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耳鸣按哪些穴位
针灸耳鸣按哪些穴位
最佳回答
出现耳鸣可以针灸太溪穴,听宫穴,耳门穴,听会穴和肾俞穴等,在针灸的同时一定要多注意耳朵的保护,避免去噪音特别大的环境,合理的休息放松可以避免耳鸣加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老之后,肾精亏损,都有可能耳聋耳鸣。
?2018天津医院招聘|医疗卫生考试公告及公示汇总
耳聋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若兼耳闷胀,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邪;兼头胀,面赤,咽干,脉弦者为肝胆火盛;兼耳内憋气感明显,胸闷痰多,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火郁结。虚证多见于久病耳聋,耳鸣如蝉,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若兼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脉虚细者为肾精亏损;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脉细弱者为脾胃虚弱。
治疗实证耳鸣耳聋要疏风泻火,通络开窍。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选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若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行间、丘墟;痰火郁结配丰隆、阴陵泉。
治疗虚证耳鸣耳聋要补肾养窍。取局部穴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选用听宫、翳风、太溪、肾俞;太溪、肾俞能补肾填精,上荣耳窍;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有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
?
-
xuzhujun728
回复神经性耳鸣属于主观性耳鸣,是指引起耳鸣的病变部位在听神经、耳蜗,或听觉中枢,亦称感音神经性耳鸣。那么,对于神经性耳鸣能否通过针灸治疗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神经性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神经性耳鸣的病因:
耳部的疾病、血管性疾病(25%):
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全身性疾病、药物(30%):
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其他(35%):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噪声:暴震声和长时间的噪声接触,均能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产生。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人要注意噪声防护,如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大音量在有噪声的环境中使用随身听耳机。不良习惯: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吸烟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其敏感的细胞,所以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注意改变不良习惯。
内耳是产生声音的?工厂?,这里的工作是将声波的机械性能量转化为电子能量,这样,声音才能随着听觉神经让脑部接受,当这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出问题,就会制造?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中并没有被接收,也就是听不到,不过,在寂静的地方,耳朵内就会听到音频很高的声音。
耳朵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因年龄而退化,或因噪音使耳朵受伤害而功能减退,?副产品?就会被吸纳得更多,变得更响亮,甚至在吵闹的街道上都能听到。造成耳鸣的原因,最常见的有3种:
(1)外耳或中耳的听觉失灵,不能吸收四周围的声音,内耳所产生的?副产品?就会变得清晰;
(2)内耳受伤,失去了转化声音能量的功能,?副产品?的声量就会变得较强,即使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能听到;
(3)来自中耳及内耳之外的鸣声:一些肾病患者,耳朵听觉器官附近头部或颈部的血管,血液的质量因肾病的影响而较差,使到血液供应和流通不太顺畅,就会产生一些声音,吸烟者血管变窄,使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年老者也会因身体衰竭血液质量较差而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靠近耳朵,这些因血液不通畅而产生的声音,对耳朵来说会被听得一清二楚,成了耳鸣。
神经性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体针
主穴: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配穴:外感风邪配风池、合谷;肝胆火盛配太冲、外关、中渚;痰火上壅配丰隆;脾胃虚弱配胃俞、足三里;肾虚配肾俞、太溪;肾阳亏虚配百会。
治法: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百会可用灸法。每日1次。
二、电针
取穴:同体针。
治法:针刺得气后,加用电针,实证一般用连续波,虚证可用疏密波。
三、水针
取穴:同体针。每次主、配穴各取1~2个。
治法:进针得气后,注入药物,每穴注入0.3~0.5mL。所用药物可选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弥可保注射液等,任选1种。亦可取主穴一个,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或加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穴0.5mL。每日1次.
四、耳针
主穴::耳、内耳、神门、内分泌、屏间。
配穴:根据证候所属脏腑病机,分别取肾、心、肝、胆、脾、三焦、交感等。
治法:针刺,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每天1次;或穴位贴压,或穴位埋线。
五、头皮针
取穴:晕听区。
治法:毫针刺,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六、灸法
1、直接灸:
取穴:听宫、听会、完骨、天柱。
治法:直接灸,每穴6壮。
2、隔苇管器灸
材料:苇管一段,长5cm,直径0.8cm左右。先用冷水浸泡透。
方法:将苇管一端插入外耳道口并固定,在苇管鸭嘴形外端上点燃艾炷,用嘴轻轻吹向外耳道方向(泻法),或让艾炷自然燃尽(补法),使外耳道内有温热感为宜。每次5~9壮(黄豆大小)。每日1次。
七、按摩导引法
1、鸣天鼓法:两掌搓热,用两掌心分别贴住左右两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重重地滑落,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共击108次。每日1次。
