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水泥柱里的钢筋歇后语

国学梦 2023-06-09 03:16:40

水泥柱里的钢筋歇后语

答案:暗中使劲;使暗劲

水泥柱里的钢筋相关歇后语大全

腰里别钢筋 ⇢ 腰杆子硬

水泥柱当顶门杠 ⇢ 大老粗

模板里的水泥 ⇢ 定了型;定型了

黄沙搀水泥 ⇢ 合在一起干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有哪些

1.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
关于水的诗句谚语 1. 关于水的名言和诗句
小桥流水人家/滚滚长江东逝水/。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庄子·则阳》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荀子·君道》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礼记·乐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慎热》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汉·刘向《新序·节士》 ▲善游者溺,善骑者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循流而下易以至,顺风而驰易以远。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汉书· 光武帝纪》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后汉书·董卓传》 ▲金以刚折,水以柔成。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尘羽之积,沈舟折轴。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山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文学》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过载者沈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辩奸论》 ▲水激则悍,夭激则远。 ——宋·李昉《太平御览》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汉·刘邦《鸿鹄歌》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晋·陶渊明《杂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心随郎月高,志与秋霜洁。

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唐·李。
2. 关于水的名言、谚语、成语每个要十个以上
1.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来伸手,饭来张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跋 白山黑水 杯水车薪 背水一战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服水土 不通水火 残山剩水 车水马龙 臣心如水 出水芙蓉 啜菽饮水 吹皱一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反水不收 覆水难收 高山流水 海水群飞 河水不洗船 洪水猛兽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积水成渊 交淡若水 蛟龙得水 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井水不犯河水 镜花水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落花 落花流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木本水源 逆水行舟 牛不喝水强按头 萍水相逢 泼冷水 千山万水 清尘浊水 清汤寡水 蜻蜓点水 穷山恶水 秋水伊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水赴壑 如鱼得水 弱水之隔 撒水拿鱼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水相连 剩山残水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菽水承欢 双瞳剪水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过鸭背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情 水尽鹅飞 水晶灯笼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陆杂陈 水落归槽 水落石出 水米无交 水磨工夫 水清无鱼 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 水深火热 水土不服 水泄不通 水性杨花 水涨船高 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捞月 顺水人情 顺水推舟 汤里来,水里去 拖泥带水 拖人下水 万水千山 望穿秋水 污泥浊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悬河泻水 一败如水 一尺水十丈波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清如水 一潭死水 一碗水端平 一衣带水 以石投水 以水济水 以水投水 饮水思源 盈盈一水 游山玩水 盂方水方 远水不解近渴 远水不救近火 走花溜水 水涨船高 一潭死水 心如止水 水清木华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3. 与水有关的古诗或名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唐·白居易·忆江南)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4. 求关于水的诗句和名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5. 关于水的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
水字当头的成语 水到渠成 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水落石出 水乳交融 水火无情 水深火热 水性杨花 水月镜像 水中捞月 水字在二位的成语 饮水思源 逆水行舟 流水不腐 细水长流 顺水推舟 混水摸鱼 萍水相逢 覆水难收 车水马龙 似水流年 万水千山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杯水车薪 水字在三位的成语 山青水秀 山穷水尽 山重水覆 火耕水耨 山高水低 风起水涌 木本水源 镜花水月 高山水长 金沙水拍 水字在尾的成语 如鱼得水 一衣带水 高山流水 一潭死水 马山楚水 行云流水 望穿秋水 拖泥带水 穷山恶水 落花流水 跋山涉水 晴蜓点水 蛟龙得水 双瞳剪水,以石投水 谚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源节流。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水火不相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歇后语:水上浮萍 - 没有根的 水上葫芦 - 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水上打一棒 - 没有痕迹 水底捞月 - 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水中投石 - 试深浅 水萝卜敲铜锣 - 节节短(比喻越来越少) 水湿麻绳 - 一步紧一步(比喻情况越来越紧张) 水晶瓶里装清水 - 里外全看透(比喻家里外头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水沟里放木排 - 难回头 水竹凉席 - 名扬四海 水缸里捉乌龟 - 手到擒来 水泥地上穿冰鞋 - 能溜就瘤 水滴石穿 - 贵在持久 水牛打架 - 勾心斗角 水往低处流 - 顺其自然 水中捞月 - 一场空 水牛身上拔根毛 - 毫不在乎 水面上看人 - 看倒了 水里加油 - 漂在上边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 - 想得到,做不到 水缸里的鱼 - 乱碰 水萝卜敲金锣 - 节节短 水壶里煮饺子 - 肚里有货倒不出 水牛吃了萤火虫 - 肚里明白 水坑里的癫蛤蟆 - 叫个不停 水泥柱里的钢筋 - 出劲不露面 水中捞月 - 看得见,摸不着 水淹龙王庙 - 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水进葫芦 - 吞吞吐吐 水面上浮秤砣 - 不可能 水豆腐进灰堆 - 无法收拾 水上的葫芦 - 没不下去 水上的油花 - 轻浮 水田里插身 - 直往后退 水里的葫芦 - 两边摆 水煮石头 - 难熬 水獭守渔场 - 越守越光 水牛背树时 - 轻而易举 水牛过小巷 - 转不过弯来 久旱无雨 -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旱天的井 - 水平低 电线杆子挂暖壶 - 水平(瓶)高 铁锅里的螺狮 - 水深火热 洗脸盆里游泳 - 水平太低(比喻学习、工作或能力太差) 俗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水能载舟,变能覆舟 魏征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希腊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源节流。

