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左归丸上火为什么?
吃左归丸上火为什么?
最佳回答
吃左归丸出现上火,有可能是本身虚弱的原因,左归丸多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腿软,盗汗,口舌干燥。如果有上火的情况,可以平时多吃一些比较偏凉的蔬菜水果,也可以泡金银花茶水、菊花茶水、喝绿豆汤等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广东熊**
回复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 ↑ 同样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中医与古典艺术,自然有不少相通、相互启发之处。 一、现代人有那么多真火吗? 上火,是医生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尤其是广东病人,在主诉完病症后,常不忘提醒一句:我容易上火!意即,不要开容易上火的药物。或提醒你,治病的同时,别忘了给他/她清火。 清火?现代人真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火吗?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上火? 二、上火表现 上火,通常指人体的上部,即头面、口腔,或心肺出现火热症状,如口舌生疮,头疮,头胀痛,咽喉、牙龈肿痛,口角糜烂,口燥咽干,鼻出热气,流鼻血,面红,目赤,痤疮,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痰黄稠等。 上火多有诱因,如: 吃了易上火的食物,辛辣、温燥之品; 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经常熬夜,用脑过度; 喝酒,过吃肥甘厚味。 「怕上火,喝xxx」这句广告词已深入人心 所以,很多人一有上火表现就立马本能地找凉茶喝。但,凡上火都该喝凉茶吗? 不!还是先分清火的虚实与真假吧? 三、上火分几种? 上火,有实火,有虚火,也有假火。麻烦的是:现代人假火所占的比例不小!以下是火的分类与辨识: 「实火」 就是真正的有余之火,一般可再分为阳盛、湿热与邪郁(痰阻、瘀阻、食积、气郁)化火等。 按中医「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这类火基本可以喝凉茶来清火,只是不同的细分类该喝不同的凉茶。 1.阳盛实热 平素体质表现: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或青壮年,形体多壮实,较常人怕热,耐寒(注意:如果又怕热,又怕冷的不算这一型),喜寒凉饮食,喜冷饮,且能耐受寒凉,易上火,易口干、口苦、口臭,面红,食量较大,大便易干燥,小便黄,声音宏亮,精力旺盛, *** 较强,唇红,易有烦热感,急躁易怒,好动好强,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在这个体质基础上出现上火表现,就是单纯实火。 还有一个辨识方法:这类人喝凉茶很舒服,没有任何不适感。 所以,他们上火时可以喝,也应该喝凉茶。 适宜凉茶:王老吉凉茶、沙溪凉茶、邓老凉茶、甘和茶等。 适宜食物:绿豆、荸荠、甜瓜、西瓜、罗汉果、豆腐、冬瓜、苦瓜、藕、白菜、马齿苋、枸杞叶、番茄、梨、柿子、枇杷、香蕉、甘蔗、无花果、橄榄等。 食忌:忌温热及煎炸饮食。 常用药物:金银花、菊花、竹叶、夏枯草、芦根、天花粉、生地黄、鱼腥草、侧柏叶、荷叶、桑叶、葛根、连翘。 常用中成药 :金银花露、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口炎清冲剂,板蓝根颗粒等。 2.湿 热 平素体质表现:较怕热,耐寒,面部有油腻感,口黏腻,口甜,口苦,多汗且粘,头、身困重,目眵多,常大便粘、有解不尽感觉,小便黄,舌偏红,苔黄腻,女子带下色黄,男子 *** 潮湿而臊味重。上火的诱因常是喝酒,或过吃肥甘厚味。 在这个体质基础上如果出现上火表现,就是湿热上火。 食忌:忌酒、忌油腻。 适宜凉茶:五花茶 适宜食物:薏苡仁、赤小豆、冬瓜、丝瓜、旱芹、水芹、苋、蕹菜、金针菜等。 