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肌筋膜炎和结缔组织病一样吗

时间: 阅读:5173

肌筋膜炎和结缔组织病一样吗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3-07-18 04:02:32

肌筋膜炎也叫做纤维结缔组织炎,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和各关节处筋膜炎实质是肌肉和筋膜的无菌炎症,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多个部位,其中常见的部位就是颈部和腰部比较多,患者活动会受限,从而影响到生活质量。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18 07:07:57

    筋膜炎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就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姿势所导致的。比如长时间的低头弯腰,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长期伏案工作以及趴着睡觉都会引起背部的筋膜以及肢体的筋膜反复地受到刺激,局部充血水肿,形成无菌性的炎症。


    筋膜炎是指筋膜的病理性改变,可以发生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的各种不适表现,比如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

    筋膜炎主要表现为患处的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能出现皮肤麻木或运动障碍的表现,可发生于人体多个部位,以颈肩部、腰背部、足底常见。

    1、颈肩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麻木感、活动受限,并且可能向上肢及背部与肩胛之间放疼痛部位还可有按压痛。

    2、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的酸胀、疼痛,尤其在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还可有肌肉僵硬或紧张,按压时有压痛,触摸时可能触摸到条索状或结节。

    3、足底筋膜炎:主要表现为下床站立后或休息后再次走路时,出现足跟部的疼痛与不适症状,活动后可自行缓解,走路时间长或较剧烈活动后,疼痛会再次加重,甚至有针扎样疼痛感向脚前部发散,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地更换衣服或者擦干身体。第二、要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者伏案过低等。第三、要适度的活动。平时主要就是注意不要过度的活动和劳累,避免导致出现有肌肉的损伤,同时也注意避免身体受到外力的刺激,平时要做好肌肉的保护,避免碰伤或者是撞伤等情况的发生。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生活。如果出现有肌肉的酸痛,要尽早地进行局部的热敷和按摩,等进行调理,避免引起病情加重,导致出现筋膜炎。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18 07:07:57

    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肌筋膜炎临床多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多为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有时可及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
    【拓展资料】
    一、肌筋膜炎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当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肉筋膜炎的的急性发作,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二、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三、肌肉、韧带为人体各种活动的动力基础,其末端装置是其各肌肉附着骨骼处,是带动骨骼、关节的力量传递枢纽,也是应力集中和交汇的部位,因此极容易损伤。反复损伤局部肌肉,当损伤愈合后可遗留疤痕或粘连,疤痕组织可使局部血管数量减少或管径变小,发生局部微循环血流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无氧工作能力丧失。
    四、慢性劳损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
    五、颈后肌筋膜综合症:又称慢性颈部肌痉挛,易与颈椎病相混。主要病因为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工作,尤其是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工种,容易患此病,一般仅限于颈后部不适。主要症状:自觉颈后部疼痛、僵硬、酸困、沉重、压迫、活动不灵,一般无神经症状,晨起症状加重,活动后减轻。病情严重可伴有头痛及累及肩背部,表现为酸困及麻木等。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18 07:07:57

    您有没这样的经历?

    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最常见的是肩颈或者腰部、足底)。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酸痛,伴随肌肉僵硬,或者活动受限等,病情反反复复。一些人还能在患处的皮肤摸到带痛感的硬结。

    「疼痛」发作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比如早上起床时/天气变化后,症状就会变得明显,经过休息/活动后,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如果您有和上面描述相似的表现,就应该警惕筋膜炎!在临床上,不少有长期疼痛,但去医院又没查出"实质性疾病"的人,大概率和筋膜炎这个"捣蛋分子"有关。

    筋膜属于结缔组织,它主要覆盖在肌肉、内脏表层等位置。

    别看筋膜默默无闻的样子,实际上它对肌肉的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充满弹性的筋膜,不仅能保证肌肉间的顺滑运动,还能给予肌肉一定的延展性。


    而筋膜炎,顾名思义就是筋膜"发炎"了。比如长时间的低头玩手机/工作、久坐不动、长时间不良坐姿、过度劳累等因素都可能会过度刺激"筋膜",出现撕裂的情况——当撕裂的筋膜发炎时,就是筋膜炎了。

    因为筋膜分布的位置较广,所以筋膜炎可发生于身体的任意部位,最常见的是肩颈或者腰部、足底等位置。比如颈肩肌筋膜炎、腰背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等等,从名字就知道它们的发生部位。

    (颈部筋膜炎)

    对于筋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案,有个成语形容得非常贴切——"步步为营",不强求快速治疗,也不乱试各种土偏方,按照病情轻重一步步走,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

    * 减少对筋膜的刺激,多休息 ——减少对筋膜的刺激是治疗筋膜炎的基础,如果患者边治疗,另一边在过度使用,治疗怎么会用效果呢?所以如果您得了筋膜炎,一定要注意患病部位的"休养"。

    * 物理治疗 使用超声波,低频电,短波等。一般每周1次,5~6次/疗程。(具体请遵医嘱)

    * 手法治疗专业医生的手法治疗,能帮助缓解紧张的筋膜。

    * 打封闭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经4~6周的保守治疗效果很差或无效,症状实在没办法缓解了,可以咨询医生考虑"打封闭",不过一般情况下,金医生并不建议大家反复打封闭。

    那就是「自我筋膜松解」。

    从筋膜炎的病因,我们可以看到患者长时间对筋膜的过度"刺激",是导致筋膜出问题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自我筋膜松解」的方法缓解筋膜及其周边肌肉的"紧张",让其松解开来,让筋膜恢复原来状态!锻炼得当,还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等症状。 但一定要记住两个字——"坚持"!

    「自我筋膜松解」

    * 手、脚等部位的自我松解,可以使用"筋膜球"

    * 腰、背、腿等部位的自我松解 推荐使用泡沫轴

    锻炼小技巧

    筋膜炎是患者在长年累月的刺激下诱发的,具有病情易反复、治疗周期长等特点。患者想通过几天的治疗就彻底根治筋膜炎,是很困难的。患者自身也应该有长期对抗疾病的心理准备。

    后续我会给大家写一些疾病康复、药物使用、中医药保健相关的内容。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06:06:47

    肌筋膜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特点是: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变化而发作。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有时可触到肌筋膜内有结节状物,此结节称为筋膜脂肪疝。
    临床诊断
     1、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3、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可以选择外敷膏药的方法来治疗。

痉挛面肌可以手术吗

痉挛性斜颈能用中药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