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关灯笼的歇后语:
●【灯笼赶集】——白瞪眼
●【打灯笼做事】——照办
●【玻璃灯笼】——里外明
●【白天打灯笼】——白搭
●【提着灯笼打柴】——明砍
●【红纸裱灯笼】——装面子
●【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灯笼照火把】——亮对亮
●【满街挂灯笼】——光明大道
●【黑纸糊灯笼】——不明不白
●【强盗打灯笼】——明火执仗
●【衙门的灯笼】——正大光明
●【心口挂灯笼】——心照不宣
●【头上顶灯笼】——自作高明
●【地窖里打灯笼】——来明的
●【鼻子上挂灯笼】——明眼人
●【半天云里打灯笼】——高明
●【大门口挂灯笼】——一对儿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瞎子打灯笼】——看不到前程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解释:外甥和舅舅是亲属关系,这里用了谐音的方法,表示一切如常。
照旧:zhào jiù
意思:跟原来一样;跟过去一样。
引证: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你要是因为考不上高中,骑马找马,先找点事混混再说,可别怪我照旧不搭理你!”
近义词 依旧
读音:yī jiù?
意思:照旧。
引证:茅盾《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举例:十年过去了,他依旧是原来的他。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
第二种: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歇后语简介: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285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含“铜”的歇后语
下一篇: 形容送死、找死、自寻死路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