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自作自受
木匠挨板子相关歇后语
木匠戴枷 ----自作(做)自受
这个歇后语的民间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北宋康定年间,江南秀才李康进京赶考,途经徐州境内小张庄,因发高烧而昏倒在庄头上。
庄上有位姓张的中年木工,为人忠厚仗义,立即把李康背回家中,请来郎中为他切脉治疗。半月后,李康全愈,提出同张木工拜把兄弟。张木工摇头说:“俺这辈子没同谁拜过兄弟,也不想同您结拜。人生在世,谁没个三灾六难?你帮我,我帮你,难关就过去了,这点小事,提不着。”
李秀才家穷,张木工也不富足,最值钱的家产莫过于那头毛驴。分手时,张木工把毛驴送给李秀才。李康接过毛驴,对张木工千恩万谢,表示一定要答谢他。
半年后,张木工收到李康一封信,信上说他已做了吏部尚书,张家如有什么难处可到都城去找他。张木工不是那种施恩望报的人,不愿求人。这封信,张木工随手扔在一边,渐渐淡忘了。
不料三年后,张木工的母亲抱病卧床不起,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这时,张妻想起那封信,奉劝老公去找李尚书借钱。张木工是个孝子,为给母亲治病.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东京,费了好大劲才见到李康,并将家中困顿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哀求借五十两银子回家为母治病,渡过荒年。谁知李尚书一脸寒霜,冷冰冰地拒绝了。
张木匠与他争论,不料李康将张木工关进大牢。后来李康又让张木匠戴上木枷,派几个差役押送他回家。
途中他们几个遇到了几拨的劫匪,终因几个没钱而逃过一劫。
终于来到小张庄,差役打开他脖子上的木枷,交上一封信,匆忙告别了。
这是李康的亲笔信,信上写着四句诗:“有难请再来,再来还戴枷,戴枷作留念,留念莫劈它。”张木工越看越气愤,一气之下,张木工肝火冲冲找来一把斧头,朝木枷一斧一斧地劈去:“叫你留念,叫你留念!……”
劈着劈着,张木工忽然惊得目瞪口呆,本来木枷里面藏着十六根金灿灿的金条。张木工想到路上数遇劫匪,马上茅塞顿开,含泪叫道:“李康,我的好兄弟!”
木匠拉大锯?—— 有来有去。
木匠拉大锯?——?拉拉扯扯。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扩展资料: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828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木耳烧豆腐
下一篇: 木匠戴枷板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