂30克、磁石30克、琥珀3克,研成粉装在布袋内,睡前放压发帽内戴在头上。
药汁洗足法:磁石5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夜交藤30克,煎成汤,睡前浸足20分钟。
梳理头皮法:睡前取梳齿不尖锐的木梳,从前额经头顶向后枕梳行,先中央渐至两侧,反复梳理15分钟左右。梳理时静心体验其乐趣。手法轻重以舒适为度。
药枕法:杭菊花、灯芯草各250克作枕头芯用。常用有效。
风油精涂穴法:在心烦胸闷、头昏脑胀不能入睡时,用风油精涂擦太阳、风池两穴。太阳穴:位于外眼角向后一寸凹陷中。风池穴:位于头后枕部、颈项大筋两侧向上推至骨下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