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受人牵连
木偶做戏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下面是所有歇后语的答案大全,请参考!
1、二姑娘拜年——只有你的席坐,没有你的话说
2、大路边上的驴——谁爱骑谁骑
3、大路边上的电杆——靠边站
4、上了套子的猴子——由人玩耍
5、上的猪——捆起来了
6、木偶戏子的脑壳——随摆
7、木偶表演——任人摆布
8、手板心的`小——要你活就活,要你死就死
9、牛拉磨子——上了圈套
10、龙灯的脑壳——任人摆布
11、田坎上种黄豆——靠边站
12、老牛死了——任剥
13、吊桶在你井里——由你做主
14、舌头无根——随人转
15、灯草拐杖——做不得主
16、鸡毛遭风吹——身不由主
17、低个子看戏——随上人家说
18、洗脸手巾——老是提着
19、染匠下河——摆布
20、橱窗里的东西——任人摆布
21、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22、砧板上的鱼——任人解剖
23、耕田的牛——被人牵着鼻子走
24、铁路上的车站——靠边站
25、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26、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27、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28、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29、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30、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3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32、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33、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34、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35、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铤而走险)
36、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37、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38、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39、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40、六月里戴手套——--保守(保手)
41、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42、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43、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44、和尚的房子——-庙(妙)
45、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46、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47、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48、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49、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50、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51、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52、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53、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54、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55、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56、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57、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58、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59、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60、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
61、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62、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63、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64、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65、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66、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67、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68、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69、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7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71、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72、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73、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74、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75、航空兵翻筋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76、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77、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78、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79、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80、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81、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82、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83、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84、吃人参——-候补(后补)
85、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86、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87、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88、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89、扇着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90、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91、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92、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93、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94、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95、荆条棵上挂鞋底——扯(刺)皮
96、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
97、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98、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99、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100、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101、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102、肩膀上放烘笼——恼(脑)火
103、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104、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105、怀里揣棉花——软(暖)心
106、茶食店里失火——果然(燃)
107、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108、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109、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110、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111、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112、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113、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114、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115、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116、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117、精装茅台——好久(酒)
118、春秋望田头——专门找茬(岔)儿
119、草把作灯——粗心(芯)
120、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
121、咸肉汤煮面——不用言(盐)
122、画上的马——不奇(骑)
123、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124、萤火虫的屁股——没大量(亮)
125、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126、药铺里开抽屉——找玩(丸)
127、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128、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129、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130、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131、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132、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133、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134、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135、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136、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137、豆腐乳做菜——哪还用言(盐)
138、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139、草泥塘里翻泡——发笑(酵)
140、城隍老爷戴孝——白跑(袍)
141、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42、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143、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144、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145、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146、哈哈哈众姐姐——多疑(姨)
147、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148、放牛的吃螃蟹——不待言(带盐)
导语: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枯木搭桥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相关歇后语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含有木字的歇后语
1、 弹花榔头夹勒木排里 轧大淘
2、 老鼠子唠木锨 大头儿在后头
3、 老和尚的.木鱼儿 天生挨揍的货儿;挨敲打的木头疙瘩
4、 抱住木炭亲嘴 碰一鼻子黑;少不了碰一臭子灰
5、 木头做成了船 已成定局
6、 小孩不识葵花穗 麻木
7、 木耳听电话 不得外传
8、 啄木鸟掉进井里 毛软嘴硬
9、 黄连木做木鱼 外头体面,心里苦
10、独木桥上抬盒子 沿之有礼;言之有理
11、关云长做木匠 大力阔斧;大刀阔斧
12、扭纹木柴 难开通
13、木头棍儿 不通气;不通风;不透风
14、手提丝线耍木偶 他在前,你在后
15、青?木做杠子 硬邦邦
16、木排船上捎信 极不牢靠
17、属啄木鸟的 嘴硬身子软;吃硬拉稀;嘴强身子弱;嘴硬屎稀
18、青桐木做杠子 硬梆梆
19、肚上列窟了 没提俩;木提了;没提了
20、木头人摇船 不推板;勿推板三个铜钿买个落头鲞;勿推板;勿推扳;不推扳
21、弯木棍打人 总有一头落实
22、木鱼改邦子 还是挨打的货
23、小孩不识葵花秸 麻木
24、木匠弹线 眼开眼闭;开一只眼,闭一只眼;张只眼闭只眼;一眼开一眼闭;睁只眼闭只眼
25、木偶人做戏 受人牵连
26、老鼠拖木? 大头在后头
27、木鱼命 挨打;一辈子挨打
28、夏天送木炭 不是时候
29、下雨天过独木桥 提心吊胆;步步小心;步步惊心
30、木头人儿流眼泪 假仁假义;假人假义
31、属锛子木的 身子硬
32、挎着篮子在果木行里转 都是本行
33、木鱼掉在大海里 闯荡江湖的老梆子
34、和尚庙里去卖木梳 走错门路;走错门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822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木偶下海
下一篇: 木排过险滩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