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关于泉水、山泉的歇后语

民俗 2023-07-12 00:23:20

关于泉水、山泉的歇后语:

★【玻璃镜照着清泉水】——嘴里不说他心里都明白

★【峨眉山上的泉水】——细水长流

★【喝了泉水就摔瓢】——忘本

★【口渴碰到清泉水】——正合适

★【口渴遇甘泉】——正合心意

★【泉水坑里扔石头】——一眼看到底

★【泉水里看石头】——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山泉出洞】——细水长流

★【挖井碰见喷泉】——好极了;好得很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温泉里洗澡】——冷暖自己知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有哪些

1.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 1.关于水的名言和诗句
小桥流水人家/滚滚长江东逝水/。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汉·刘邦《鸿鹄歌》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晋·陶渊明《杂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心随郎月高,志与秋霜洁。

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唐·李。
2.关于水的名言、谚语、成语每个要十个以上
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来伸手,饭来张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跋 白山黑水 杯水车薪 背水一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服水土 不通水火 残山剩水 车水马龙 臣心如水 出水芙蓉 啜菽饮水 吹皱一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反水不收 覆水难收 高山流水 海水群飞 河水不洗船 洪水猛兽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积水成渊 交淡若水 蛟龙得水 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井水不犯河水 镜花水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落花 落花流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木本水源 逆水行舟 牛不喝水强按头 萍水相逢 泼冷水 千山万水 清尘浊水 清汤寡水 蜻蜓点水 穷山恶水 秋水伊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水赴壑 如鱼得水 弱水之隔 撒水拿鱼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水相连 剩山残水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菽水承欢 双瞳剪水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过鸭背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情 水尽鹅飞 水晶灯笼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陆杂陈 水落归槽 水落石出 水米无交 水磨工夫 水清无鱼 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 水深火热 水土不服 水泄不通 水性杨花 水涨船高 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捞月 顺水人情 顺水推舟 汤里来,水里去 拖泥带水 拖人下水 万水千山 望穿秋水 污泥浊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悬河泻水 一败如水 一尺水十丈波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清如水 一潭死水 一碗水端平 一衣带水 以石投水 以水济水 以水投水 饮水思源 盈盈一水 游山玩水 盂方水方 远水不解近渴 远水不救近火 走花溜水 水涨船高 一潭死水 心如止水 水清木华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3.与水有关的古诗或名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求关于水的诗句和名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5.关于水的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死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谚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源节流。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水火不相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歇后语:水上浮萍 - 没有根的 水上葫芦 - 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水上打一棒 - 没有痕迹 水底捞月 - 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水中投石 - 试深浅 水萝卜敲铜锣 - 节节短(比喻越来越少) 水湿麻绳 - 一步紧一步(比喻情况越来越紧张) 水晶瓶里装清水 - 里外全看透(比喻家里外头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水沟里放木排 - 难回头 水竹凉席 - 名扬四海 水缸里捉乌龟 - 手到擒来 水泥地上穿冰鞋 - 能溜就瘤 水滴石穿 - 贵在持久 水牛打架 - 勾心斗角 水往低处流 - 顺其自然 水中捞月 - 一场空 水牛身上拔根毛 - 毫不在乎 水面上看人 - 看倒了 水里加油 - 漂在上边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 - 想得到,做不到 水缸里的鱼 - 乱碰 水萝卜敲金锣 - 节节短 水壶里煮饺子 - 肚里有货倒不出 水牛吃了萤火虫 - 肚里明白 水坑里的癫蛤蟆 - 叫个不停 水泥柱里的钢筋 - 出劲不露面 水中捞月 - 看得见,摸不着 水淹龙王庙 - 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水进葫芦 - 吞吞吐吐 水面上浮秤砣 - 不可能 水豆腐进灰堆 - 无法收拾 水上的葫芦 - 没不下去 水上的油花 - 轻浮 水田里插身 - 直往后退 水里的葫芦 - 两边摆 水煮石头 - 难熬 水獭守渔场 - 越守越光 水牛背树时 - 轻而易举 水牛过小巷 - 转不过弯来 久旱无雨 -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旱天的井 - 水平低 电线杆子挂暖壶 - 水平(瓶)高 铁锅里的螺狮 - 水深火热 洗脸盆里游泳 - 水平太低(比喻学习、工作或能力太差) 俗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水能载舟,变能覆舟 魏征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希腊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源节流。

