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老打冷颤是肾阴虚吗

时间: 阅读:9373

老打冷颤是肾阴虚吗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3-07-18 03:06:45

老打冷颤,不考虑是肾阴虚的情况。当身体出现这些疾病反应的时候是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的,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有效恢复和治疗的话,往往会对身体来说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阻碍的,目前的话建议您可以通过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恢复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平时的话要多注意休息,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18 06:06:35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18 06:06:35

    肾阳虚常见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其以下身为重,男性可见阳痿、早泄,女性见有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等症状。肾阴虚常见有眩晕耳鸣,男性遗精、早泄,女性少经或闭经,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午后犹甚,小便黄少,舌红少苔等症状。肾阴虚以虚热的症状为主比如说-面颊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肾阳虚以寒的症状为主比如说-恶寒肢冷,腰冷痛我看你的症状不只是肾虚的问题睡眠不好,心虚,糊涂是心肾不交的表现也就是说,你的心气也虚感觉累,不向动,说明你的阳气也不足没有苔,便秘,说明脾胃也虚,运化不好你可能是因为性过多使肾脏及其相关脏腑受到损害你这麽年轻节制一下欲望吧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先把身体养好再说你要知道--这样很容易早衰的平时就吃腰花,枸杞子这种最简单的补肾的东西调养最好记住---节制欲望,控制好自己的心智肾阴虚、肾阳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指中医讲的肾脏功能方面的症,我们平常讲肾虚,实际包括了肾阴虚和肾阳虚,也包括了阴阳两虚,但是现在在宣传上不是很细致,所以说解释不清,把有些问题混淆了。我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很多。肾阴虚是一个物质的,肾阴和肾经是属于物质的,肾阳和肾气是功能的。如果我们消耗的物质比较多,比如说肾精这块,或者是女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是由于劳动,包括脑力、体力的过度,或者是生下来以后身体就弱,这样他的物质基础比较低,而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出现了一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包括一些脱发,还有一些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容易衰老的也比较早,也还包括临床上的性欲减退,还有容易遗精、早泄等等,这都归为肾阴虚的症状,肾阴虚还容易出现虚热,中医有一个理论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心口感觉热的感觉,还有睡觉的时候,容易盗汗,就是睡着了,一醒身体有汗。他的特点,肾阴虚多发生在中青年的时候,中青年活动量比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精力上物质耗损比较多,对性功能这块,性欲不是特别低,但是射精容易快,有遗精现象。那么肾阳虚,大多数多少功能性的差,也有和肾阴虚相同的情况,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还有性欲减退,但是因为它是阳分虚了,肾气虚了,所以出现一些怕冷的一些症状,中医有句话,阳虚生外寒,这样的人面色比较虚白,比较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汤薄。这种人性欲比较低,和现代医学说的雄性激素低有相同之处。所以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一般也可能由于身体比较弱,有肾阳虚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是在中老年容易出现这种肾阳虚的情况,中青年肾阴虚比较多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18 06:06:35

    肾阳虚和肾阴虚同属于肾虚,有相同的症状,也有不同的症状,其中区别最明显的症状是肾阳虚的病人一般怕冷,而肾阴虚的病人一般怕热。
    肾阳虚的主要症状包括男性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性功能减退,易患前列腺炎等,尿少或夜尿频多,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女性多表现为宫冷不孕,白带清稀,气滞血瘀,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月经期延后,痛经。
    肾阴虚的主要常见症状包括男性有失眠多梦、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遗精、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口干咽干、舌红少苔等。女性有面色黧黑、面部色斑、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月经减少、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18 05:05:25