水到渠成。水滴石穿。

水火不相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6. 关于水的名言和诗句有哪些
1.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唯有水最珍贵。—— 平达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3.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唐·杜甫

4. 在平静的水里,上帝会保佑我:在惊涛骇浪里,我只能保护自己。——乔·赫伯特

5. 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6. 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说林上》

7.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

8. 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

9.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0.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11.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12.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3. 一夜之寒结不成厚冰。——欧洲

14.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唐·李商隐

15. 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16.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宋·王杲
7. 关于“水”的成语、俗语或诗句
不避水火 不便水土 不服水土 悲歌易水 冰寒于水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冰清水冷 杯水车薪 白山黑水 白水鉴心 杯水粒粟 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杯水舆薪 背水一战 杯水之敬 杯水之谢 不通水火 不习水土 不习水土 抽刀断水 餐风宿水 春风沂水 乘高决水 盛水不漏 尺山寸水 出水芙蓉 重山复水 趁水和泥 车水马龙 出山泉水 乘顺水船 残山剩水 楚水吴山 啜菽饮水 尺水丈波 臣心如水 裁云剪水 撮盐入水 吹皱一池春水 打落水狗 滴水不羼 滴水不漏 点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成河 大水冲了龙王庙 滴水穿石 斗水活鳞 淡水交情 登山临水 滴水难消 登山涉水 带水拖泥 斗升之水 簟纹如水 大禹治水 风门水口 风起水涌 芙蓉出水 反水不收 范水模山 覆水难收 饭蔬饮水 风行水上 滚瓜流水 高山流水 观山玩水 归之若水 黄尘清水 涸鲋得水 火耕水耨 火耕水种 黄河水清 火热水深 河水不洗船 河水不犯井水 海水不可斗量 洪水横流 画水镂冰 混水捞鱼 洪水猛兽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海水难量 海水群飞 海水桑田 黄汤淡水 黄汤辣水 河同水密 涸鱼得水 交淡若水 镜花水月 兼葭秋水 蛟龙得水 蛟龙戏水 救民水火 救民于水火巴山蜀水 跋山涉水 白山黑水 白水鉴心 杯水车薪 背水一战 冰寒于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服水土 不通水火 残山剩水 车水马龙 臣心如水 尺水丈波 抽刀断水 出山泉水 出水芙蓉 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沂水 啜菽饮水 打落水狗 淡水交情 登山临水 滴水不漏 滴水成冰 滴水穿石 簟纹如水 斗升之水 反水不收 风起水涌 风行水上 芙蓉出水 覆水难收 高山流水 海水群飞 河水不洗船 洪水横流 洪水猛兽 黄河水清 浑水摸鱼 混水摸鱼 火耕水耨 积水成渊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交淡若水 蛟龙得水 近水楼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井水不犯河水 镜花水月 救民于水火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廉泉让水 流年似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朝宗 流水落花 流水桃花 流水无情 绿水青山 落花流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木本水源 