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有职无权;当家不做主

拿着钥匙满街跑相关歇后语
古诗: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刘禹锡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温庭筠 《杨柳枝》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子夜秋歌》 
仰头看桐树, 
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 
梧子解千年。 歇后语:
拿根面条去上吊--死不了人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拿针眼当烟筒--小鸟 ?拿住荷杆摸到藉--抓根本 ?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针)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拿着车票进戏馆子--对不上号 ?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拿着钝刀抹脖子--杀不死也痛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拿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拿着鸡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拿着酒壶打架---喝(豁)着干  ?拿着镢头刨黄连---挖苦 ?拿着碾盆打月亮--不知轻重 ?拿着算盘窜门--找仗(帐)打  ?拿着铁锹当锅使--穷极了 ?拿着鞋子当帽子--上下不分 ?拿着野鸡做供品--家财难言 ?拿着钥匙满街跑---当家不主事 ?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对联: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 
上联:何所长,何所长,何所长因何当所长。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下联:牧童伐木,木伤牧童二目木。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情)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新联:家谱四五笔,上书老子。(无情)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注: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 
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注: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联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进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对,原 
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地来往,谐音:上菜厨师烩鲤来。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注: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汉初】《易》学大 
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注: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注: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娃挖蛙出瓦。 
下联:妈骂马吃麻。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游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下联: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新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无情) 
新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无情) 
新联:进北京献白金白金藏北京百斤白金(本原) 
注:九
1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用大王八(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打翻了的调味羹--酸甜苦辣味都有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拿根面条去上吊--死不了人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拿针眼当烟筒--小鸟 
拿住荷杆摸到藉--抓根本 
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针)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拿着车票进戏馆子--对不上号 
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拿着钝刀抹脖子--杀不死也痛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拿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拿着鸡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拿着酒壶打架---喝(豁)着干 
拿着镢头刨黄连---挖苦 
拿着碾盆打月亮--不知轻重 
拿着算盘窜门--找仗(帐)打 
拿着铁锹当锅使--穷极了 
拿着鞋子当帽子--上下不分 
拿着野鸡做供品--家财难言 
拿着钥匙满街跑---当家不主事 
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奶娃娃张口---要吃的 
耐猴子爬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男儿的田边,女儿的鞋边---好看 
南北--没有东西 
南风天石头出汗---回潮了 
