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脑中风后遗症怎样康复治疗

时间: 阅读:3290

脑中风后遗症怎样康复治疗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18 07:03:10

脑中风后遗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可以配合中医针灸治疗,部分偏瘫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或者借助矫形器械来治疗,有口齿不清的患者可以进行语言功能的锻炼。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10:10:40

     1.注意正常的肢曓体摆放位置。要摆放好体曓位,重视对患肢的保护,不要让患肢长时间保持一种姿曓势,以免导致关节僵硬,长时间压曓迫患肢,阻碍患肢xuè液循环。从发病当曰起,如果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病人要尽量多活动患肢,如抬手、伸tuǐ等。如果病人不能运曓动,家属应该帮助病人在床曓上做肢曓体关节的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曓缩。活动患肢时,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过曓度牵拉肢曓体导致关节拖位或损伤。应合理选用床垫,床太硬易发生压疮,太软使身曓体下陷不易变换体曓位。应每2小时翻1次身。每练一个动作,务必做到姿曓势正确,注意力集中。每锻炼一处肌肉,应使该肌肉连续多次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曓激,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负荷,并逐步增加。在急性期,康复运曓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曓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2.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进行由卧位转入坐位的训练。坐位训练应在躯干具有平衡能力时进行,由于患者卧床许多天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进行坐位训练时可先抬高床头30°,坐10分钟,无头晕心慌,然后从45°~90°,时间30分~1小时逐渐增加,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xuè压。如果病人能在床曓上平稳坐后,再双脚下垂,进一步练xí在床边坐,可在病床边放一把椅子,要qiú病人每天至少坐椅子3次,以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衰弱。
    3.病人能独曓立坐稳后接着开始训练站立。从坐位到立位的康复训练方fǎ是:以健手支撑床面,转移到床边双脚摆正位置,双手十指交叉 (患肢大拇指在最上面 )前举并弯腰,将身曓体前倾,利曓用重心的前移,抬tún而使身曓体直立。
    4.练xí行走。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tuǐ,训练患tuǐ的持重能力。在患者可独曓立站位平衡,患tuǐ持重达体重的75%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在步行训练前,先练xí双曓tuǐ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指导和纠正患者不正确的体姿和步态,要嘱患者在步行训练中抬头向前看,保持身曓体平衡。近年来有些医院利曓用部分减重支持装置提早进行步行训练,使患者在步行能力和行走速度恢复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进行曰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一旦患者肢曓体肌力有了较好的恢复,就要训练曰常生活能力,如自主饮食能力,自己如何穿拖衣物,如何进行人个卫生清洁,排曓xiè大、小曓便动作的自立,洗澡、做家务等,使患者尽量能达到生活自理,以减轻家庭、社曓会负担,找回自尊,回归社曓会、家庭。
    6.除运曓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曓会康复治疗等。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18 10:10:40

    老人中风后怎么做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运动功能训练:主要用于肢体功能障碍。目的是舒展处于缩短状态的瘫痪

    肌肉,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 *** 神经营养功能。同时训练代偿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各肌群的协调控制。

    (1)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包括患肢所有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运动幅度从小到大,争取尽量达到最大的幅度。动作应平缓柔和,过快的牵伸往往激发牵张反射,使痉挛加重,粗暴的牵拉,容易引起损伤。可先进行 *** 或在温水中进行被动运动,肌肉松弛,提高活动效果。

    (2)主动运动:运动应轻松平稳,先简单,后复杂。要多做放松紧张肌肉的练习,深呼吸和轻松的腹背肌运动,带动患侧肌肉、关节的活动。然后做进一步恢复协调功能的练习,四肢互相配合的运动训练等。要注意调节运动量,避免疲劳过度,加重偏瘫病人的肌肉痉挛。

    二、语言康复训练:主要用于语言障碍的康复。对于失去发音能力的患者,每天让其发“啊”音,或用咳嗽,或吹火柴 诱导发音。有发音能力不能言语者,陪护者要有计划地每天固定教几个宇,不断重复,直至教会为止,在教时让患者学教者的口形发音,先教字,然后教句。同时定 时给患者宣读文章,进行听觉 *** 的语言训练。
    老人中风后怎么做复健?
    概念】

