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闽南语称为“孽切仔俗语”、“刻滑话”、“孽诮话”或“剥揭话”。所谓“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及谜底两部分组成,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且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除此之外,歇后语经常使用谐音双关,且具有多种意义。由于歇后语是产生于民间,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内容也就以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为主。
闽南语歇后语:
1、[十一哥]——土人
2、[便所弹吉他]——臭弹
3、[十二月屎筒]——尽拼
4、[阎罗王探病]——问你死未
5、[半夜食刺瓜]——唔知头或尾
6、[捉蛇入屎垕]——自找麻烦
7、[日本铜鼎仔]——无才(脐)
8、[户蝇落鼎]——吵死
9、[五百钱猪仔]——绾一支喙
10、[讔痀泅水]——弯泅(冤仇)
11、[鼎盖的狗蚁]——走投无路
12、[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
13、[卖咸菜]——歹面
14、[屎桶开花]——屎大
15、[线穿针]——嘟好
16、[囝仔穿大衫]——大输
17、[老鼠仔入牛角]——稳笃笃
18、[胭脂马]——难骑。
19、[七月半鸭仔]——不知死活
20、[贴错门神]——面糟糟
21、[尻川钳火金姑]——蹬青
22、[乌矸仔贮豆油]——无底看
23、[海口查某]——厚沙屑(虱)
24、[死鸭子]——嘴硬巴
25、[隐痀爬山,隐痀骑马]——看昧出
26、[灶孔炰鳝鱼]——相瞒(烧鳗)
27、[初十廿五]——无你法(无理发)
28、[烟筒管破孔,铁管生铣]——歹讲(坏管)
29、[猪八戒照镜]——好丑自己知
30、[喙齿咬沙]——足碍若
31、[瞎子看戏]——跟人笑
32、[老人食蟳]——管 (讲)无效
33、[阎罗王倒吊]——你唔死我死
34、[水浸眼眉]——唔知死
35、[狗咬尾巴]——憨憨转(团团乱转)
36、[火烧猪头]——面熟面熟
37、[新屎垕]——三日香
38、[阿婆仔炊粿]——倒贴
39、[六月天]——说变就变
40、[剥皮田鸡]——死目唔愿合
41、[棺材扛上山]——不烧也得埋
42、[披蓑衣救火]——自身难保
43、[木虱钻入花生壳]——假作好仁(人)
44、[台南迎妈祖]——什么旗(奇)都有
45、[揭刀探病牛]——无好意
46、[眠床脚放风吹]——昧冲
47、[火烧鸡寮]——芳贡贡
48、[隐痀落崎]——栽栽(知知)
49、[四十钱欠二厘]——三八
50、[眠梦当皇帝]——诮想
51、[草地亲家坐大位]——人傻礼不傻
52、[滚水渌猪肠仔]——双头缩
53、[澎湖菜瓜]——杂念
54、[哑口压死子]——装无声
55、[尼姑斋菜]——冇厘油水
56、[火烧菇寮]——全无望
57、[瞎子带眼镜]——多一层
58、[寡母婆死仔]——冇得望
59、[三房二厅]——好厅(听)
60、[阿婆仔生子]——很拼
61、[火车坐到基隆底]——尽碰
62、[六月芥菜]——假有心
63、[龙船装屎桶]——又臭又长
闽南语简介:
闽南语拥有古老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歌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而在如今的闽南地区,闽南语明显有了很大的流失,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某些年轻人似乎更乐衷于说普通话,尤其是一些学龄儿童,基本上不懂得说闽南语。闽南语的现状,引起了多数的人担忧,于是出现了幼儿园教闽南语,学唱闽南语儿歌等措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和发展我们的闽南语,即使讲普通话在外来人眼中显得有素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两个闽南人用闽南语对话时那种亲切之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367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于/有关胡子、胡须的歇后语
下一篇: 关于电话、打电话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