水到渠成。水滴石穿。

水火不相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6.关于水的名言和诗句有哪些
1.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 平达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3.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唐·杜甫

4. 在平静的水里,上帝会保佑我:在惊涛骇浪里,我只能保护自己。——乔·赫伯特

5.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6. 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7.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

8.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9.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0.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11.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12.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3. 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欧洲

14.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唐·李商隐

15. 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16.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宋·王杲
7.关于“水”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不避水火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悲歌易水 冰寒于水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冰清水冷 杯水车薪 白山黑水 白水鉴心 杯水粒粟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杯水舆薪 背水一战 杯水之敬 杯水之谢 不通水火 不习水土 不习水土 抽刀断水 餐风宿水 春风沂水 乘高决水 盛水不漏 尺山寸水 出水芙蓉 重山复水 趁水和泥 车水马龙 出山泉水 乘顺水船 残山剩水 楚水吴山 啜菽饮水 尺水丈波 臣心如水 裁云剪水 撮盐入水 吹皱一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点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成河 大水冲了龙王庙 滴水穿石 斗水活鳞 淡水交情 登山临水 滴水难消 登山涉水 带水拖泥 斗升之水 簟纹如水 大禹治水 风门水口 风起水涌 芙蓉出水 反水不收 范水模山 覆水难收 饭蔬饮水 风行水上 滚瓜流水 高山流水 观山玩水 归之若水 黄尘清水 涸鲋得水 火耕水耨 火耕水种 黄河水清 火热水深 河水不洗船 河水不犯井水 海水不可斗量 洪水横流 画水镂冰 混水捞鱼 洪水猛兽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海水难量 海水群飞 海水桑田 黄汤淡水 黄汤辣水 河同水密 涸鱼得水 交淡若水 镜花水月 兼葭秋水 蛟龙得水 蛟龙戏水 救民水火 救民于水火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白山黑水 白水鉴心 杯水车薪 背水一战 冰寒于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服水土 不通水火 残山剩水 车水马龙 臣心如水 尺水丈波 抽刀断水 出山泉水 出水芙蓉 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沂水 啜菽饮水 打落水狗 淡水交情 登山临水 滴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簟纹如水 斗升之水 反水不收 风起水涌 风行水上 芙蓉出水 覆水难收 高山流水 海水群飞 河水不洗船 洪水横流 洪水猛兽 黄河水清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火耕水耨 积水成渊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交淡若水 蛟龙得水 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井水不犯河水 镜花水月 救民于水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廉泉让水 流年似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朝宗 流水落花 流水桃花 流水无情 绿水青山 落花流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木本水源 逆水行舟 牛不喝水强按头 萍水相逢 泼冷水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 清尘浊水 清汤寡水 蜻蜓点水 情深潭水 穷山恶水 秋水伊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水赴壑 如水投石 如鱼得水 弱水之隔 撒水拿鱼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水相连 剩水残山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菽水承欢 双瞳剪水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底捞针 水过鸭背 水火兵虫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交 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 水晶灯笼 水尽鹅飞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来土掩 水陆毕陈 水落归槽 水落石出 水米无交 水磨工夫 水木清华 水清无鱼 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 水色山光 水深火热 水天一色 水土不服 水泄不通 水性杨花 水秀山明 水涨船高 水中捞月 水至清则无鱼 顺水人情 顺水推舟 似水流年 汤里来,水里去 桃花潭水 拖泥带水 拖人下水 万水千山 望穿秋水 问诸水滨 污泥浊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悬河泻水 乐山乐水 一败如水 一尺水十丈波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清如水 一潭死水 一碗水端平 一衣带水 以石投水 以水济水 以水救水 以水投水 饮水啜菽 饮水曲肱 饮水思源 盈盈一水 游山玩水 盂方水方 鱼大水小 源头活水 远水不解近渴 远水不救近火 置水之情 竹篮打水 走花溜水成语:水深火热,水火不容,山明水秀,高山流水,水到渠成 俗语: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是我带来的经典的俗语歇后语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1 腊月里打雪。——罕见