逆水行舟 牛不喝水强按头 萍水相逢 泼冷水 千山万水 青山绿水 清尘浊水 清汤寡水 蜻蜓点水 情深潭水 穷山恶水 秋水伊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水赴壑 如水投石 如鱼得水 弱水之隔 撒水拿鱼 山长水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水相连 剩水残山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菽水承欢 双瞳剪水 水到渠成 水滴石穿 水底捞针 水过鸭背 水火兵虫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交 水火无情 水火之中 水晶灯笼 水尽鹅飞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来土掩 水陆毕陈 水落归槽 水落石出 水米无交 水磨工夫 水木清华 水清无鱼 水乳交融 水软山温 水色山光 水深火热 水天一色 水土不服 水泄不通 水性杨花 水秀山明 水涨船高 水中捞月 水至清则无鱼 顺水人情 顺水推舟 似水流年 汤里来,水里去 桃花潭水 拖泥带水 拖人下水 万水千山 望穿秋水 问诸水滨 污泥浊水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悬河泻水 乐山乐水 一败如水 一尺水十丈波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一清如水 一潭死水 一碗水端平 一衣带水 以石投水 以水济水 以水救水 以水投水 饮水啜菽 饮水曲肱 饮水思源 盈盈一水 游山玩水 盂方水方 鱼大水小 源头活水 远水不解近渴 远水不救近火 置水之情 竹篮打水 走花溜水成语:水深火热,水火不容,山明水秀,高山流水,水到渠成 俗语: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后语

腰里别钢筋 —— 腰杆子硬
敲下去的钉子 —— 定了
有马不骑,有车不坐 —— 练腿劲
蜜饯石头子儿 —— 吃不消;好吃难消化
猪圈里的黄牛 —— 高人一头
拉胡子过河 —— 谦虚
豆腐架子 —— 碰不得;不牢
黑瞎子吃人参 —— 不知贵贱
船底浇花 —— 多此一举
带刺的铁丝 —— 难缠
生气踢石头 —— 吃亏是自己;自己吃亏卖油的梆子 —— 挨敲打的货
一家十五口 —— 七嘴八舌
阎王爷死了 —— 鬼哭神嚎
打猎人瞄准 —— 睁只眼,闭只眼

与包公有关的歇后语

关于包公的歇后语:

包拯作风——敢做敢当

包拯斩包勉——正人先正己

包拯铡陈世美——公事公办

包拯的告示——开诚布公

包拯办案——铁面无私

包拯升堂——尽管直说

包拯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包拯升堂——前呼后拥;一呼百应

包拯放粮——为穷人着想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

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轶事典故:

清正廉明

包拯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当于今天的广东肇庆市)时。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个性官员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3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包公掷砚》的故事就是以这个蓝本创作的。

他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歪曲政策“折变”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义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歇后语包公断案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包拯是北宋人,28岁考取进士,步入仕途。曾当过知县、州官、府尹,出使过契丹,还在财政、监察部门担任要职,官至宰辅。包拯为官大公无私,清正廉明,断案如神,体恤民众,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包公断案的故事(一)

包拯早年做天长县的县令时,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公断案的故事(二)

一天王五赶自己的驴去卖炭,他把驴捆在市场门口的树上,一会卖完了出来看见驴变的又瘦又小,就去报了案,包公想了想说:“把这头驴关上3天,再审,第三天包公说把这头驴打40打板,他爱怎么跑就怎么跑!然后派人在后面跟着那头驴,果然找到了偷王五驴的坏人!

