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辨证肩周炎
中医怎么辨证肩周炎
最佳回答
中医认为肩周炎跟气血亏损筋脉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侵入有关系,所以通过辨证论治,分为风寒侵袭,寒湿凝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等等。症状不一样,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
-
西安-杜*
回复中药:可以辨证选用活血化淤的中药,比如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以选用活血化淤、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直接热熨、热敷。
穴位按摩:指压集中于肩膀前后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贞等。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会伴有肩膀虚冷,因此进行指压按摩之前,从颈部到肩膀,先用热毛巾蒸一遍以加强效果,平时也要注意预防肩部虚冷。当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点,最好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推拿按摩。
刮痧:刮痧板有多种,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时,易发生断裂,在医疗机构中多不使用。我们一般采用玉制板,易于消毒。可反复使用。刮痧时,应在施术部位多多涂抹刮痧油,减少刮时对皮肤的损伤,并能加强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的作用,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里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医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所以使用得最多。家里一般适合使用橡胶罐,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觉得哪里痛就拔哪里,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交替使用。
功能锻炼:所谓“医三分练七分”,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患者应当在家多做肩关节的运动,特别是适当做大幅度的运动,以预防肩关节粘连、肩部软组织挛缩。这里推荐3个简单的运动:
1、弯腰转肩: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作由里向外、或者由外向里的划圈运动,以臂的甩动来带动肩关节活动。
2、后伸下蹲:患者背向站于桌前,双手后扶于桌边,反复做下蹲运动,以加强肩关节的后伸活动;
3、爬墙摸高:患者面向站于墙前,双手上抬,扶于墙上,努力向上摸高,要每天比前一天摸得高。
-
根河-李**
回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中药进行治疗。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
-
就是那个人
回复人过四十之后,得肩周炎的几率越来越高,有的是年轻时伤着了、冻着了,但也有些人明明一直很注重保养,也没受过伤,但就是患上了关节炎,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肩膀都抬不起来,动一动就疼。
总有患者问我,肩周炎真的能通过中医来治吗?是否能从根儿上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毛病,在中医眼里并不难治。
肩周炎,中医有些老称呼,叫“老人肩”、“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之类,总之听起来似乎都和风寒之邪有关。
但其实不然,中医对于 肩周炎的辨证分型 ,最常见的有这4种:
症状:身子骨比较虚弱,容易感冒,肩部冷痛而兼紧缩感,活动受限,一遇寒就会疼痛加剧,局部按摩或热敷后疼痛减轻,头痛怕冷、舌淡红、苔白。
症状:肩部困重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脸色苍白没什么气色,一遇到阴雨天症状就会加剧,肩周炎患病时间长。舌淡、苔白厚腻。
症状:肩部酸痛,活动功能受限,严重者肩部肌肉萎缩,总有眩晕感,看东西模糊,腰酸腿软,失眠多梦,记性很差,脸色苍白,嘴唇也是白的,舌淡白。
症状:肩部刺痛,有牵引痛,压痛点明显,每逢寒冷天气就会疼痛加剧,舌黯红,苔白或薄白而腻,舌边可见淤斑。
以上四种分型都是最常见的肩周炎中医辨证,但现实病例中往往有很多例外。
如果你发现自己肩周炎怎么都治不好,严重时甚至不能抬起胳膊,活血的、止痛的、散寒的药基本都用遍了,还是没什么好转。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的嘴巴,有没有口苦的感觉,平时是否胸闷、食欲下降、爱发脾气?
如果这些你都符合,那么很可能与 肝郁 有关!
说个肝郁导致肩周炎的典型案例:
45岁的周先生,自述左侧肩背部位胀痛,整个左胳膊没办法上举,就连转身都特别困难,疼得最厉害的时候,甚至连走路都费劲。
周先生在当地做过各种检查,甚至还查了心电图,确定心脏也没事儿,最后确定说是肩周炎。
由于他用过各种药物都没能解决肩膀疼痛的问题,经过几番辗转找到了我。
当时我看他的状态,问他嘴里头苦不苦,爱不爱吃饭,胸部闷不闷。
周先生说确实胸胁满闷,嘴里头有苦味,总叹息,觉得有气堵在心胸部位,透不开。另外吃饭食欲不好,背部总是发紧,一阵一阵地爱出汗。
看他舌质淡,综合辨证后决定施方:
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党参、炙甘草、桂枝、白芍、大枣、姜黄。
结果患者用6剂以后,疼痛感就大大减轻了。胳膊可以抬起来,而且可以转身。胸胁部位,也不觉得胀满不适。
接着用原方不变,再投12剂,患者诸症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个医案中运用的方药,其实就是小柴胡汤加减 。
先看这个方组: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党参、炙甘草、桂枝、白芍、大枣、姜黄。这里头,去掉活血化瘀的姜黄,就是柴胡桂枝汤的原方。
柴胡桂枝汤,就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各用半量而成。
其中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可以 调和营卫、解肌散寒 。
剩下的小柴胡汤, 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宣畅气机 。
诸药并用,根据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
所以说,治肩周炎中医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对应患者情况详细辨证,还得用对了药,对症加减化裁。
有很多的肩周炎患者久治不愈,那就必须要想到是不是辨证不对,或是用药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