十月里的桑叶。——没人睬;没人采;谁来睬你;谁来采你;无人采;无人睬

五黄六月不捎裂子。——好手

举杯邀明月。——说空话

正月十五玩龙灯。——玩转克打

六月拉婆婆晒太阳。——假殷勤

腊月的大雪。——铺天盖地

腊月里的镰刀。——闲挂

月里穿棉鞋。——好热脚;好日脚;好日子

五月的苋菜。——正在红中

月亮地里打电筒。——多余

七月七养囝。——凑巧

六月寡菜假有心。——虚情假意

叫花子的妈妈坐月子。——要什么没什么

六月天的暴雨。——来得猛去得快

年三十晚上没月亮。——年年如此

月猛子卖批。——亏血本

十冬腊月穿夹鞋。——自冻自脚;自动自觉

满月猪儿。——不开口

十冬腊月捞红鱼。——时辰不到;没到时辰;时辰未到

六月大菜。——假有心

树上搭梯摘月亮。——够不着

腊月干吃区豌豆。——不上涎

六月里蒸粘糕。——差着半年哪

三十晚上出月亮。——头一回;第一回

六月里贴门神。——差了半年

十冬腊月吃冰棍儿。——里外凉

六月间穿皮袄。——不是好人;武汉;捂汗

橄榄木月骨垫台脚。——横勿好竖勿好

正月十五卖门神。——迟了半个月;过时了;过时;过了时;迟来半个月;迟了半月

十冬腊月穿皮袄。——刚合时;刚合适

正月半贴门神。——过时了

二月二拜年。——瞎搭;瞎献情;胡扑

十二月的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三月间的红苕。——病了

十二月卖对联。——多种多样

六月里卖火盆。——热心的人

二月二的煎饼。——摊了;瘫了

七月十五吃月饼。——赶先;赶鲜;赶鲜儿;赶先儿

井里捞月亮。——枉费心机

花好月圆。——美满

腊月三十贴门神。——一个脸朝东,一个脸朝西

腊月里的白萝卜。——冻了心啦;动了心啦

月亮里点灯。——空好看;空挂名;空挂明;空好;空看好

十冬腊月喝凉水。——点点入心

十二月间的桑叶。——谁人睬你;谁人采你

套马杆探月亮。——痴心妄想;妄想

六月天隔夜的包子。——外面光华里面臭

月母子打屁。——不是胎气;一肚子胎气

嫦娥奔月。——一去不复返;美上天了

月里娃的头。——不经一包

三月的桃花苞。——一天一个样

小燕筑巢。——日积月累

花果山的日子。——猴年猴月

十月的鸡冠花。——老来红

腊月里借箅盘。——紧货

三月三的田鸡。——当咄勿咄;当说不说;当嘟不嘟

十二月里穿绸衣。——怪不得他有;人家有的穿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2 1.鸡儿不吃无工之食 :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

2.不管讲鸡讲鸭,我只讲鹅: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一味胡说八道

3.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比喻至亲虽受委屈、责难,但仍不肯离去。

4.三更灯火五更鸡 :比喻勤奋刻苦,晚睡早起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比喻在乱世中,人民迫切需要一个明君的领导。

6.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7.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8.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9.手无缚鸡之力