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 
南天门的灯笼---管照得高 
南竹棒子当菜---硬炒(吵) 
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 
脑袋上长瘤子---额外负担 
脑壳上擦油---滑头 
脑壳上长头角---比别人出格 
脑壳上穿袜子---不是脚儿 
脑壳上戴碓臼---不知轻重 
脑壳上顶娃娃---举人 
脑门心长眼睛---望天 
闹钟打哈哈---自鸣得意 
嫩牛拖犁耙---不打不跑 
能干婆娘半夜哭---能干死了 
爬到山巅---上顶(等 ) 
爬竿比赛--看谁上得快 
爬楼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领--会巴结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骛远 
爬上马背想飞天--好高骛远 
拍大腿吓老虎----一点没用 
拍马屁拍到马脚上---不但没好处,反遭脚踢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会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脚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笔绘画--线条太粗 
排队梳辫子-----个一个来 
排骨烧豆腐--有硬有软 
牌楼下躲雨--暂壁一时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敬酒--丑话说在前 
盘古老跳舞---老开心 
盘山公路上开车--要善于转弯 
判官办案--吓死人 
判官演魔术--尽耍鬼把戏 
盼望出太阳的姑娘--热情(晴)人 
盼望太阳的姑娘---想晴(情)人 
螃蟹吃高梁---顺着秆子往上爬 
螃蟹刚脱壳---肉嫩嫩的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螃蟹过街---横行爬(霸)道 
螃蟹夹豌豆---连滚带爬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进山门---夹神 
螃蟹拉车--不走正道 
螃蟹拉车--使横劲 
螃蟹娶亲--尽是大王八 
螃蟹吐沫--没完没了 
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胖子乘车---碍着两边的人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胖子的裤带---全不打紧 
抛球招亲--未必如意 
跑步比赛--你追我赶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请你放心 
跑了虾公捉到鲤鱼--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 
跑马使绊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饭--扯也扯不开 
泡软了的豆子--不干脆 
泡透的土墙--不久长 
喷火器的脾气--张口就发火 
盆子里摆鸡蛋--不数的几个 
盆子里摆山水--假景 
膨胀的皮球----一肚子气 
捧泥鳅玩---耍滑头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 
捧着金碗当乞丐--何必求人 
捧着金碗要饭吃--装穷叫苦 
碰到南墙不回头---倔强 
披大氅偷烟袋---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祸)上身 
披着狗皮---不是人 
披着牛皮---不认脏(赃) 
披着蓑衣救火---惹火(祸)上身 
披着蓑衣救火---惹火烧身 
砒霜拌辣椒--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了 
皮坊老板---吹牛皮大王 
皮匠的扁担---两头翘(俏) 
皮匠栽跟头---露了楦头 
皮裤套皮裤----定有缘故 
皮箩里洗虾公----一个也跑不了 
皮箩里洗虾子---一个也走不脱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擦油----又圆又滑 
皮球掉进汤锅里---说你混蛋,你还一肚子气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皮球裂了口---泄气了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气 
皮球上磨刀--泄气 
皮球上扎了一刀---软下来了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缸里捞芝麻--费功夫 
七尺汉子六尺门--不得不低头 
七寸脚穿三寸鞋--硬装 
七个和尚一把伞--遮盖不了 
七姐逢嫦娥---仙(现)对仙(现) 
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糊里糊涂 
七里岗上放风筝---由它去 
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七岁伢儿看了八年牛---里手不过了 
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 
七仙女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 
七仙女做梦--天晓得 
七月半烧香纸---哄鬼 
齐桓公用应仲--不记前仇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 
骑驴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骑驴瞧帐本---走着瞧 
骑驴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骑骆驼背金刀---大马金刀 
骑马背包袱--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观花---不深入 
骑马逛灯---走着看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骑马会判官---马上闯鬼 
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本未颠倒 
骑毛驴不用赶--道儿熟 
骑牛遇亲家---真不巧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跑马吃烧鸡---这把骨头还不知道扔在哪呢 
骑上快马讨饭吃---赶着穷 
骑在虎背上---即上难下 
骑在老虎背上---不敢下来 
骑在老虎身上---身不由已 
骑着驴找驴---昏头昏脑 
骑着骆驼吃包子---开了馅 
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儿 