2、穴位按摩:①取耳门、翳风、医聋(翳风穴上0.5寸凹陷处)、听宫、听会;每穴点、按、揉、摩(泻法)交替使用3分钟。②取中诸、天容、上关;每穴交替点、按、揉摩(平补平泻)使用3分钟。③取肾俞、足三里、下关穴;每穴(补法)点、按、揉、摩交替使用4分钟。以上方法每日早、中、晚各1次,15天为1个疗程。
3、自行鼓膜按摩法:每日数次,每次1分钟以上。对各种耳鸣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4、自行咽鼓管吹张张法:每日数次。对各种耳鸣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八、引火归原法
1、以代温灸膏贴敷涌泉穴,每晚1次,次晨取去。可用于各证,虚证尤宜。
2、晚上睡前,以温水浸足15分钟。或再用代温灸贴涌泉穴。
九、微波治疗
用耳鼻喉微波综合治疗仪,将专用耳辐射器置入外耳道,固定,每次辐射时间20分钟,输出频率245MHz.输出功率5~20w,剂量参照患者的主观感觉,以耳温热感(有舒适的温度)为度,1次/日,10日为1疗程。
看了?神经性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神经性耳鸣如何治疗方法
2. 用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耳鸣
3. 神经性耳鸣怎样治疗
4. 耳鸣怎么办
-
平淡之
回复1 耳鸣病因病机
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皆通过经脉直接或间接的与耳部有关,所以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的疾病都可引起耳部听觉的异常。耳鸣内因多由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外因每为风邪侵袭,壅遏清窍,亦有因突然暴响震伤耳窍引起者。
2 耳鸣针灸常用穴位耳和髎定位:在头部,鬓发后缘,耳廓根的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针灸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平放于桌上,常规消毒,避开动脉,在耳门前上方鬓发边缘动脉处取穴,取0.30毫米×25毫米亳针斜刺进针8-12毫米,用捻转补泻手法(实证用捻转泻法,虚症用捻转补法),刺激稍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2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作用:耳部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所过,且耳和髎为三经之会穴,故针刺耳和髎可达到疏散风热,补肾填精,濡养耳窍,聪耳止鸣的作用,故取得较好疗效。
风市穴定位:在大腿外侧部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取穴,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针灸法:用75%的医用舅舅对医者和患者的相关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后,选取0.30毫米×75毫米的亳针,用夹持进针法缓慢直刺入2.0-2.5寸,进针后施行缓慢的提插捻转手法,待患者得气后,改用强刺激的子午捣臼法,以患者耐受为度,在得气感渐强的同时,施行迎随补泻手法(泻法),令针尖朝上,使得气感向患处传到,持续运针2-3分钟,然后停止运针,留针3分钟后再继续运针2-3分钟,如此操作3次,当患者自觉针感向上传到甚或隐约传入耳中时,则以导气法把亳针提至天部,摇大针迅速出针,在针刺过程中部加电,单纯以手法施术。
作用:风市为足少阳胆经的要穴,有疏风热,清胆火,通经络,理气血的作用,而耳鸣耳聋的主要病因在于胆火炽盛,脾肾亏虚或外感风热之邪,故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单选风市穴,配合适当的手法来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有明显的疗效。
3 耳鸣针灸辩证施治法根据发病久暂,兼证和脉象变化等,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
证候:发病急,耳鸣如蝉,甚或如雷鸣样,且耳中觉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渐至闻声不清,重者出现耳聋不闻人声;亦有暴病耳鸣者,若为肝胆风火上逆,多见面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脉弦;若为外感风邪,多兼有寒热头痛,脉浮数或浮弦。
治法:平肝泻火,熄风通窍。
针灸处方:百会八阵,风府八阵;河车路;风府至大椎段;翳风,听会,足临泣,侠溪,听宫,中渚。
手法:杵针用泻法。
方义:百会八阵,风府八阵,河车路有平肝熄风,清热泻火,通经活络,行气通窍的作用,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故取手少阳三焦经之中渚,翳风,足少阳胆经之听会,侠溪,远近相配,以疏导少阳经气,四穴合用为治疗本病之主方,足临泣为胆经之腧穴,用之可清泄少阳经热,通畅气机,为上病下取之意,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道。
加减:肝胆火盛者加太冲,丘墟以清泻肝胆实火,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列缺,合谷以疏散外邪。
虚证
证候:久病耳聋,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兼见头晕,腰酸膝软乏力,遗精阳痿,带下,脉虚细等症。
治法:补益精气,通窍复聪。
针灸处方:百会八阵,命门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翳风,听会,足临泣,侠溪。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肾开窍于耳,虚证其治在肾,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故取命门八阵,百会八阵,河车路补气益精,培肾固本,疏经活络,通窍复聪;翳风,足临泣为手少阳之穴,听会,侠溪为足少阳之穴,两经均行于耳部周围,有疏通少阳经气,通窍复聪的作用。
加减:肾虚严重者加关元八阵,太溪以补肾气;脾胃虚弱加至阳八阵,足三里。
4 小贴士治疗耳鸣耳聋还可以结合自我按摩疗法,患者以两手掌心紧按外耳道,同时以四指反复敲击枕部或乳突部,续而手掌起伏,使外耳道口有规律的开合,坚持每天早晚做数分钟;另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劳逸,喜怒,房劳的调节和摄生调养。
-
宁吉儿
回复耳鸣大多与身体内部的器官有很大的关联。而通常开药多是以肝胆和肾入手。而如果通过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的话,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同时也是需要患者对日常的饮食方面有严格的控制,同时也要注意对夜晚睡眠的治疗的保证。针灸治疗耳鸣,首先识别虚实、寒热、兼业,明确病因、病性、病势,对不同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经证实的耳聋主要是以下火、通络为主;为耳聋补养肾脏为主。针灸治疗多选用肝胆经、肾经穴位,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局部穴位多针刺耳门、听宫、听会、上关等;肝肾阴虚者可针刺肾俞、太溪等;肝火旺可针刺太冲、行间穴等;脾虚痰湿者可针刺脾俞、足三里、阴陵泉等。每次留针二十分钟,每天一次,十天一疗程,根据具体病情变化灵活运用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