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 Pú Tɑo Gēn
出处 : 《食疗本草》
来源 : 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11月间挖,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 见"葡萄藤叶"条。
性味 : ①《纲目》:"甘涩,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甘苦,无毒。"
功能主治 : 除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肿胀,小便不利。①孟诜:"浓煮汁,细细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妊孕人子上冲心,饮之即下,其眙安。"②《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③《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消胀,利水。治瘫痪麻木,吐血,口渴。"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煎水淋洗。
复方 : ①治关节痛:白葡萄根二至三两,猪蹄一个或鲡鱼一、两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炖肉服。(《四川中药志》)③治筋伤骨折: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拼音注音 : Pú Tɑo Gēn
英文名 : Root of European Grape
出处 :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vinifera L.采收和储藏:秋、秋季采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 原产亚洲西部。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原形态 : 葡萄 高大缠绕藤本。幼茎秃净或略被绵毛;卷须二叉状分枝,与叶对生。叶互生;叶柄长4-8cm;叶片纸质,圆卵形或圆形,宽10-20cm,常3-5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而稍尖锐的齿缺,下面常密被蛛丝状绵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大而长,与叶对生,被疏蛛丝状柔毛;花序柄无卷须;萼极小,杯状,全缘或不明显的5齿裂;花瓣5,黄绿色,先端粘合不展开,基部分离,开花时呈帽状整块脱落;雄蕊5;花盘隆起,由5个腺体组成,基部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圆锥形。浆果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富汁液,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外被蜡粉。花期6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 : 根含γ-2-葡萄素(γ-2-viniferin)。
归经 : 肺;肾;膀胱经
性味 : 甘;平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利湿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汤洗。
复方 : ①治关节痛: 白葡萄根二至三两,猪蹄一个或鲡鱼一、两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吐血: 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炖肉服。 (《四川中药志》)③治筋伤骨折: 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 1. 孟诜:浓煮汁,细细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妊孕人子上冲心,饮之即下,其胎安。2.《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3.《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消胀,利水。治瘫痪麻木,吐血,口渴。
摘录 : 《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ai/19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葡萄叶秋海棠
下一篇: 葡萄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