骑着骆驼赶着鸡--不识高低 
骑着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棋盘里的老将--出不了格 
棋盘上的土象--不离将 
棋盘中的子儿--捻一下,动一步 
旗杆顶上拉胡琴--唱高调儿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挂地雷--空想(响) 
旗杆上装 喇叭---响(想)得高 
乞丐吃醋--一副穷酸样 
乞丐吃梅子--穷酸 
乞丐打铃--穷得叮当响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过日子--全靠别人施舍 
乞丐进发廊--没人理 
乞丐扭秧歌--穷快活 
乞丐说相声--耍贫嘴 
乞丐养猪--没料 
起重机吊灯笼--不值一提 
起重机吊鸡毛---不费吹灰之力 
起重机吊鸡毛---大材小用 
气球上天--吹起来了 
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汽车放炮---泄气 
汽车爬大树---瞎搞 
汽车死了火--要人推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染布师傅---拿不出手来 
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染坊的老板--好色 
染房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染房里的姑娘穿白鞋---自不染(然) 
染房门口的捶布石---经过大家伙 
染缸里的衣服--变本色 
染缸里落白布--再也洗不清 
染匠的衣服--不可能不受沾染 
染匠下河---摆布 
让结巴念绕回令--强人所难 
饶舌的乌鸦--老调子 
热锅里的螃蟹--爪子紧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热锅上的蚂蚁---乱爬 
热锅上的蚂蚁---走头无路 
热火盆里抽火炭--冷落 
热炕头上的白面--发啦 
热泥人---才(财)烧的 
热水瓶脾气--外面冷,里头热 
热水瓶--外头凉里面热 
热窝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 
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热中送扇雪中送炭--急人之所急 
人才市场填个表--自我推销 
人到矮檐下--不得不低 
人到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人过三十不学艺--老了 
人群里的秃子---头显眼 
人人都想梳个巴巴髻---就是头发不争气 
人上一百---武艺俱全 
人心隔肚树隔皮---难相识 
扔掉拐棍作揖----老兄老弟 
日里游街走四方,夜里熬油补裤裆 
日落西山--红不过一会儿了 
绒毛鸭子刚下水--新学 
绒球打脸--吓唬人哩 
绒球打锣--没有回音 
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 
肉包子打狗----白扔东西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肉墩子--油透了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肉骨头擂大鼓--有点五荤六素 
肉骨头落了锅--啃(肯)定了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肉骨头烧豆腐---软硬不均匀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肉锅里煮元宵--浑蛋 
肉烂在锅里--不分彼此 
肉烂在汤里--谁也不吃亏 
软面包饺子--好捏 
塞翁失马---谁知祸福 
腮帮贴膏药--不留脸面 
三百斤的野猪----得个大嘴 
三餐萝卜炒现饭---没有盐(言) 
三尺长的锯---又拉又推 
三尺长的梯子---搭(答)不上檐(言) 
三刀砍不进的脸---面皮厚 
三分面粉七分水--十分糊涂 
三分钱买个鸭头--嘴贱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小气得很 
三伏天吃冰块---浑身清凉 
三伏天穿皮袄--里外发热 
三伏天的电扇--忙得团团转 
三伏天的高粱秆---节节上升 
三伏天的狗--上气不接下气 
三伏天喝冰水--正中下怀 
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三伏天卖烂鱼---臭货 
三伏天烧炉子--真够热火 
三个鼻孔眼---多出你这口气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厨子杀六只鸡--手忙脚乱 
三个菩萨烧两柱香---没得你的指望 
三个钱的豆腐脑---现成 
三个钱买个蛤蟆---越看越弊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三个钱买条毛驴--自骑自夸 
三个钱买一碗兔子血---不是好东西 
三个钱买猪头--就是一张嘴 
三个土地堂---庙,庙,庙(妙,妙,妙) 
三根毛搓绳子---好细 
三根屎棍撑个瘦肩膀--摆臭架子 
三根屎棍支桌子---臭架子 
三更半夜出世---亥时人(害死人) 
三更已过--晚了 
三国的蒋干---误事 
三加二减五---等于零 
三间房子不开门--怪物(屋) 
三角坟地---缺德 
三角砖头--摆不平 
三脚猫--到处跑 
三斤半的鸭子---充鹅 
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冷热自知 
三九天吃冰块---凉透了 
三九天穿单褂--抖起来了;威风不起来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冻(动)人 
三九天的豆腐干--冷冰冰,硬邦邦 
三九天的叫花子--又冷又饿 
三九天喝姜汤--热心肠 
三九天送扇子--不领情 
三九天谈心--冷言冷语 
三九无喝凉水--从里凉到外 
三块铜板摆两处---一是一,二是二 
三两银子放账--稀(息)少 
三流子哥大流子弟--二流子 
三毛的头发--屈指可数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也好,雨也好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三年不漱口----一张臭嘴 
三年陈账---还翻它作什么 
三亲六故,四朋八友--一拉一帮 
三人喝一杯酒---轮流来 
三人两根胡子---稀少 
三日不偷难做老大---假正经 
三十里路骂知县---无用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哥哥) 
三十年守寡---老等着 
三十晚上无月亮---年年都是一样 
三十夜熬稀粥---不是过年的样子 
三十夜催年猪---为时太迟 
