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薏米能去痰湿吗

时间: 阅读:3286

薏米能去痰湿吗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17 11:46:23

痰湿体质是可以吃玉米的当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反应的话是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的,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理和完善有效恢复和治疗的话往往会对身体来说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损害的,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来看的话是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治疗的,平时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2023-07-17 14:14:17

    昨天又有患者微信咨询我说, 喝薏米水能不能祛湿 ,这些经典问题。

    在这里特意撰文。统一回复。


    经常问这个问题的人,都是觉得自己很“湿”。需要吃点什么来把这些湿气去掉。

    好像湿气就是万恶之源。

    但在我们人体当中是需要湿气存在的,而 不需要多余的“湿浊产物(水饮、痰、瘀)”和“分布不均,阻碍气机”的水气罢了。

    燥和湿是人体内一对永恒的矛盾。

    如果完全没有湿润的水气,人就会感觉干燥;

    如果没了干燥的调节,人身体就经常感觉到湿困。


    湿的源头

    中医认为,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作用于地球与地球上所有生物,人体因应天地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因地球公转与自转加上日月地五星的引力影响,就有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而湿土为主气的时间主要其中在立秋、处暑、白露这3个节气阶段,时间为7月22日-9月23日,此段时间雨露比其他时间段较多,9月23日-11月22日为阳明燥金主令,就以燥气为主。人更容易觉得干燥。

    所以总的来说, 湿气的源头在天,如果觉得太复杂,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天气(下雨、雾)。

    但有句话说得好,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天地的变化,人无力改变,但人为的作死,就不应该了。

    所以湿气的外因是天气的话,那 内因,就是人的不注意了,譬如居湿涉水、雨露沾衣, 在这里我必须得多说一句了,我有一些患者的确是太不拘小节了,很多时候下雨是不打伞的,自恃体壮,或认为小雨无伤,往往疾病就从这些小习惯开始积攒起来的。

    还有早晨雾露未开就早早起来晨练,还自觉空气清新。

    而近几年国人 瓜果摄入之多,茶饮品鉴之频 更是多见,故使许多人湿从内生。症见:胃中不舒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缓,此湿伤于里。

    所以小结一下,湿的成因分为:

    外因:天时(连日雨水,或晴雨间断)

    内因: 居湿涉水、雨露沾衣,喜吃瓜果,喜饮茶酒,久坐少动。

    那现在回答之前患者提出的,喝薏米水能不能祛湿呢?

    喝薏米水能祛湿,但不能去所以湿气,因为湿气聚集的部位不一样。

    根据部位我们将湿邪影响人的情况分为:


    湿气分类

    1.伤湿:

    1)表湿: 起因居湿涉水、雨露沾衣。

    症见:头胀而痛,胸前做闷,舌苔白滑,口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疲,小便清长,脉浮而缓或濡弱。

    此湿在表,宜用风药,辛散法,从汗而解。

    中药常见:羌活、防风、白芷、桂枝、麻黄一类

    2)里湿: 起因喜吃瓜果,喜饮茶酒,久坐少动。

    症见:胃中不舒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缓。

    此湿在里,宜利小便,疏导法,从小便而解。

    中药常见:滑石、薏米、茯苓一类


    2.中湿: 脾胃长期虚弱,加上内有痰饮,中者,击中之意,来得急,

    症状:与中风之证相似,但其脉沉缓,并无口眼歪斜和身体麻木不仁。此时喉中必定痰鸣有声,或呼吸湿啰音。

    此时宜:开窍祛痰,用苏合香丸为佳。


    3.冒湿:

    起因:连续降雨后天晴湿蒸。

    症见:头好像有东西包着,有东西蒙着,全身不舒服,四肢乏力,脉濡缓。

    治法:宣疏表湿,缓取微汗

    中药常见:苍术、白术、麻黄、桂枝

    若发热汗少,小便短赤,是表明湿邪已经往身体深层进攻了。此时宜通利清热为佳。

    中药常见:滑石、茯苓、炙麻黄


    4.湿热:

    起因:夏秋之交,大暑至白露期间,湿土主令,暑气渐退,人感暑湿之气而病;

    症见:身热有汗、舌苔黄而润,小便黄,人易觉烦渴,脉洪数

    治法:清热利小便

    若大便难下,肛门灼痛、带下发黄,则需开汗孔,清润其下。

    常见中药:滑石、木棉花、槐花、大黄一类

    5.寒湿:

    起因:素体阳虚,先伤湿后伤生冷。

    症见:头有汗而身无汗,全身关节痛,不能转侧,按之痛剧,小便清,脉沉紧。

    治法:辛热燥湿

    常见中药:干姜、生姜、附子、肉桂一类

    6.湿温

    起因:夏末秋初,体内阳虚湿酝,偶感时气或秽气。

    症见:恶寒头痛,汗出胸闷,苔厚腻白或厚腻黄。

    治法:清凉去滞

    常见中药:薏米、杏仁、豆蔻、薄荷、一类

    除以上外,

    湿气在肠胃 腹胀如鼓 ,非甘遂、大戟猛烈之品不能去。

    湿气在脏腑之内肌肤之外 ,微而不甚,可用二术(苍术、白术)、厚朴半夏燥湿之品。

    湿气在小肠膀胱,致使水气不利 ,可用二苓(茯苓、猪苓)、车前、泽泻疏通利水。

    最后,总结一下,祛湿之法:

    积水少则:

    积水多则:

    根据湿气所在部位用法也不一样,但不外乎2法:发汗和利(尿)

    但世间万物,利弊同在 ,单纯一味地祛湿就好吗?

    凡是辛热燥湿之品,如附子、苍术、半夏等,

    凡是淡渗利湿之品,如薏米、车前草,茯苓等

    凡是芳香化湿之品,如豆蔻、补骨脂,羌活等,(犹如春风,风吹湿衣干)

    以上 用多了久了,都有所偏 ,正如开篇所说, 湿性去,则燥性起 ,轻则伤胃(胃喜润),重则伤肾(肾主水)。

    (以上药物,仅作参考,各人差异,请咨询医师,勿自行服用!! )

    ——————————————码字不易——————————————————————-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17 14:14:17

    薏米也叫做苡仁,六谷子,它味甘,性凉,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利水,清热排脓,除痹等功效,主要分布地区在江苏、福建、河北、辽宁等地。薏米的功效多,所含营养物质丰富,薏米可以食用,味道有一丝甜,还有一股清香,是煮粥、炖汤的良品。而且薏米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常食用薏米对人体皮肤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薏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保健食品,现在有许多人喜欢吃薏米,主要是因为薏米的功效和作用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薏米属于凉性的,如果经常吃的话会对胃肠不好。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17 14:14:17

    只喝薏米水不能去湿气。薏米生于温暖潮湿的十边地和山谷溪沟,海拔2000米以下较普遍。其营养价值丰富且兼具药理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肿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薏米又叫做薏苡仁、苡米、苡仁等,在中国、日本和越南广泛种植,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谷物资源,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种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薏米种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17 13:13:07

    可以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中医可以治好肾亏吗

痰湿体质可以吃159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