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药材
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葡萄根拼音注音 : Pú Tɑo Gēn出处 : 《食疗本草》来源 :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11月间挖,晒干,或鲜用。化学成分 : 见"葡萄藤叶"条。性味 : ①《纲目》:"甘涩,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寒
①《纲目》:"甘涩
平
2023-05-03
普洱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普洱茶拼音注音 : Pǔ ěr Chá来源 : 山茶科普洱茶1.Camellia cochinchinensis Lour.;2.C. sinensis var. assamica,以嫩叶加工品入药。生境分布 : 云南。
苦涩
寒①《纲目拾遗》:"苦涩"②《本草再新》:"味甘苦
2023-05-03
南瓜藤
《中药大辞典》:南瓜藤拼音注音 : Nán Guā Ténɡ别名 : 番瓜藤(《本草再新》),盘肠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 : 《本草再新》来源 :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茎。夏、秋季采收。归经 : 《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性味
《本草再新》:"味甘苦
性微寒
2023-05-03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拼音注音 : Huánɡ Guā Gēn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 :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功能主治 : 治腹泻,痢疾。①《日华子本草》:"
《四川中药志》:"性凉
味甘苦
2023-05-03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拼音注音 : Hú Yè别名 : 槲若(《唐本草》)。出处 : 《本草图经》来源 : 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 : 《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 : 《唐本草》:"味甘苦,平,无毒。"功能主治 : 治吐血,衄血,血
《唐本草》:"味甘苦
平
2023-05-03
点头菊
拼音注音 : Diǎn Tóu Jú出处 : 《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 : 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潮湿处。分布西藏等地。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叶根出,具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
性温
味甘苦
2023-05-01
大麦秸
《中药大辞典》:大麦秸拼音注音 : Dà Mài Jiē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成熟后枯黄的茎秆。药理作用 : 大麦秸中,含有多糖成分,初步动物试验,具有抗癌作用。归经 : 入脾、肺二经。性味 : 味甘苦,性温,无毒。功
味甘苦
性温
2023-05-01
大叶狼豆柴叶
拼音注音 : 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 Yè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叶。性味 : 性凉,味甘苦。功能主治 : 解毒,治乳腺炎。用法用量 : 外用:捣敷。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性凉
味甘苦
2023-05-01
大叶狼豆柴
拼音注音 : 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 : 《贵州草药》来源 : 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 : 生于山地路旁。分布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 : 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
性凉
味甘苦
2023-05-01
地涩涩
《中药大辞典》:地涩涩拼音注音 : Dì Sè Sè别名 : 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出处 : 《陕西草药》来源 : 为玄参种植物小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6~7月采收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蒸后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 : 生于高山林
①《陕西中草药》:"味甘苦涩
性平"②《陕西草药》:"味酸涩
2023-05-01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拼音注音 : Dōnɡ Kuí Zǐ别名 : 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 : 《本经》来源 : 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生境分布 : 分布全国各地。原形态 : 冬葵(《本经》),又名:葵(《诗经
甘
寒①《本经》:"味甘
2023-05-01
茶叶
《中药大辞典》:茶叶拼音注音 : Chá Yè别名 : 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芽茶(《简便单方》),细茶(《万氏家抄方》),酪奴
苦甘
凉①《千金·食治》:"味苦咸酸
2023-04-30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拼音注音 : Chénɡ Pí别名 : 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 : 《岭南采药录》来源 : 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 : 完整果皮呈瓣状,略似陈皮,但较厚实,厚者
①《滇南本草》:"性温
味辛微苦"②《四川中药志》:"性温
2023-04-30
慈竹叶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拼音注音 : Cí Zhú Yè出处 : 《草木便方》来源 : 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 : 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
《四川中药志》:"味甘苦
性凉
2023-04-30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拼音注音 : Cì Qiū Shù Pí别名 : 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生境分布 : 生长
苦辛
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2023-04-30
芭蕉叶
《中药大辞典》:芭蕉叶拼音注音 : Bā Jiāo Yè出处 : 《纲目》来源 :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全年可采。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归经 : 《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性味 : 甘淡,寒。①《本草再新》:"味甘苦
甘淡
寒①《本草再新》:"味甘苦
2023-04-30
白草莓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拼音注音 : Bái Cǎo Méi别名 : 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 : 《云南中草药选》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寒
味甘苦"②《云南中草药选》:"苦
2023-04-3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药材热门文章
1
民间大医董草原揭露治癌思路和方法
2
常吃芡实无湿气脾胃强健肾气足
3
蛇疙瘩
4
蒌叶
5
鸟不企
6
轮叶棘豆
7
刺蒺藜
8
刺竹笋
9
竹叶心
10
大青木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