三十夜的切菜板---不得空 
三十夜买年画---买的找不到卖的 
三十夜跑走了牛---明年的事 
三十夜提空篮---无事忙 
三十夜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三十夜晚上晒衣服---今年不干明年干 
三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三岁的娃娃--贵在纯真 
三岁小孩看了九年牛---还不会呀 
三岁小孩---靠哄 
三岁小孩买棺材--早做准备 
三天不睡觉--没精打采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磨洋工 
三天卖两条黄瓜---不慌不忙 
三条泥鳅夹两条给猫吃---图耳边清静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互不干扰 
塌鼻子戴眼镜---找不到搁处 
踏破的皮球-----肚子气 
抬头掉了帽子---望太高了 
抬着食盒爬上树---宴枝有礼(言之有理) 
太湖的虾子--白忙(芒) 
太极拳的功夫--软中有硬 
太平洋的海鸥---胆子大 
太师椅着了火--坐也难,站也难 
太岁头上动土--惹祸上身 
太武帝的口味--不凉不热,不软不硬 
太行山上看运河--远水不解近渴 
太阳底下的露水---不久长 
太阳底下点灯--多佘 
太阳和月亮讲话----空谈 
太阳离了地皮--亮啦 
太阳落在脑袋上--大难临头 
太阳下面的雪人---不长久 
泰山的青松---万古长青 
贪吃不留种--过了今天,不要明天 
贪婪鬼赴宴---没有饱足 
贪嘴鱼儿---易上钩 
瘫子不出门--作(坐)家 
瘫子掉进烂泥塘--不能自拔 
瘫子掉井里--捞起也是坐 
瘫子截路--坐着喊 
瘫子路反---坐地呐喊 
瘫子挑水--担当不起 
瘫子捉坏蛋--靠不住 
坛子里的豆芽菜---圆曲(冤屈)死了 
坛子里点灯--照里不照外 
坛子里荞兔子--越养越小 
坛子里头栽花---圆曲(冤屈)死 了 
坛子里喂猪----一个一个地来 
坛子里养王八--包活不包长 
坛子里养乌龟---越养越小 
坛子里掷骰子--没跑 
坛子里种豆子--扎不下根 
坛子里抓辣豆瓣--辣手 
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来 
昙花开放----一时现 
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檀木雕的菩萨---灵是不灵,稳却稳当 
檀木做的油尖---挨打 
汤罐里煮鸭---突出一张嘴 
唐伯虎进宁王府--装疯卖傻 
唐伯虎追秋香--千方百计 
唐三藏的徒弟---三个 
唐三藏读佛经--出口成章 
唐三藏过火焰山--没咒念 
唐三藏过平顶山---凶多吉少 
唐三藏念紧箍咒---猴头受罪 
唐三藏取经---全靠孙猴子 
唐三藏撞见牛毛王--舌头短截 
唐僧念书----一本正经 
唐僧取经----一心一意 
唐僧相信白骨精--人妖不分 
唐山的火车---倒煤(霉) 
堂屋里打酒厨房卖--便宜不出外 
堂屋里挂粪桶--臭名在外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画) 
棠梨不叫棠梨--杜梨(肚里) 
塘里的浮萍---生根不落地 
塘里的泥鳅---翻不了大浪 
塘里无鱼---虾子贵 
塘里行船---无出路 
糖面做娃娃--适甜人儿 
糖捏的人-----吹就化 
螳螂挡车逞霸道---没有好下场 
螳螂挡车---自不量力 
螳螂肚子蛤蟆嘴--瞧你的榜样 
螳螂落油锅---全身都酥(酸) 
螳螂扑蝉---不计后患 
躺着说话--不怕腰疼 
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 
烫手的粥盆--扔了心痛,不扔手 
挖掉肉补疮---化不来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 
挖人家墙脚补自己缺口---尽做缺德事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窑货 
瓦上晒黄豆---十有九跑 
瓦上霜---不长久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袜子改长裤--高升 
歪脖子挂项链--不见得美 
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 
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 
歪带帽子斜着眼---活是个二流子 
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 
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 
歪锅配歪灶---两将就 
歪脑壳看戏---怪台不正 
歪头看戏怪台斜--无理取闹 
歪嘴巴吹海螺---两将就 
歪嘴巴喝汤---左喝(合)右喝(合) 
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 
歪嘴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 
歪嘴巴照镜子---当面丢脸 
歪嘴吃石榴--尽出歪点子 
歪嘴吹灯--满口邪(斜)气 
歪嘴吹笛子--对不上眼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 
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 
歪嘴当骑兵--马上丢丑 
歪嘴和尚吃螺丝----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 
歪嘴婆娘跌跤--上错下也错 
歪嘴婆婆喝汤--左喝右喝 
外公死儿--没救(舅) 
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 
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舅)了 
外婆死了崽---殁舅(没救)) 
新疆的哈蜜瓜------甜甜蜜蜜 
新开的染房--不给点颜色看还行 
新郎官戴孝--悲喜交加 
新娘拜堂------不见脸 
新娘子织布----手忙脚乱 
新媳妇怀孕---暗喜 
新媳妇哭公公------说不出个好处来 
新媳妇上花轿---扭扭捏捏 
新衣服打补丁--不象样 
新栽的茅厕------三无香 
新栽的杨柳------光杆一条 
新摘的板栗球---刺多 
囟鸭子---身子烂了嘴还硬哪枣核解板---没一锯(句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8622.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拿着野鸡做供品
下一篇: 纳鞋底不拴线结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