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多梦出汗是怎么回事
晚上睡觉多梦出汗是怎么回事
最佳回答
晚上睡觉多梦出汗有可能与室内温度较高,天气炎热,穿着过于紧或者是处于噪音的环境,睡眠质量不佳有关系。另外长期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心阴亏虚、肾阴虚,建议及早去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
-
北京-梁**
回复睡觉出汗多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阴虚体质
盗汗一般是阴虚的表现。《医略六书·内因门》有记述,“盗汗属阴虚火旺,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体液越出,而为盗汗也。”除此之外,阴虚体质者还会继续主要表现为腰膝酸疼、头昏、睡觉多梦、五心烦热、喉干颧红、舌红少苔、口干口渴、出虚汗等。
2.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就是指女士绝经前后这段时间,因雌激素起伏或是降低,而致的一系列身体及精神健康病症,在其中就包含骨蒸潮热和盗汗,出虚汗致汗出。通常觉得,更年期潮热盗汗关键和雌性激素代谢降低、绿色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毛细血管左室收拢知觉障碍相关。
3.结核感染盗汗是肺结核普遍的病症之一,是因为结核病支系链球菌的内毒素以及新陈代谢物质刺激性中枢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功能紊乱,使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汗水代谢提升。除结核菌外,内膜炎、骨髓炎、HIV等感柒也会导致盗汗。
4.糖尿病患者出现异常出汗,如晚上睡觉排汗量提升,是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变病一个主要的数据信号,统计显示,6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排汗阻碍。此外,糖尿病患者在临睡前应用甘精胰岛素或是口服降糖药以后,很有可能会在睡觉中发生血糖低,也会导致大量出汗。
5.甲状腺素较为亢奋甲状腺素亢进症通称甲亢病,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分泌量太多,促使人体处在高新陈代谢情况,神经系统体液调节提高,非常容易兴奋、心烦,常伴随失眠症、出汗、削瘦等病症,也可导致晚间出汗。
6.缺少钙缺少钙也会导致晚上睡觉出汗。当人体血钾稍低时,中枢神经的体液调节会明显提高,从而提高汗腺免疫分子的抗压强度,提升汗水分泌,最后发生了入睡后很多出汗的状况。
怎样可以避免呢?饮食搭配上:多吃些补阴生津的食物,如萝卜、西红柿、奇异果、香蕉苹果等,少吃辛辣食物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多饮水,留意水分的填补。糖尿病患者,应当降糖,少吃不断上涨糖食材。
健身运动上:适当的提高健身运动,以有氧运动减肥为主导,留意运动量,防止高韧性健身运动,运动量应由浅入深。健身运动必须坚持不懈,长期性坚持到底。
生活上:比较严重盗汗乃至淋湿被子的情形下,要时常拆换床品套件,可以挑选吸汗性强的床单被套材料,选择适宜的、吸汗性强的枕芯。
-
就是那个人
回复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5、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6、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