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心绞痛按摸哪个穴位

时间: 阅读:6068

心绞痛按摸哪个穴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3-07-18 06:47:10

出现心绞痛症状后,不要按摩穴位心绞痛,一般是属于心肌梗死的病症表现建议还是应及时到线下医院进行治疗,避免造成病灶的延误,出现生命危险。平时应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09:09:52

    腕横纹中点上5寸 的地方有一个穴位叫“郄门” ,它是心包经上的急救穴 ,对于 心绞痛 有很好的 急救效果

    “郄”有空隙义,本是气血聚,病症反应点, 临床能救急 。“门”就是门户,在人体气血深藏的地方。 郄门穴是与外界连通的唯一地方 。通过刺激郄门穴,可以把体内的精气调动起来,达到 养生 治病的目的。 郄门穴 不仅有 “养心、护心” 功效,还有 预警作用 ,如果按揉这里出现强烈不适感,提示可能心血管功能出了问题。

      生活中稍稍运动一下便出现心悸,此为心脏功能下降的征兆。此外,运动不足的人,在赶公交车或是爬楼梯时,也常会出现 “心跳加快、大口喘气、呼吸困难” 等不适症状。出现此种症状时,可尝试刺激位于手臂上的“ 郄门穴” ,刺激此穴1分钟便可得到显著效果。

    1.穴位位置:

    ①精准定位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 横纹上5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②快速取穴:

    微屈腕提拳,从腕横纹向上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是 内关穴 ,再向上 4横指 处既是。

    2.穴位功效:

    心绞痛

    心动过速

    ③心悸;

    ④胸痛;

    ⑤胸膜炎;

    3.按揉方法:

    ①急救按揉方法 :由于心脏靠近 左侧 ,为此主要刺激 左侧郄门 用右手。

    方法: 右手拇指 按定 左手臂郄门 ,然后 左手腕向内转动45 再返回,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重复该动作,按摩1分钟一般即可好转。  

    ②日常保健: 日常可每天拇指按揉两侧郄门穴5分钟左右,一天2次。

    4.注意事项:

    ① 郄门穴 是应对突发心脏病的 有效穴位 。不过如果心悸症状过于频繁的话,还需到医院检 查。

    ②急性心绞痛患者按揉之后 症状持续无好转者,应立即联系120进行急救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8 09:09:52

    位置:胸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正当人体前纵轴的0.618处的黄金分割点上。正在胸骨体上,有乳房内动静脉之前传支、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之内侧支经过。

    功效:属心包募穴,是心包经经气和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和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汇处。按摩或针灸该穴,可宽胸理气,通络活血。

    作用:

    1.缓解心绞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刺激膻中穴,无论是按摩还是针灸,均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消除胸痛、胸闷、气短、心慌等心绞痛症状。

    2.保健作用:由于按摩膻中穴能改善心肌供血,故能提高心脏工作效率;按摩膻中穴,可顺畅气机,消除烦恼,减轻压力;女性按摩膻中穴,能丰胸美容。

    3.其他治疗作用:治疗咳喘、呃逆、乳腺炎等。

    按摩方法: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8次;顺时针揉36次,逆时针揉36次。也可用右手掌按在膻中穴上,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

    位置:背部正中线上,第七胸推棘突下凹陷中;约在人体后纵轴的

    0.618处。与肩胛骨下角相平。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相伴而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第七脊神经后支的分支、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

    功效:宽胸利膈,利胆退黄。

    作用:

    1.缓解心绞痛:中医把心绞痛归于胸痹范围。认为,这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所致。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理气通阳为原则。至阳走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至阳穴恰在督脉阳气的焦点。按摩或针灸至阳穴,利用反馈机理,通过调节皮肤与内脏关系,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至阳穴有神经支与心脏相通,按压至阳,可通过该神经支,舒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发作。相关研究也证明,刺激至阳,刺激了相关脊髓节段,加强了痛觉感知和冲动调节,抑制了痛觉,故有镇痛作用。

    按摩方法:病人作为或俯卧,术者站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拇指或两手拇指叠加,按压至阳。用力幅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一般3分钟左右心绞痛可缓解。为了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每天按压3分钟,持续两三周。也可用五分硬币代替手指按压。也可病人自己以至阳穴对准桌子叫做按压。

    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直上两寸,即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正值中指端至肘关节横纹的0.618处。

    功效;?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谋?。内关属心包经,通任脉,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刺激该穴可宽胸降逆,补益气血。内关自古以来就是防治心胸疾病的核心穴位。

    作用:

