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按压什么穴
风寒感冒按压什么穴
最佳回答
风寒感冒是因为受到风吹着凉以后而引起的感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患者会出现头后部的疼痛或者是比较怕风怕冷,流鼻涕等等。风寒感冒通常按摩的穴位有风池穴,列缺穴还有风门穴,以及印堂穴,还有营销学等等,能够帮助通气,缓解头痛,头昏,鼻塞等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1 风寒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
小儿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身冷无汗、小便清长等。
开天门100-150次。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只手的大拇指轻轻地自眉心交替直线推动至前发迹线。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推坎宫100-150次。位置: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从印堂穴沿着眉毛想眉梢分推。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揉太阳穴100-150次。位置: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操作方法:用中指指端轻轻按揉太阳穴。
功效: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揉耳后高骨100-150次。位置: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方法:用两个大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耳后高骨。
功效:。主治伤风感冒,头痛,头晕,惊风,烦躁不安,目赤痛,耳鸣,耳塞等。
2 风热感冒发烧搓哪个部位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子常常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音较重,或者有粘稠黄痰咳出。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痒或者疼痛。大便干燥、小便黄,检查时可发生扁桃体红肿,咽喉部充血,舌苔薄黄或者黄厚,舌质红。
清肺经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
手法:清肺经从无名指指根部沿着手指尺侧缘直推到指端。推揉约3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推天河水位置:掌面自腕横纹中点起,向肘部之肘横纹而止,为线型穴位。
手法:有腕横纹中点直推至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均匀,推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等热证。
按揉大椎穴位置: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哟中指指端按揉,或者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对称用力,捏挤大椎穴。按揉100-300次,捏挤10-15次。
主治:热病、感冒、脖子疼痛僵硬等症。
拿捏肩颈穴位置: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缝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膀上的大筋,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 穴位按摩快速退烧发烧按摩合谷穴退烧快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退烧快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退烧快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退烧快。
发烧按摩十宣穴退烧快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退烧快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退烧快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退烧快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小孩子身体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会生病。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好好照顾孩子。
小儿风寒咳嗽通常是由风寒感冒演变而来的,如果感受风寒之邪,孩子在早期的症状,一般会有发热,鼻塞,流清鼻涕,如果咳嗽症状不严重,那一般会诊断为风寒感冒。
但若是伴有频繁咳嗽,咳嗽加重,流清鼻涕,嗓子不红,也可能诊断为风寒咳嗽,按风寒咳嗽,以清温解表,止咳化痰来治疗,所以会要加一些止咳化痰的这些穴位的推拿按摩。
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 肝经位于食指螺纹面,肺经位于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时推食指和无名指指面,1到3分钟。
第二步,按摩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分别按揉、叩击、平推,3到5分钟。
第三步,肃肺法。 抱患儿侧坐于大腿,双掌一前一后夹持患儿前胸后背,从上至下,依次推摩、搓揉、拍振,以上为一遍,操作3~5遍。
第四步,揉外劳宫。 外劳宫穴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凹陷处,操作时用拇指或食指掐、揉外劳宫穴一分钟。
第五步,拿列缺。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操作时,一手握患儿手腕,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别卡于列缺穴和手腕尺侧,双手协调用力拿捏,30~40秒。
第六步,拿风池与颈夹脊。 风池穴在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一。颈夹脊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两侧,第一至第七脊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操作时,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拿风池与颈夹脊,依次从上至下拿捏至大椎平面,1~2分钟。
回顾: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第一步,清肺平肝;第二步,按摩肺腧穴;第三步,肃肺法;第四步,揉外劳宫;第五步,拿列缺;第六步,拿风池与颈夹脊。
专家提示: 风寒咳嗽注意的话,我们可以把一些穴位的重点选择,你比如像大椎穴除了,揉大椎以外,我们还可以横擦大椎,横擦的话,刺激的作用会强一些,对于风寒咳嗽效果比较好,还有肺腧穴,我们也可以擦肺腧,可以横擦,就是两个肺腧穴可以横擦,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宣肺的作用。
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主任医师讲述。
吴利群,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学学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促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
