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 野史

朱元璋的功过剖析如何评价朱元璋?

人生百味 2023-12-29 07:44:38

朱元璋的功过剖析,如何评价朱元璋?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是如何评价朱元璋的

吴晗在《朱元璋传》中较真实地描写了朱元璋年轻时候的苦难生活,分析了他走上了农民革命战争道路的历程,并对他成了明皇朝的开国皇帝之后的种种表现作了实事求是而又比较辩证的分析。

其一,关于防止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朱元璋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急速医治历经劫难的社会创伤。朱元璋采取减免赋税,清丈田亩,与民屯田,开垦荒地,以及兴修水利等措施,促使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他下令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凡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免征三年。

朱元璋防止群众造反的另一措施,就是下令取缔一切邪教,特别是白莲社、大明教和弥勒教。认为这些都是左道惑众,为首者斩。吴晗指出:朱元璋这样做,是因为元末农民起义所标榜的就是明王出世、弥勒降生,朱元璋深知这类预言富有鼓动性。他本人就是尊奉明教和弥勒教获得成功的,因而也决不允许别人利用这种形式来影响他的统治。有人指责朱元璋背叛白莲教,吴晗却认为,明封建王朝用严刑取缔,压制秘密宗教,目的是维护、巩固明封建王朝的统治。也就是说,朱元璋取缔邪教是无可非议的,是巩固政权的需要。

其二,关于朱元璋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的措施。吴晗认为,地主对封建统治集团和农民来说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他们拥护当前的统治,倚靠皇朝的威力,保身立业。朱元璋让户部保荐交租多的地主,任命为官员,粮长。一面又指责富民多豪强,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人受其害。他把一部分地主迁到京都,削弱地主在各地方的势力。同时,通过田地和户口的普查,制定了鱼鳞图册和黄册,颁布了租税和徭役制度。大量漏落的田地户口通过登记固定下来,皇朝从而增加了人力物力,稳定和巩固了统治的经济基础。

其三,关于朱元璋采取的以猛治国的方针。为了巩固政权、循正吏治,朱元璋采取以猛治国的方针,来加强中央集权。他对贪官污吏采取严刑惩治的办法。他说,过去在民间,见官不恤民,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对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决不宽恕。他认为,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为此,制定了很严厉的法律。朱元璋痛斥这些贪官是害民之奸,甚如虎狼。

吴晗指出,应该承认,在朱元璋执政一朝,是历史上封建政权对贪污进行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因而,吏治也是比较清正的。

其四,关于朱元璋大搞封建集权的作法。除了建立一支庞大的常备军外,朱元璋采取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废除丞相制度。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权倾一时的宰相胡惟庸,并借此下令取消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吴晗指出,一切大权都由皇帝一个人掌握。从中书省综掌政权一变而为由皇帝亲自管理庶政,封建专制政权从此更加集中,集中于一人之手,皇帝便成为综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了。

人们对秦始皇、刘邦、李世民称千古帝王都认可,但是说朱元璋是千古帝王,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其实,所谓千古帝王的标准,是看历史贡献,而不是喜不喜欢。

不管用什么标准看,朱元璋也算得上千古帝王。

是不是千古帝王主要看历史贡献和历史作用,简单说是就是看对历史的影响是不是足够大。

朱元璋一生两大功绩:一是推翻元朝,复兴中国。朱元璋以赤贫出身,参加义军本来也就是为了吃口饱饭,刚开始绝对没有称王道孤的政治野心,所以钱穆先生说自古得国最正者,刘邦、朱元璋二人而已。在蒙古人征服中国的九十九年里,汉人始终是二等公民,受尽歧视,朱元璋重立汉人江山,复兴中华,功莫大于此。二是创设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基础,而且清承明制,等于朱元璋一人奠定了明清五百多年的政治制度和权力运作体制。

能与这两个功绩比肩的,抛开上古帝王,事迹真正可考的,只有秦始皇、刘邦、李世民、赵匡胤四人而已。秦始皇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总奠基人,和大一统的总奠基人,地位无人可及;刘邦结束群雄战乱,开疆拓土,至今称汉人、汉族;李世民文治武功,扬威异域,四夷宾服,至今海外尚称唐人;赵匡胤结束唐末五代乱局,与士大夫共开下,中国文治、商业遂为世界第一。

以至目无余子的毛润之都说: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有的人可爱,有的人可亲,有的人可敬,也有的人可怕。

朱元璋当然属于可怕的一类。比起刘邦、李世民和赵匡胤,朱元璋和秦始皇的性格有点儿接近。雄才大略,精力超人,但是果于杀戮,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喜欢专权独断。但是,可以不喜欢,却不得佩服:

刘邦虽然号称平民,还曾身为亭长,相当于乡镇派出所所长,而朱元璋可是真正要过饭的。十五年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大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旧国衣冠,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朱元璋始终不忘本,以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朱元璋为后人诟病之处有三:

一是朱元璋诛杀功臣,冷血无情;

二是废除宰相,致使以后中国有皇帝,无政府,渐至大权帝落,太监当国;

三是一味迷信杀戮,人人自危,士大夫可以当众打屁股,士气丧尽。后来,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这三条。

至于几分功过,则是见人见智,个人自有见解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eshi/144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