    中风(ap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溼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预防调护

    中年以上,经常头晕痛,血压偏高,肢麻肉瞤者,此乃中风之先兆,应戒除菸酒,忌肥甘厚味,避免精神 *** ,保持乐观情绪,血压高者应适当药物治疗。 对中脏腑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对肢体瘫痪者,应注意经常变换本位,注意局部保暖, *** 患肢,防止褥疮发生。 对恢复期患者,在综合治疗用时,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等。

    中风饮食治疗原则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名脑卒中、中风,是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脑实质内,则为脑出血。由于脑血管狭窄、闭塞而致相应供给脑组织缺血、梗阻,症状持续不超过24h者,称为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症状重持续24h以上者,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表现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症状,发生在一侧大脑半球者,有对侧三瘫,即对侧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症状,或同时有失语。发生在脑干、小脑者则有同侧脑神经麻痹、对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肢体共济失调。严重病例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或死亡。

    我国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冠心病,其中脑出血发生比例较高;而西方国家则相反,冠心病的发病率高。究其原因,除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外,饮食结构和营养因素的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纠正营养失调和进行饮食营养治疗是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饮食营养影响

    1.营养失调与脑年中;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因此与其有关的饮食营养因素与脑卒中也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脂肪摄入过多,占总热能40%的地区,脑缺血、脑梗死发病率高,而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盐饮食地区,脑出血发病率高。实验研究证实血清胆固醇过高,易发生粥样硬化性血栓,而高血压同时有胆固醇过低,可使动脉壁变脆弱,红细胞脆性增加,易发生出血。营养失调,不仅仅是主要营养素数量之间的比例失调,一定程度上质量比数量的影响更重要。如脂肪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前者能降低血胆固醇,但过多则促使脂质过氧化,破坏细胞膜,而后者能升高血胆固醇,故认为两者的比值以1:2为宜,现推荐的最佳比例为P:M:S=1:1:1。蛋白质中优质蛋白,即含硫氨基酸成分高的动物蛋白,如鱼类、家禽、瘦肉等和大豆蛋白低于总蛋白的50%以下,则易发生高血压病、脑卒中。若饮食为高钠、低钙、低钾,也易发生高血压和脑卒中。

    2.影响脑卒中预后康复:因脑卒中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衰竭,病程中可伴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障碍;脱水剂、激素等应用,可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轻症患者进食减少,重者禁食,饮食营养摄入明显低于需要......
    请问中风后如何康复
    实践证明,许多中风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以生活自理,甚至恢复工作能力。中风患者康复内容有:(1)各种理疗:包括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人疗法等。(2)作业疗法:包括衣一、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3)医疗体育:是康复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有现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 *** 等。(4)语言训练:对失语患者施行语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说话能力。(5)心理康复: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智力状况,运用心理疗法促使患者的心理康复。(6)娱乐康复工程:娱乐不但有助于身体功能的改善,还可振奋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避然产生孤独寂寞感。方式有听音乐、练习乐器、缝纫、绘画等。
    中风偏瘫怎样做康复治疗? 10分
    中风发病到现在有多久礌?如果在一年内是完全可以治疗好的···如果时间久了·治好了也还有后遗症

    望采纳。
    有关中风后康复的治疗如何做?
    1 、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最 佳 康 复 治 疗 方 法 — — 神 经 反 馈 疗 法 是 目 前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康 复 治 疗 最 为 有 效 的 方 法 之 一 。 通 过 N M R 康 复 设 备 模 拟 大 脑 给 肢 体 的 电 信 号 , 重 新 作 用 在 偏 瘫 的 肢 体 上 , 产 生 反 馈 信 息 传 递 给 大 脑 , 促 使 休 眠 状 态 的 神 经 细 胞 觉 醒 , 残 存 的 神 经 功 能 复 活 , 在 降 低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的 发 病 率 、 死 亡 率 和 致 残 率 的 同 时 , 提 高 脑 出 血 后 遗 症 患 者 的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及 幸 福 指 数 。 北 京 的 王 兴 林 教 授 是 康 复 医 学 方 面 的 专 家 , 他 发 明 的 N M R 类 神 经 肌 肉 康 复 仪 器 是 帮 助 康 复 的 有 效 设 备 , 您 可 以 多 了 解 一 下 。
    80岁老人脑梗(中风)偏瘫怎么进行康复治
    找佛门圣波居士他有办法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18 10:10:40