10.杀鸡焉用牛刀

11.落汤鸡

12.菱角磨作鸡头

13.鸡蛋碰石头

1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5.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16.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17.鸡蛋里头挑骨头

18.手无缚鸡之力。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3 1.老虎钻进铁笼里,耍不起威风了;

2.山助虎威,虎增山威;

3.老虎吃羊羔,连骨头都不吐;

4.一山尽是虎,谁也当不了王;

5.虎凶难害慎马

6.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7.蚂蚁心齐吃角鹿,喜鹊合力赶老虎;

8.老虎不敢吃成群的牛;

9.狮子斗狮子,老虎笑嘻嘻;

10.画上的老虎:吃不了人

11.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高峰

12.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13.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14.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15.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16.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比一个恶

17.老虎串门:稀客

18.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19.老虎打架:劝不得

20.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

21.老虎戴道土帽:假装出家人

22.老虎的儿子:别看他(它)小

23.老虎的尾巴:摸不得(比喻不能触犯)

24.老虎兜圈子:一回就够

25.老虎赶牛群:志在必得

26.老虎逛公园:谁敢拦

27.老虎和猪生的:又恶又蠢

28.老虎胡子:谁敢模

29.老虎进城:家家关门

30.老虎进棺树:吓死人

31.老虎看小孩:有主的肉

32.老虎拉车:下听那一套(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置之不理)

33.老虎咧嘴笑:用心歹毒

34.老虎披蓑衣:终归不是人

35.老虎披蓑衣:终归不是人

36.老虎皮,兔子胆:色厉内荏

37.老虎欠债:讨不回来

38.老虎身上的虱子:谁敢惹(比喻爪牙、狗腿仗势欺人,没人敢问)

39.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40.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41.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42.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43.壁虎捕虫:不动声色

44.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45.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46.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47.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48.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49.窗户上画老虎:吓不了谁

50.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51.大腿上画老虎:吓不了哪一个

52.带素珠的老虎: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53.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54.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55.东山跑过驴,西山打过虎:见过点阵势

56.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57.饿虎进宅:不怀好意

58.放虎归山:留下祸根(比喻留下了后患)

59.猴子骑老虎:下来完

60.虎头上捉虱子:找死(比喻自找倒霉)

61.虎嘴上拔毛:好大的胆子(比喻胆量大)

62.画上的老虎:谁怕你凶

63.虎毒不伤子;

64.老虎吃蝇末子,没处下口;

65.凤凰下架不如鸡,老虎出山被犬欺;

66.不入虎穴,难得虎子;

67.老虎的尾巴摸不得;

68.初生牛犊不怕虎

6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0.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71.敢把皇帝拉下马则老虎也得掰掉

72.老虎打屁:闻都不敢闻

73.老虎进村:没人敢理

74.老虎栽跟头:腰板挺硬

75.老虎戴辔头:没人敢去骑

76.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77.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78.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79.老虎拧尾巴:发威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4 1、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天出半截虹,当天有雨响。

3、谚语来自日常生活(荷兰)

4、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日晕雨淋淋,月晕刮天昏。

6、泉水最清,谚语最精

7、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8、人在苦中炼,刀在石上磨。

9、俚语是一条源远流长的诗河(切斯特顿)

10、一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11、一口吃不完一只饼,一锹掘不出一口井。

12、没有哪条谚语不是千真万确的(塞万提斯)

13、一艺不通一世穷。

14、几乎每句谚语都有一句与其意思相反,并且同样机智的谚语和它相对(桑塔亚那)

15、急雷雨易停,闷雷天难开。

16、雾露穿夼,好不到响(指低云穿山夼)。

17、人到四十五,还是出山虎。

18、所有俚语都是比喻都是诗文(切斯特顿)

19、宝刀不磨不利,说话没有谚语无力

20、一日三大笑,有病也会好。

21、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培根)

22、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

23、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24、东虹雾露(虹在东),西虹雨(虹在西)。

25、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

26、谚语是一人的妙语,众人的智慧(约·拉塞尔)