常用中药:茵陈蒿、泽泻、白茅根、马齿苋、茯苓、土茯苓、荷叶、栀子、冬瓜、滑石。 常用中成药:六一散、鸡骨草胶囊、垂盆草冲剂、金钱草冲剂、二妙丸、四妙丸。 3.邪 郁 化 火 指的是痰阻、瘀阻、食滞等使气行郁滞,停留局部而化火;或情志不畅,精神紧张而致气郁化火。 至于辨识方法,由于牵涉几类问题,一言难尽,限于篇幅,不作展开。 对治方式:上火时,凉茶、中药、中成药等可参照素体阳盛体质内容,但不建议多用,因为它们虽可清热,但寒凉之品也易凝滞气血,使郁而化热。 所以,还是以解决痰阻、瘀阻、食滞、气郁等病之本为先。 中成药:痰阻化火可用蛇胆川贝液/散,瘀阻化火可用血府逐瘀丸,食积化火可用保和丸,气郁化火可用加味逍遥丸。 「虚火」 1.阴虚火旺 通常的虚火多指阴虚火旺,其内在逻辑是:阴阳是相互制约的,当人体的阴液(比如水分)少了,制约不住阳,阳就相对多了,阳的特征是热,所以就容易显出火热之象。 平素体质表现:易上火,较常人怕热,耐寒(如果同时也怕冷的不算此类),手足心热,易有烦热感,易口干、进食干燥或煎炸之品则感不适,体形多瘦,易盗汗,易颧红,或午后面红、面部易有热感,目干涩,唇红,皮肤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偏红,舌上少苔或水份少,脉细数。 特点:反复发作,以清热方式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差。 食忌:忌温热煎炸之品。这种火的根在阴液不足,按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治疗就该滋阴为主,而不是清热为主。 他们该不该喝凉茶?那要看是哪一种凉茶了。如果是苦味为主的,就不该喝,因为苦能燥湿,燥湿就易伤阴; 但如果凉茶是以甘味为主的,比如茅根竹蔗胡萝卜马蹄水,因甘寒能生津,所以偶而喝喝也无大碍。 但凉茶毕竟是清热为主,不是滋阴为主,所以也不主张多喝。 适宜食物:枸杞叶、番茄、银耳、木耳、无花果、橄榄、苹果、甜瓜、西瓜、罗汉果、桑椹、黑芝麻、桃、梨、猪肺、牛奶、燕窝、龟、蜂蜜等。 食忌:温热、煎炸饮食。 常用药物:百合、玉竹、枸杞子、北沙参、麦冬、天冬、女贞子、石斛、鳖甲、熟地黄、生地黄、白芍、柏子仁、阿胶、龟胶。 常用中成药:据阴虚的不同部位或方向,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麻仁润肠丸、麻仁丸、生脉饮、天王补心丸(丹)等。 2.阳虚阳浮(真寒假热) 虚火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阳虚阳浮,这也可以说是假火,我们前面提到的火需辨真假,辨的重心就是它。 假火的原理:阳虚,顾名思义,就是体内的阳气(初学者可以先粗糙地把它理解为热能)亏少了,阳虚最通常的表现该是寒。 但由于阳无形,具气的特质,气少了,从物理学角度看,就等于稀薄了,气一稀薄就容易上浮外散,这样就容易表现为上部与外部的热象。 但内部与下部是确确实实的寒,于是就形成了上热下寒,或外热里寒的格局。 由于它的本质是阳虚,阳虚的本质是寒,所以这种病症的本质就是真寒假热,也就是说,它的火是假火。 从现代人阳虚体质比例高的角度看,假火,可能在上火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我们先看看他们平素的阳虚表现。 平素体质表现:一向怕冷,或局部(如胃脘、大腹、腰、骶、小腹子宫位、四肢)易有冷感,喜温热饮食,精神不振,乏力,少气,面色无华,口淡,性功能偏弱,大便常稀,小便清长,喜静少动,舌淡白,苔白,脉无力或脉率偏慢。 真寒假热表现:上火表现 + 以上阳虚的部分症状。 还可能出现饮食上既不耐寒也不耐温。因为食寒则愈寒,所以症状加重;食温则易上火。进服中药又常说自己虚不受补的也多是这一型。 其上火特点是反复发作,以清热方式治疗的疗效越来越差,因为清热虽能短暂的清去浮阳,让症状临时性减轻;但清热也同时伤了阳气,使阳更虚,阳越虚就越容易上浮,所以上火症状的表现为越来越重、越来越密集。 这类患者用滋阴方式效果也不行,因为根本就货不对板。 如果上火+有阳虚表现+用过清热与滋阴方都越治越差,就可实锤敲定是真寒假热。 所以,这类人根本就不适合喝凉茶,如果喝,就等于以寒治真寒。 食忌:忌生冷寒凉食物或药物。 这么难搞的类型如何治? 本质上是阳虚,道理上就该补阳,但阳的本性是上升,所以如果纯粹补阳,就容易一补就上火,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自己虚不受补。 