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痉病如何辩证论治

时间: 阅读:9064

痉病如何辩证论治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3-07-18 03:50:36

首先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大多都是身体内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出现了风寒或者是出现湿热症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大多都是外感,出现发热发烧低烧等情况,而痉病,治疗的原则就是治疗其标,然后在缓解基本以治标养血,滋阴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18 06:06:12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18 06:06:12

    面肌痉挛对人的生活影响极大,很多患者苦于无法找准病因,因而找不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从中医的辩证理论来看,面肌痉挛属于“内风”。其病因与“中风”相似却又截然不同。有中医学派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有中医学者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应当从针刺开窍醒脑,主治经脉。从临床表现上看,面肌痉挛气血亏虚、血不荣筋所致,是一种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所以在面肌痉挛的治疗上,中医多选用针灸疗法为主,疏通气血的中药为辅。
    从临床经验来看,中医辨证施治的手法同现代西医学有共通之处:通过针灸的刺激颅面神经,从而阻断面神经信号的传导。这也是西医药物治疗的理念。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效果持续性和稳定性差,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显微血管减压术才是唯一能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方法。该手术在神经密集的脑干区,通过高清显微镜的引导,直接找到压迫血管和神经,针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关系治疗,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性高、效果显着以及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可达98%以上。

  • 姜齐
    回复
    2023-07-18 05:05:02

    痉病的引证解释是:⒈风强病,痉挛。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痉湿_病>》:“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注:“风寒客于二经,则有头摇、口噤、反张、拘强之证,故名痉病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痉病总括》:“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
    痉病的引证解释是:⒈风强病,痉挛。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痉湿_病>》:“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注:“风寒客于二经,则有头摇、口噤、反张、拘强之证,故名痉病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痉病总括》:“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注音是:ㄐ一ㄥ_ㄅ一ㄥ_。拼音是:jìngbìng。结构是:痉(半包围结构)病(半包围结构)。
    痉病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风强病_痉挛。
    二、网络解释
    痉病科普中国痉病,中医病名。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常以筋肉拘急挛缩为其共同的证候特征,可表现为卒然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亦可仅表现为某些或某个脏腑、经络的拘挛、强急。痉病古代亦称瘛疯、抽搦、抽风、反折。《张氏医通,瘛疯》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疚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_痉病瘛病总论》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痉病讨论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发作的病证。现代医学的锥体外系疾病、高肌张力综合征和引起脑膜刺激征的有关疾病,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考辨证论治。
    关于痉病的成语
    病病歪歪蚌病生珠病民害国病入膏肓治病救人思妇病母病从口入病病恙恙
    关于痉病的词语
    泡病号积劳成病病民害国治病救人病从口入蚌病生珠苦药利病病入膏肓无病自炙一病不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痉病的详细信息

麻烦问增生性肌炎是什么病如何治

痉病筋急筋拘挛是一种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