27、绝大数传播谚语的人都喜欢其思想的美妙性甚于它的正义性,喜欢它的措词特色甚于它的真切含义(切斯特菲尔)

28、南珥风,北珥雨,两珥都有好天气(指太阳珥)。

29、一片磨子当场“锻”(断)。

30、谚语是智慧的结晶

31、南风雨,南风开,不过三天还回来(东风同)。

32、一个民族所创造的谚语标志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乔·霍兰)

33、茄子不开虚花,谚语都是实话

34、有些话和谚语可以减轻痛苦或消除疾病的折磨(贺拉斯)

35、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36、久晴必有久连阴。

37、一句短短的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索福克勒斯)

38、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39、一只刺捕(昆虫名)害一镬羹。

40、云交云,雨淋淋(指上下云走向不一样有雨)。

41、谚语是语言的花朵

4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3、一千银子坐吃两年半,坐吃山空海也干。

44、谚语的字数很少,但含义却很深远(洛兰)

45、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46、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

47、小水不防,大水难挡。

48、只有在得到生活的验证之后,谚语对你来说才成其为谚语(济慈)

49、谚语就是那些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精炼的`语言(塞万提斯)

50、雷公无雨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51、好天红太阳,有风紫太阳,有雨太阳白又黄(指日落时)。

52、力是活财,用脱了再来,三天早起当一工,三个黄昏抵半工。

53、阳光照亮世界,谚语启示人生

54、早上吸烟,早归西天;

55、蓓蕾是在枝叶上孕成,谚语是在生活中提炼

56、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积多成学问。

57、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不开天。

58、谚语是语言中的盐(阿拉伯)

59、北风出高云,风快停;南风出低云,风快停。

60、谚语是街头巷尾的智慧(贝纳姆)

61、谚语是民族良知的精华(麦金托什)

62、北风头,南风尾(北风开头大,南风越刮越大)。

经典的俗语歇后语 5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摆龙门阵抱娃娃——两不耽误

长虫夺龙珠——异想天开

长坂坡里的赵子龙——单枪匹马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出得龙潭又入虎穴——祸不单行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地里的蛐蟮——成不了龙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

大龙不吃小干鱼——看不上眼

干鲤鱼跳龙门——弥天大慌

国舅爷坐龙廷——借着香风上了天

海龙王找女婿——汤里来,水里去

海龙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海龙王的喽罗——虾兵蟹将

海龙王吃螃蟹——敲骨吸髓

寒冬腊月摆龙门阵——冷言冷语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洪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匠的儿子——又会画龙,又会画虎

火神爷和龙王爷——专找别扭

蛟龙造反——翻江倒海

蛟龙跌水——兴云作雨

蛟龙跌下水——兴云作浪

蛟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蛟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九龙治水——没雨(余)

京剧龙套——走过场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鲤鱼跳龙门——九死一生

鲤鱼跳龙门——碰碰运气

鲤鱼跳龙门——身价百倍

鲤鱼跳龙门——大翻身

鲤鱼跳龙门——想高升

鲤鱼跳龙门——高升了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龙王爷的后代——龙子龙孙

龙王爷的儿子——会凫水

龙王爷的嘴——海口

龙王爷做法——呼风唤雨

龙王爷的横批——风调雨顺

龙王爷的宫殿——冷冰冰的

龙王爷打哈欠——神气十足

龙王爷打呵欠——神气

龙王爷打呵欠——看你这般神气

龙王爷掉在海里——不消你老(捞)

龙王爷掉在海里——回老家了

龙王爷招女婿——汤里来,水里去

龙王爷卖酸菜——穷神

龙王爷出海——兴风作浪

龙王爷出海——撑到海里

龙王爷出海——不请你劳(捞)

龙王爷的帮手——虾兵蟹将

龙王爷发脾气——别(鳖)急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9269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