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风要按摩哪个穴位
治痛风要按摩哪个穴位
最佳回答
出现痛风的话可以按摩,天池穴大椎穴,太阳穴,足三里穴,肾三里穴,手三里穴,关元穴来缓解痛风的情况,当然也主要是看一下痛风的位置,这个比较重要,最近一段时间配合中药可以调理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1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当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将患侧肢体抬高,疼痛严重者可适当加以冷敷以缓解疼痛。在痛风的发作期,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素碱,应当及时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足量用药。缓解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急性发作;预防痛风结节以及泌尿系统结石生成,防止痛风性肾病,保护肾功能。对于有明显的破坏严重的关节畸形,可考虑进行关节固定或者矫形手术,对于较大的痛风结节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2推拿治疗推拿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对痛风病人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常见的方法有:按揉肺俞、胃俞、肾俞;揉按气海、手三里;拿捏内关、外关;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上穴位按顺序推拿,每个穴位推拿20-3次,早、晚个做一遍,每次约30分钟左右即可。
3针灸治疗针灸不仅可以降低血尿酸,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痛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痛风起着积极作用,但须注意的是其操作要求严格,必须经由专业医生施治。临床主要取穴有:上部取肺俞穴、太渊穴、廉泉穴;中部可取胃俞穴、脾俞穴、内庭穴;下部可取肾俞穴、三阴交、太溪穴、然谷穴等以及腹、手、足腺代表区。在针灸治疗期间应当控制饮食配合食疗,对针灸疗效发挥有着促进作用。
4饮食治疗 萝卜粥材料:萝卜250克,植物油3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萝卜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用油煸熟后,加入750毫升水,将粳米一起翻入锅中熬粥,待粥熬好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此粥适用于痛风发作时食疗使用。
芹菜粥材料:芹菜10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芹菜保留根须一起洗净后切碎,加入粳米一同煮粥,粥煲好后加入适量食盐、味精调味即可。此食疗方法可长期服用,对痛风发作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木瓜汤材料:木瓜10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木瓜和薏苡仁煎煮,待煮好喝汤吃瓜。中医认为木瓜可以缓急止痛,并且薏苡仁有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痛风患者可长期服用,对急性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西安-杜*
回复在古代甚至以白虎历节来形容它带来的折磨,一向被称为痛中之首、痛中之最和痛中之极。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每次发作 往往会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使得许多患者都因难以忍受而不停地以头撞墙,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某些手段来快速地进行缓解呢?
为了缓解大家的痛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能有效缓解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的穴位。
丨筑宾穴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拇指按压或者以刮痧板刮拭筑宾穴,可清热排毒,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祛痰止痛。
丨丰隆穴
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丨足三里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血不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疼痛。
丨解溪穴
这个穴位在脚裸附近,对于由“湿邪”所致的痛风有缓解作用。
丨血海
治疗痛风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好血症问题,痛风自然会消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只能在痛风发作前或者痛风发作时做预防缓解之用,要消除痛风,主要还是以注意饮食、控制尿酸为主。
策划 康桥
文案 思思
医学审核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主任医师
-
姜齐
回复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喜欢吃海鲜,在吃海鲜的时候喜欢喝啤酒,平时也不注意保暖,饮食不健康,也不喜欢运动,长期这样就会出现痛风的问题。痛风会在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出现,是非常难受的,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出现痛风还有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痛风没有办法彻底的治疗,需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平时可以多一些穴位按摩。
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这个穴位如同其“溪”一样,解溪——解水、解湿,故对于由“湿邪”独重所致的痛风之症是有一定效果的。
隐白穴
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痛风是由于湿热结聚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引起。要想激发气血运行,发挥经络作用,首要是按摩阿是穴。
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痛风的发生多因机体正气的不足,并且痹久日深的话,气血也多表现为不足的征象,因此,才选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来改善疼痛的症状。
痛风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最好不好喝酒,特别是不要喝啤酒,平时少吃一些海鲜,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饮食尽量的清淡。
痛风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注意保养自己,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要激烈。另外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也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这样才能缓解痛风带来的不适感。
-
xuzhujun728
回复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症,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他关节。受累关节可出现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出现痛风石,以沉积于关节和肾脏较为多见,在皮下结缔组织处的痛风石常形成黄白色赘生物,一般以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的痛风石易被发现。关节出现肥大、畸形、强硬及活动受限。常合并肾结石,伴肾绞痛、血尿。
【刮痧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
2上肢部: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阳池、外关、合谷。
3下肢部:膝眼、阳陵泉、中封、昆仑、解溪、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