包公断案的故事(三)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宋朝时期,有个男孩帮父亲上街叫卖,他累了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等他醒来,发现篮子里的钱被偷了。包公跑过

此地,说审这块石头,大家都感到好奇,于是包括偷钱的那个人也赶来看热闹。第二天,包公说让每个人往装了水了水桶投下一枚铜钱。当一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水面泛出一层油膜,于是下令抓住这人。包公以聪明和善于观察,抓住了贼。因为包公知道,男孩是卖油条的,难免沾有油渍。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

与书有关歇后语

1.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2. 独眼龙看书斜视

3.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4.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5.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6.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7. 盲人读书瞎摸

8. 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9.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10.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1. 耗子啃书咬文嚼字

12.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13.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拓展: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6. 周瑜打黄盖一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0.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1.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2. 阿斗的江山白送

13. 夏侯敦看春秋 一目了然

14.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5.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6. 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

17.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8.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9.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0. 单刀赴宴有胆有魄

21.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2.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23.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24.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有关秀才的歇后语

1. 强拉秀才成亲答案:难为圣人

2. 秀才背书答案:出口成章

3. 秀才落陷阱答案:埋没人才

4. 秀才拿笤帚答案:斯文扫地

5. 秀才念书答案:咬文嚼字

6. 考上秀才盼当官答案:欲无止境

7. 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答案: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8. 两个秀才当文书答案:字字推敲

9. 茅房里题诗答案:臭秀才

10. 秀才挥笔答案:大作文章

11. 秀才看榜答案:又喜又惊

12. 秀才行凶答案:一笔抹杀

13. 秀才遇见兵答案:有理说不清

14. 阴间秀才答案:阴阳怪气

与水有关歇后语
水滴石穿——贵在持久

水牛打架——勾心斗角

水往低处流——顺其自然

水中捞月——一场空

水牛身上拔根毛——毫不在乎

水沟里放木排——难回头

水竹凉席——名扬四海

水缸里捉乌龟——手到擒来

水泥地上穿冰鞋——能溜就瘤

水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

水牛吃了萤火虫——肚里明白

水坑里的癫蛤蟆——叫个不停

水泥柱里的钢筋——出劲不露面

水中捞月——看得见,摸不着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水里加油——漂在上边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得到,做不到

水缸里的鱼——乱碰

水萝卜敲金锣——节节短

水上浮萍——没有根的

水煮石头——难熬

水獭守渔场——越守越光

水牛背树时——轻而易举

水牛过小巷——转不过弯来

久旱无雨——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旱天的井——水平低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铁锅里的螺狮——水深火热

洗脸盆里游泳——水平太低

水上葫芦——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水上打一棒——没有痕迹

水底捞月——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水中投石——试深浅

水萝卜敲铜锣——节节短(比喻越来越少)

水湿麻绳——一步紧一步(比喻情况越来越紧张)

水晶瓶里装清水——里外全看透(比喻家里外头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水进葫芦——吞吞吐吐

水面上浮秤砣——不可能

水豆腐进灰堆——无法收拾

水上的葫芦——没不下去

水上的油花——轻浮

水田里插身——直往后退

水里的葫芦——两边摆

有关春天农业的谚语,与气象有关的歇后语


有关春天农业的谚语,与气象有关的歇后语

1、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3、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春天后母面

6、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7、春雨贵如油。

8、立春落雨至清明

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0、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11、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14、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15、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6、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17、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1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19、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20、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21、立春晴,雨水均

22、一年之计在于春。

2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24、早春晚播田

25、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26、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27、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8、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29、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30、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1、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34、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5、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37、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8、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39、立春赶春气