-
常州-薛**
回复气温下降了,寒冬季节,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大开而进入人体。“风为百病之长”,头部、上肢、背部等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特别容易受到风邪攻击,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防生病。
1.头部
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之义,而风就是风邪的意思。位于耳垂后方,凹陷处。如果没有戴围巾的习惯,寒风吹来时可以立起衣领,头稍微往下缩,能防御风邪侵袭此处。平时常按揉翳风穴,还能缓解因风邪引起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如脸肿、口眼歪斜、牙痛、耳鸣等。
风府穴
风府穴是保护大脑不受风邪袭击侵扰的关隘。平常多按摩风府穴,可以刺激体内的阳气。位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胆经上,此处也不可受风邪,否则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位置与风府穴相平,在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常按揉风池穴,有疏散风寒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还能缓解风邪引起的鼻炎、咽喉等不适。如果平时看书、看手机、看电脑感到头颈部不舒服了,按按此穴位可以快速消除疲劳。
2.耳朵
听宫穴
人的耳朵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到了冬天就格外怕冷。常按揉听宫穴,能提高耳内的血液循环,让耳朵温暖的同时还能有效缓解耳鸣,位于耳屏的前方,张开嘴此处呈凹陷。
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听宫穴,至耳部发热即可,力度要轻柔。如果觉得还不够的话,可以再揉耳根,食指在前、拇指在后,共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如果耳朵受伤或刚从户外进入到室内,不建议进行耳部按摩。
3.脖子
大椎穴
大椎穴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可以通络散寒,还能预防感冒。位于颈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处。
在洗澡时,先用40 左右的热水冲大椎穴,冲10分钟左右(有心血管疾病或体弱的人应适当缩短时间),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温热即可,沐浴后注意保暖。每日早、晚各用手掌搓大椎穴5分钟,以穴位处有酸胀、发热感为宜。
4.肩
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常捏揉肩井穴,不仅可以让你的肩颈部暖和起来,还可以缓解颈肩酸痛、头重脚轻、落枕等不适。捏揉力度不可过重,时间不宜过久。尤其是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过度。
5. 背部
风门穴
风门穴是风邪侵入人体的门户,还是寒邪、湿邪、热邪侵犯人体的入口。刺激风门穴不但能驱散风寒,还能使人体重新获得抵御风邪的能力,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天气好的时候,别忘了给后背晒个“日光浴”,热流会让全身舒服。常按揉风门穴能缓解因风邪引起的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痛等不适。
秉风穴
秉即秉受,风指风邪,此穴位在易受风邪之处,所以名为秉风。刺激此穴位,可以散风活络、振奋阳气。位置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平时多捶捶背,可以舒经活血、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常按揉秉风穴,可以缓解因风邪引起的肩臂疼痛、肩周炎、上肢酸麻等不适。
6.肚子
神阙穴
寒冷季节,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温暖神阙穴可以鼓舞脾胃阳气,位于肚脐中央。
每天睡觉前,将双手搓热后放于肚脐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可使腹部温暖,还能缓解腹痛肠鸣等不适。也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肚脐。
7.腿部
风市穴
这个穴位为风邪的集结之处,邪风正风都在这里聚集,就像一个杂货市场,因此取名为“风市”。刺激风市穴,可以使胆经的阳气充足,进而调动整个身体的阳气。位置在大腿上,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指之处就是风市穴。
当你感觉劳累或者身体不舒服时,敲打风市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和风邪作斗争的力量,自然就把对人体有害的邪气拒之体外。常按揉此穴位,能很好地缓解因风邪引起的伤风感冒、身体抽搐、皮肤痛痒等不适。
8.脚部
涌泉穴
涌泉穴被称为“接地气的枢纽”,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每天洗脚后,用手搓脚掌或者双脚掌互搓,可以改善手脚冰凉、下肢怕冷等问题,还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御寒能力。睡前用40 左右的热水泡脚,泡2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揉搓两脚脚心,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使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八风穴
八,指双脚脚背共有八个穴位点;风,当然指风邪。八风穴具有排除体内风邪的作用,位于足背侧,5个脚趾间的缝纹端,左右各4穴。泡脚时按按八风穴,可以祛风通络,还能缓解因风邪引起的头痛、牙痛等不适。
-
武汉-严**
回复1 儿童感冒按摩基本方法
治则:宣肺解表。
取穴:天门,坎宫,太阳,迎香,耳后高骨,风池。
推拿方法:
1.开天门:用双手拇指自患儿两眉中向上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用力宜柔和,推拿50-100次。
2.推坎宫:用两拇指自患儿眉心向眉梢作分推法50-100次。
3.揉太阳,迎香:用两手中指端揉双侧太阳穴1-2分钟,然后用食指和中指按揉双侧迎香穴1分钟。
4.揉耳后高骨: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处50次。
5.拿风池:右手拿患儿风池穴5-10次。
2 儿童风寒感冒推按摩部位证候: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喷嚏,咽痒不渴,肢体疼痛,头痛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疏风散寒。
操作:掐掐揉二扇门100次,推三关200次。
3 儿童风热感冒按摩部位证候:发热重,恶寒轻,汗少,鼻塞流浊涕,咳嗽,咳痰粘稠,头痛,咽部红肿疼痛,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治则:疏风清热。
操作: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推天柱骨100次。
4 儿童暑湿感冒按摩部位证候:高热无汗,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痛身重,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鼻塞流涕,咳嗽;舌质红苔腻,脉数。
治则:清暑化湿。
操作:清补脾经200次,揉膻中穴10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