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方言中歇后语使用的频率很高。据笔者观察,以谐音字转义的歇后语相对不多,比如“粮店里的烂红薯——够削(学)”之类。更多的是通过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描述一个场景阐明一个道理,带有明显的打比方的味道。试举几例于后。
● 六月伏天给猪打扇——朝钱看
长沙天气最闷热的时候连猪也受不了。只好“人工降温”。这并非是长沙人对畜生额外体恤,不过是怕猪热死,看在孔方兄份上而已。推而广之,其义自明。
● 灶脚头煨黄鳝——煨(熟)一筒算一筒
过去农村都用柴火灶煮饭,捉到黄鳝可以置于火灰中去煨。若黄鳝较长就只好分段煨熟了。此歇后语喻走一步看一步,此权宜之计是也。
● 黄瓜打锣——一截不对数
倘若以黄瓜做锣槌,那必定是一敲就断,断掉的那截也不知所终,故有“不对数”一说。此歇后语常用来强调现实情况与理论值或预期值差距蛮大。“咯个月的生意比起上个月来那硬是黄瓜打锣——一截不对数啊!”
● 谢八爹解手——一溜烟
谢八爹何许人也无从考证,但是长沙人只要听到上半句是一定知道下文的含义的。应该说一定是曾经有个叫谢八爹的长沙人碰到棘手之事或者尴尬局面谎称内急,一走了之。此歇后语比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更能够凸显长沙人的狡黠,同时又把长沙人爱面子、善权变的特点刻画得活灵活现。
● 瘸子(长沙方言叫bai子,汉语拼音第一声)追野老公——越追越远
堂客偷人养汉,瘸子丈夫去追赶,无奈腿脚不利索,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这句歇后语常常被长沙里手用来给竞争中自不量力的弱势方泼冷水。“想超过他,哼,怕是瘸子追野老公——越追越远啰”,虽俗气十足,可也形象到了家。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长沙里手”爱用的这些歇后语往往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场景甚至于接近一个故事,其阐明的道理不容你不接受。于是“长沙里手”说话时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那种好为人师的德性便鲜活地呈现在你面前。听“长沙里手”用歇后语讲话令人难忘又颇有回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417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于豆芽、绿豆、红豆的歇后语
下一篇: 流行于博山民间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