40、春天三日晴。

4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42、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4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4、正月展春流

45、春到三分暖。

46、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47、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4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49、立春赶春气。

50、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51、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52、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54、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55、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6、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57、表示六畜不安。

58、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59、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60、一年四季春为首。

61、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62、立春晴,雨水均。

大家爱看: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俗语有哪些

与书有关歇后语

1.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2. 独眼龙看书斜视

3.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4.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5.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6.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7. 盲人读书瞎摸

8. 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9.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10.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1. 耗子啃书咬文嚼字

12.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13. 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

拓展: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1.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6. 周瑜打黄盖一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0.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1.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2. 阿斗的江山白送

13. 夏侯敦看春秋 一目了然

14.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5.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6. 赵子龙战长板浑身是胆

17.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8.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9.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0. 单刀赴宴有胆有魄

21.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2.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23.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24.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有关秀才的歇后语

1. 强拉秀才成亲答案:难为圣人

2. 秀才背书答案:出口成章

3. 秀才落陷阱答案:埋没人才

4. 秀才拿笤帚答案:斯文扫地

5. 秀才念书答案:咬文嚼字

6. 考上秀才盼当官答案:欲无止境

7. 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答案: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8. 两个秀才当文书答案:字字推敲

9. 茅房里题诗答案:臭秀才

10. 秀才挥笔答案:大作文章

11. 秀才看榜答案:又喜又惊

12. 秀才行凶答案:一笔抹杀

13. 秀才遇见兵答案:有理说不清

14. 阴间秀才答案:阴阳怪气

与水有关歇后语
水滴石穿——贵在持久

水牛打架——勾心斗角

水往低处流——顺其自然

水中捞月——一场空

水牛身上拔根毛——毫不在乎

水沟里放木排——难回头

水竹凉席——名扬四海

水缸里捉乌龟——手到擒来

水泥地上穿冰鞋——能溜就瘤

水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

水牛吃了萤火虫——肚里明白

水坑里的癫蛤蟆——叫个不停

水泥柱里的钢筋——出劲不露面

水中捞月——看得见,摸不着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水面上看人——看倒了

水里加油——漂在上边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得到,做不到

水缸里的鱼——乱碰

水萝卜敲金锣——节节短

水上浮萍——没有根的

水煮石头——难熬

水獭守渔场——越守越光

水牛背树时——轻而易举

水牛过小巷——转不过弯来

久旱无雨——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旱天的井——水平低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铁锅里的螺狮——水深火热

洗脸盆里游泳——水平太低

水上葫芦——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水上打一棒——没有痕迹

水底捞月——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水中投石——试深浅

水萝卜敲铜锣——节节短(比喻越来越少)

水湿麻绳——一步紧一步(比喻情况越来越紧张)

水晶瓶里装清水——里外全看透(比喻家里外头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

水进葫芦——吞吞吐吐

水面上浮秤砣——不可能

水豆腐进灰堆——无法收拾

水上的葫芦——没不下去

水上的油花——轻浮

水田里插身——直往后退

水里的葫芦——两边摆

与太阳有关歇后语

太阳底下堆雪人不长久

太阳地里打电筒多此一举

太阳地里望星星白日做梦

太阳和月亮讲话空谈

太阳离了地皮亮啦

太阳落坡月上山接连不断

太阳落在脑袋上大难临头

太阳上面点火聊天

鱼网挡太阳难遮盖

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

编幅看太阳瞎了眼

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大树底下晒太阳阴阳不分

地球绕着太阳转周而复始

刚出山的太阳红光满面

寒号鸟晒太阳得过且过

喝酒晒太阳周身火热

叫花子晒太阳享天福

六月的日头(太阳)毒极了

落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米尺量太阳光芒万丈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想情(晴)人

太阳底上点灯多余

太阳底下的露水不长久

太阳底下点灯多余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ehouyu/2931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