    1.缓解心绞痛:现代研究证实,刺激内关穴,无论针灸还是按摩,皆可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减轻心律失常。实验证明,按揉内关穴,可增强心肌工作能力,提高无氧代谢能力,使心脏在缺氧条件下,仍能坚持正常工作。

    2.其他治疗作用:对呃逆、呕吐、腹痛、胸壁损伤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左手拇指点按右手内关,适度下按半分钟,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直至产生?酸、麻、胀、痛?,即得气为止。再换右手拇指按左手内关。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18 09:09:52

    心脏不舒服的人一定要记住,我们手上就有三个穴位,经常按揉这些穴位,可以让我们血管通畅,心情愉悦。这三个穴位就是“内关穴、神门穴和少府穴”。

    内关穴的位置在我们的手腕横纹往上移两寸左右的地方。按揉内关穴很简单,只要用大拇指按揉到有酸胀的感觉就可以,内关穴对于预防心绞痛很有帮助,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也能够缓解痛苦。

    神门穴的位置在我们人体的手腕横纹外侧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凹陷处,这个穴位针对热毒血瘀络阻有很大的功效。经常按揉神门穴,能够理气活血,安神解毒,疏通经络。很多老中医在诊治的时候,都会提醒患者这一点。

    少府穴的位置相对于另外两个穴位更容易找到。我们只要手握紧拳,看到小指所对应的位置就是少府穴了。和内关穴一样,少府穴也只要按揉到酸胀就行,这个穴位对于心闷气滞非常有效,如果我们的胸部有胀满的感觉时,就可以按揉少府穴来缓解。

    其实,中医在中国已经发展了数千年,这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医的药方和诊断都救活了无数人的性命。虽然随着西医的发展和发达,中医渐渐不再是主流,但是并不能否认中医的作用和意义。

    其实,很多治疗的方案和手段,西医达不成的,中医却能有奇效。尤其是中医对于人体穴位,以及人体脏腑的五行定义,都非常地有意义。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8 08:08:42




    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属相火,心藏神,主血脉,故能凉血止血,宁心安神,治疗以上诸证。

    【郄门穴名解】

    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心包经郄穴。理同郄门名解。

    郄门 穴位位置】

    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

    郄门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取穴方法

    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2、解剖位置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郄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正中神经、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正中神经,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3、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正中神经,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并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通过。

    【郄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郄门具有宁心安神,清营止血的功效。

    郄门有宁心安神、清营凉血作用。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属相火,心藏神,主血脉,故能凉血止血,宁心安神,治疗以上诸证。

    郄门穴针刺以治疗急性血证和心胸痛为主。治疗急性心胸痛,针感向上;治疗手指麻木疼痛,针感向下;治疗肺心证,配太渊。

    郄门有宁神理气和血之功,主治心痛,心悸,衄血,呕血,咯血,胸痛,疔疮,痫证。

    门穴主治疾病】

    郄门穴主要用于心神、血证疾患等:如心痛、心悸、五心烦热、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胸膜炎、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咳血、呕血、衄血、痔疮及乳腺炎、膈肌痉挛、臂神经痛、疔疮等。

    郄门穴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衄血,胸胁痛,前臂痛,疔疮等。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悸;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癔病,精神病;

    其它:乳腺炎,胸膜炎,胃出血等。

    【推拿 郄门 穴治疗心绞痛】

    郄门穴

    我们常常会遇到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突然发作的病人,这个时候取患者左手手厥阴心包经上郄穴-郄门穴,这个穴位会很痛。

    我们可以用左手拇指按定该穴,右手握住患者左手向内侧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 一分钟左右,患者大多能缓解症状,给去医院救治赢来时间。

    患者自救时,可用右手拇指按定左手郄门穴,然后左手腕向内转动45度再返回,以一分钟60下的速度重复该动作,一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症状。

    【郄门穴刺灸法】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热则泻之。

    针刺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指端放散。

    艾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郄门穴穴位配伍】

    郄门穴配大陵穴止咯血;

    郄门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痛;

    郄门穴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性呕吐;

    郄门穴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郄门穴配心俞穴、膻中穴治风湿性心脏病。

    郄门穴配心俞穴、大椎穴治心肌炎。

    郄门穴配内关穴,膈俞穴治心胸痛。

    郄门穴配曲池穴、三阳络穴治咯血。

    郄门穴配尺泽穴、肺俞穴,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郄门穴配神门穴、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郄门穴配膈俞穴,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关注微 信公众号,阅读,观看,收听更多中医知识。

豆浆能不能和鸡蛋一起吃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乳腺增生按摩哪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