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前,当兵打仗是百姓的义务,封建王朝寓兵于农,平时是农民,锄田种地,到了农闲季节,便由当地组织统一训练,遇上战争,立刻就能上马打仗。这个时候,上战场甚至需要自备马匹铠甲,朝廷一般只需要提供粮草,并给有功的将士赏赐就行。
而时间来到唐朝,安史之乱后,这种府兵制形式逐渐瓦解,募兵制成为主流。士兵成为了一种专门职业,他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训练,然后四处征战、保家卫国。在募兵制下,士兵都是各地招募而来,朝廷不仅管吃管住,还会按时发放俸禄,即军饷。那么,在战争时期,士兵发饷后把钱放在哪里呢?
这是每个士兵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放在身上吧,古代的军饷基本都是铜钱,一堆铜钱挂身上,严重影响战斗力不说,一旦在战斗中死去,就便宜别人了。那要不放军营里吧?也不行,士兵不是将军,可没有单独的营帐,放军营里出去值个班说不定就找不到了。那古人怎么做呢?当然有办法了。
第一:朝廷直接发给家属
士兵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生活费。朝廷考虑到这种情况,有时候会直接将军饷发给士兵家属,毕竟当兵打仗管吃管住,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当然这种事情也是自愿的,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收着,但为了防止有些士兵只顾自己潇洒,宋真宗时期就统一规定,军饷发给家属一半,士兵自己手里一半。
第二:自己带回家或托人寄回家去
古代军队也是有探亲假的,士兵手里的军饷积攒到一定程度,可以趁探亲的时候带回家去,或者托信得过的同乡帮忙带回去,帮助家中缓解经济压力。
第三:存入钱庄
古代虽然没有银行卡,但是有“银行”啊,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宋朝,全国各地都有钱庄,只要将钱存入钱庄,换成银票或者存款凭证,就能轻松携带,也能在其他地方取用,方便快捷。各位看官,你觉得哪种方式最方便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eshi/144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