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面肌可以手术吗
痉挛面肌可以手术吗
最佳回答
面肌痉挛可以做手术,一般医生会根据你疾病急性程度,严重程度,病人的承受能力,病程长度等来综合评定,是否需要做手术治疗,何时做手术治疗,一般年龄越小病程越短越好治疗,年龄越大,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越不容易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
李雲松
回复一、药物治疗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著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患侧耳下乳突周围,于外耳道底软骨与乳突前缘交界处,用20~21号针头,接2ml注射器,针尖指向前内上方,与颅底水平线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进入一凹陷内,先注射1%普鲁卡因1ml,不拨出针头,观察1~2分钟有无出现面瘫,如出现面瘫表示刺中神经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针,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将发生明显面瘫而痉挛消失。经过半年后面瘫多能逐渐恢复,约2/3的病人痉挛亦将复发。
二、射频温控热凝疗法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的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瘫。
三、手术治疗
1.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
2.面神经减压术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和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和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的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4.面神经钢丝绞扎术为作者设计,用直径1mm钢丝将面神经干绞扎,做永久性压榨,绞扎程度可以随意调整,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开颅探查者,更适用于一般基层医疗单位。
局麻,于耳垂后下,沿下颌角做弧形切口,分离腮腺后缘,找出面神经主干,取不锈钢丝贯穿于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紧固定以作为支点,然后绕穿神经干绞扎之,一面绞扎一面观察面肌活动,直到痉挛停止而呈轻度面瘫为止。一般以眼裂闭不上达1~2mm为宜。钢丝留置切口外,暂不剪断,俟次晨观察痉挛有无复发,再做最后一次压力调整,剪去多余的钢丝,埋入皮下。术后如有复发,可打开切口,找出钢丝尾段现进行绞扎。如长期面瘫不恢复,亦可进行钢丝松解。本法的缺点是术后肯定要有3~6个月的面瘫,复发率较高,达30%。
5.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与神经之间。这些血管多是小脑前下动脉绊,是脑干的主要供血者,手术中如有损伤出血或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内听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聋。临床上观察到,1/3的病人动脉穿行在Ⅶ、Ⅷ神经之间,或绊顶有内听动脉支进入内听道,进行血管减压术操作都会遇到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进行分离和垫隔,还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压迫的血管,因此血管减压术也无法应用。为此,作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手术方法,叫颅内段面神经干梳理术,取得满意效果。
6.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神经纵行劈裂术)按血管减压术操作,进入桥小脑角,找到Ⅶ、Ⅷ颅神经,游离出面神经干,于脑干根部与内听道口之间,用纤刀顺其长轴进行多层次劈开,按痉挛的程度确定劈开的层次,一般劈开10~20次,多者可劈开数十次,将原来压迫的血管梳理后,恢复原位。经2~5年随访,手术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复发率减低到6%。本法主要优点是适应症比血管减压术广,复发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别是减少了耳聋并发症,现已取代了血管减压术(图1)。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经纤维梳理后,破坏了神经根区的异常电位蓄积,阻止了异常冲动的电位发放。
综上所述,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上应根据病人情况和医疗条件灵活选用。
-
松柏友
回复面肌痉挛在生活中很常见,治疗方法一般选择手术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患者如果接受做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要注意什么?面肌痉挛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尤其影响患者面子问题,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是每个面肌痉挛患者的梦想,所以现在正规、科学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患者在门诊会问,如果接受做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要注意什么?西安治疗面肌痉挛最好的专家西安红会别小华教授介绍,手术前面肌痉挛患者要注意什么:
因这种手术为极为精细的显微外科颅脑手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因为只有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才会纹丝不动,甚至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都控制在十分稳定的状态,只有这样,医生才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精湛的医术来为患者解除病痛。
西安红会医院神经外科首选面肌痉挛治疗的方法如下:常见药物治疗为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①卡马西平:服药24h~48h后即有镇痛效果。卡马西平止痛迅速,只是起到暂时控制和缓解病痛的作用,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出现眩晕、乏力等现象,同时会对肝肾、
骨髓的正常功造成一定的影响。②苯妥英钠:别名大伦丁,此药起效慢,控
制病情较稳定,但是药物起不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微血管减压术:一般引起此病的大部分原因是颅内血管压迫神经导致,可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找到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后将其游离,在血管与神经之间垫入
Teflon棉团,在消除引起面肌痉挛的病因后面肌痉挛会立即或逐步停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这种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近5万名面肌痉挛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治愈率在82%~95%间,复发率仅在5%左右。
术前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1。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在当地专业内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将上述疾病用药物治疗控制在平稳状态一定的时间后再接受手术。
2。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利血平、抗凝药物的患者,停药至少1周以上。
3。感冒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治愈后再接受手术。
4。女性的月经期不能接受手术。
-
就是那个人
回复面肌痉挛多是由血管压迫面神经,使面神经受到刺激,导致面神经支配的部分发出抽动的。早期面肌痉挛神经病变的程度也轻,恢复的也比较快。而重度的面肌痉挛会使面神经发生严重病变,且长时间面部抽动还会导致面部肌肉走形。
目前面肌痉挛的最佳治疗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面肌痉挛首先显微血管减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针对面肌痉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并且能够保留这些神经的解剖完整。由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面肌痉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