    脑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最好的治疗应该是以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为主,中药治疗脑中风这种慢性疾病,具有无耐药性、药效持久、安全适合长期服用的优势,但缺点是质量不稳定,服用剂量大。
    (1)活血化瘀治疗: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中医疗法,活血化瘀法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具有抗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有利于梗塞病灶周围血肿水肿的吸收,改善临床症状。不适用于急性期治疗,以治本为主。
    (2)芳香开窍治疗:以开通见长,能够疏通经络、理气活血,临床治疗脑中风导致的头痛,肢体疼痛效果明显。芳香开窍中药(如麝香)能透过血脑屏障直达病灶,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3)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重治疗:该治疗方法被公认是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应用此法的中成药物能够对脑中风总体病因血液病变及血管病变同时起效,利用方中动物类、植物类和香类药上百种有效成份的配伍及协同作用,达到增效减毒、抗耐药性等多靶点治疗效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效抗凝,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不易在动脉堆积形成血栓的作用;并且能加速血氧自由基的清除,对已生成的动脉壁上的脂质物质能够有效清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同时能够增加动脉血流量,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保护血管壁内皮细胞,使其不易受损,预防血栓形成;恢复脑神经系统,使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得以改善,达到对脑中风诱因全面治疗的目的。 西药治疗脑中风靶点单一,并且多数西药,包括阿司匹林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绝大多数西药的副作用明显,对胃肠、肝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脑中风急性发作期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不适合在恢复期和二级预防期长期服用。
    (1)抗血小板聚集类:优点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美国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脑中风发生率下降24%,是目前脑梗死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缺点是47%的阿司匹林服用者都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会产生脑、胃出血危险。代表产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钙离子拮抗剂:优点是成分较纯,疗效比较好,起效比较快;缺点是急性期应用有引起“盗血”的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长期应用对脑中风需要长期用药防治复发的中老年患者有一定副作用。代表产品:尼莫地平 中风后遗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之后,脑组织缺血或受血肿压迫、推移、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急性期后,偏瘫逐渐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 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运动能力可有恢复。因此,患者不仅要积极到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而且在平时也要注重中风后遗症的饮食疗法,以便加快缓解病情的步伐。
    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二亏,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
    水蛭素从医用水蛭唾液腺分离纯化的一种单链环肽分泌物,是作用很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具有抑制动脉内膜增厚,使管腔直径扩大的作用。水蛭素还具有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性。水蛭素可抑制血脂上升和脂质在组织中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效果。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水蛭素”不仅对人体表层血液形成的淤积栓塞有特异的溶化分解作用,经胃肠道服用其制成品,也可以以单分子的形式吸收并形成一定的对淤积栓塞有特异溶化分解作用的血药浓度,更为特别的是,由于“水蛭素”的分子量较小,它能够通透人体的血脑屏障,所以对于一般药物难以达到的脑部血管的淤血栓塞也有着特异的溶化分解作用,这无疑给脑中风患后遗症者的治疗与康复带来了希望。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09:09:30

    对于脑中风后遗症应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呢?

    1、三偏。脑中风多遗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功能障碍。由于中风导致肢体功能活动降低,部分关节肌肉处于废用状态,故大多数患者懒于活动。此时,家属要督促和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按摩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每天进行2~4次,每次30分钟。

    2、语言不利。半数以上的中风病人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记忆减退、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或虽能自发说话,但答非所问且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等。这些都是中风引起的后遗症,病人情绪多焦虑、痛苦。应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语言障碍的康复治疗越早越好,在病后3个月内恢复较快,一年以后则难以再恢复。

    3、口角歪斜 、吞咽困难。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信心,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饮食上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于脑中风来说,不仅仅是疾病对患者有严重的危害,脑中风所引发的后遗症也会困扰着患者日常生活。所以希望中老年人群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头疼、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是不是患有了脑中风疾病

手指关节炎艾炙哪个穴位

针灸可以损伤脊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