它的正确治法该是补阳+潜阳,即补阳对治不足,潜阳把上浮的阳气潜下,广东话叫:拉上补下。 因为食物中不容易找到潜阳之品,中成药也很少有功效是补阳+潜阳的,所以,这里就暂不介绍补阳的食物与药物。 但还是有非药物的方式可使这类假火的症状减轻。 艾灸:艾灸足底涌泉穴能引火归源。 或者有些人会觉得难以理解,艾灸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为何反能治疗上火? 我们不妨想一下为什么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反之? 这在物理学上属于质量大小导致的引力大小问题,即质量大者引力大,可吸引着质量小者。 人体的阳气也同理,哪里量多,就容易把它处的阳气吸引过来。 艾灸涌泉,就等于给它增加阳气量,它的阳气量一多,就可以把上部的阳气往下扯,这就是引火归源的原理。 推搓涌泉穴:「搓脚心」,由摩擦产生热感亦具此效应。 热水泡脚:也是这个原理,泡脚时放些肉桂粉下去效果会更好。 肉桂糊贴涌泉穴,将肉桂粉以醋或蜂蜜调成糊状,再以方型胶布贴在涌泉上也能引火归源。 走路:常走路也可引火下行,何解?人体是哪里活动阳气就聚在哪里,走路动的是腿,所以阳气自然就往下聚。 现代人容易上火的一个原因就是用脑过度,用脑多,阳气就聚于上,阳聚于上,量一多就易引它处的阳气向上而造成上火。 站桩:既然走路可以引火归源,站桩就更可以,站桩时如能意守涌泉效果就会更好,因为意到则气到。 但以上方法多半只能引火下行,对阳气的增量却不怎么直接。所以,以上操作如果加上神阙、太溪、肾俞等穴位的适量艾灸,就既能补阳,也能潜阳,做到标本并治了。 至于用方,多以交泰丸、潜阳封髓丹、乌梅丸等变为汤剂,但这些药方的运用牵涉到寒热药物搭配比例,补阳与潜阳比例问题,还有一个随症加减问题,都需要临床经验,不太适合在这里作普及性介绍。 哦,差点忘了,《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把真寒假热较单纯的写成了接近回光返照表现,却忽略了它常见又较轻的症状介绍,临床教材又几乎没提过这一型,以致相当比例的医生对它是没识见的,往往见上火就清热或滋阴,如果无效,就基本没辙了。 所以,欲求药治,还是去找有经验,有识见的中医吧!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公众号「答摩健康」,喜欢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xuzhujun728
回复可以一起吃的,在药性上不会相反也不会发生冲突,,不仅不会抵消相互的药性,而且会增强滋阴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不会上火的,可以放心使用 首乌丸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高脂血症。 一种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的中药左归丸功效 滋肾补阴 主治 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
就是那个人
回复您这是因服用左归丸而生内火所致。左归丸虽可滋肾阴,但性温热,阴虚内热之人若长期服用会导致内火旺盛的问题,便会容易出现上火的表现。您便是因服用左归丸导致虚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流鼻血。所以建议您不要服用左归丸。 可改服知柏地黄丸,即可滋肾阴,又能起到清虚火的作用,对您更适合。您若服用知柏地黄丸,牙龈肿痛流鼻血的问题即可逐渐消失。配合每日下午服用加热后的西瓜,可滋阴凉血,令您更快地解决虚火上炎的问题,您便不会牙龈肿痛流鼻血了。 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
西安-杜*
回复《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左归丸不阴,所以能吃。还有本人阴虚,吃了左归丸上火,估计阴虚太重,从而也可以看出左归丸并非完全养阴,有一定的温阳作用,如果不是痰湿体质,脾胃功能好的话,服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