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形容词

斑驳

佚名 2023-06-05 21:08:04

拼音 bān bó 

注音 ㄅㄢ ㄅㄛˊ

词性 形容词

基本解释

◎ 斑驳 bānbó

(1) [motley]∶色彩相杂桂影斑驳。——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fault]∶破绽;毛病;漏洞犯斑驳

引证解释

亦作“ 斑駮 ”。 1.色彩错杂貌。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遂能崎屈上生,斑驳下布。”一本作“ 班駮 ”。 胡之骥 注:“《初学记》曰:苔名圆蘚,一名緑钱。或青或紫,故曰斑驳。”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婆娑緑阴树,斑駮青苔地。” 前蜀 贯休 《桐江闲居作》诗之九:“萧条秋病后,斑驳緑苔深。”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草树红碧,点缀斑駮。” 明 归有光 《项脊轩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

2. 引申为不纯,瑕疵。《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亮(诸葛亮 )大纲却好,只为如此,便有斑驳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ngrongci/1154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形容词

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或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