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方言和相邻各县皆不搭界,形成了一座奇特的“语言孤岛”。更让人惊奇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堡人去江苏镇江一带考察却发现,原想着自己的“老土方言”无人能懂,谁知当地方言与吴堡话十分相似,根本用不着翻译。赫连勃勃当年安置俘虏在吴堡修的“吴儿堡”是不是就在今天吴堡石城原址上,史界还没有定论。
吴堡方言歇后语:
1、[蚂蚁尿在书上]——湿(识)不多
2、[按住葫芦挖籽]——死抠抠
3、[戴上草帽亲嘴]——远着哩
4、[盘子生豆芽]——扎不下根
5、[蠓子腿上害疮]——浓水不多
6、[一把麸子]——不见面
7、[豁牙啃西瓜皮]——道道多
8、[马尾提豆腐]——提不得
9、[恘嘴和尚念经]——念歪了
10、[狗斗羊肠肠]——越斗越长
11、[一根头发破八瓣]——细得厉害
12、[西瓜跌在油瓮]——滑头滑脑
13、[鞭稍上绾蛤蟆]——吃不住个刷打
14、[大肚婆姨赶会]——人里头有人
15、[尿脬打人]——臊气难闻
16、[鸡窝撩石头]——捣蛋
17、[荞面打浆糊]——不粘糊(和)
18、[板担上睡觉]——想得宽
19、[墙头上耩地]——回不转牛
20、[卖豆芽的不荷秤]——冒抓
吴堡次方言的亲属不仅仅是江淮方言、吴方言。吴堡人把明代前定居在此的人称为“老户”,以后的称为“新户”。老户祖先来自何处,十有八九是江苏;新户祖先来自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政府实行移民和屯兵实边政策,到明代中叶人口已经是生齿浩繁,增长率较高。此时吴堡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多户,因此吴堡次方言和洪洞方言也有些许相似之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359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于出路、门道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