    天气冷了,但是还没有到马上要开暖空调的地步,每晚刚上床时,都会感到被子一阵冰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整个被窝暖起来,还有些人,即使盖在厚厚的大棉被里,热量始终到不了两只冰冻的脚。这种情况的女性通常比男性多。
    有这种情况的人,周边血管易痉挛,遇到冷空气或冷水时,手脚的血管就产生收缩,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就容易冰冷且发紫。另外,也可能是因为交感神经功能不佳,导致遇冷无法紧缩肌肉产生热能耐寒。
    人的体温维持在摄氏36至37度半间,当人体的皮肤接触到外界温度时,会直接传导到延脑部位掌控呼吸、心跳、体温等的生命中枢。热了,体温控制中枢就会支配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毛细孔及汗孔张开散热、排汗;感觉冷了,交感神经就会促使肢体各部位,包括牙关附近的肌肉打冷颤,令肌肉及脂肪细胞因紧收而产生热能,抵御寒意,这也就是感到寒冷的时候人会直打哆嗦的原因。
    人是恒温动物,基本上应该没有所谓“谁比较怕冷”的问题,在相同温度下,因个人的主观感觉不同,确实可能出现某些人特别容易怕冷。脂肪层固然比较可以隔绝低温,不过由于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比肌肉产热作用差,因此脂肪厚的人不一定比较不怕冷,倒可能更怕冷呢!
    有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对冷热的不适应,比如有甲状腺机能亢进问题的患者,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促使代谢过度,因此相当不耐热;反之,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患者则因交感神经功能差,无法产生足够的热能御寒。
    还有长期吸烟的人,因体内氧气不足,周边的微血管易循环不畅,当不畅的是动脉微血管时,易产生畏寒感;不过若不畅的是静脉微血管,虽然没有特别怕冷之感,但活动时因血管无法扩张,血液不能流通造成局部需氧不足,手、脚则易出现冰凉。
    平时“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的都市“懒人“们,因为基础代谢率降低,也会出现不耐寒的问题。
    女性怕冷补点铁
    通常来说,妇女比男性更怕冷。前不久,美国一所人体健康研究所的两位专家对女性志愿者进行了分群组实验,实验报告发现,对寒冷耐受力低的人,血液中铁元素含量明显不足。女性缺铁的主要原因是月经,导致了铁的大量流失。
    众所周知,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功能物质,担负着身体内氧的运输代谢的任务。碘和酪氨酸是制造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碘需要不断从食物里摄取,酪氨酸则一般在体内自行合成。长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机体的御寒能力也会因此降低。
    怎样可温暖手脚
    ●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洗完澡或是泡完热水,擦干后立刻穿上袜子保温。
    ●女性如果经常出现冬天脚怕冷,可以用一个水桶里面装入热水、米酒和姜片(热水和米酒的比例1:1的)。冬天在看电视时或下班休息后使用,有助于改善女性怕冷的现象。
    做做运动不怕冷
    天气冷的时候,吃得多、动得少,很容易让多余的脂肪囤积在体内,此时可以多做运动,不但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还能加强血液循环,让身体温暖起来。
    吃什么不怕冷
    冬季时选择属性温热的食物或药材进补,让身体血液循环顺畅、气血活络,能达到御寒的作用。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红色、有甜味的食品,或是辛辣味调味品及食物,这一类的食品有暖身的效果,也可以补养身体、促进新陈代谢。适合冬天食用的温、热性食物
    肉类:羊肉、牛肉、虾、海参、牡蛎、鳗鱼、鹿肉、鸡肝等含有丰富脂质和蛋白质等肉品。
    蔬果:韭菜、紫苏、青椒、芥菜、甘蓝、辣椒、洋葱、南瓜、荔枝、桃子、龙眼、葱、姜、蒜等。
    其他:糙米、高粱、芝麻,以及松子、腰果、胡桃、栗子等核果类的食品。
    在烹调或食用寒性的食物时,可加入一些热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参、黄芪、陈皮等调味料或中药材来调和。例如,在食用属于寒性的螃蟹时,可以用属于热性的生姜炒螃蟹,减轻螃蟹的寒性。一般常见的寒性食物有丝瓜、冬瓜、芹菜、小黄瓜、海带、洋菜冻、白菜等,烹调时可以用适量的葱、姜、蒜等调味,达到中和寒性的作用。另外,平时也可用枸杞子、红枣、人参、龙眼肉或生姜,冲泡茶水饮用,也能发挥御寒的效果。
    冬日药膳暖身心
    [当归煮鸡蛋]原料:当归10克,鸡蛋2枚,白糖适量。做法:当归煎水去渣,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便成。可在早晨空腹食用。功能:滋阴补血。当归为补血活血要药,鸡蛋滋阴养血。二者配用,有较好的补血效果。治血虚不能滋养肌肤、经脉引起的麻木、冰冷、皮肤发痒。[黄芪大枣粥]原料:黄芪20克,大枣20克,白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黄芪煎水去渣,加入大枣(去核)、白米同煮粥,再放白糖即可。功能:益气补虚。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大枣补益脾胃,梗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可用于气虚而至手足麻木者的早餐。

肾阴虚可以服参苓白术散吗

潮热出汗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