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突出
蜜蜂的眼睛相关歇后语
没有关于蜂蜜的俗语。
【关于蜂蜜的歇后语】:
1.
吃蜂蜜说好话——甜言蜜语
2.
蜂蜜待客——给他(你)点甜头
3.
哑巴吃蜂蜜——甜得不能说
【关于蜜蜂的歇后语】:
1.
蜜蜂窝——窟窿
2.
蜜蜂蛰人——逼急
3.
蜜蜂的眼睛——突出
4.
蜜蜂的窝——窟窿多
5.
蜜蜂的屁股——刺儿头
6.
无王的蜜蜂——乱了群
7.
出巢的蜜蜂——满天飞
8.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9.
蜜蜂酿蜜——为别人操劳
10.
蜜蜂叮镜中花——白费功夫
11.
蜜蜂飞到彩画上——空欢喜
12.
蚂蚁的腿,蜜蜂的嘴——闲不住;一天忙到晚
13.
蜜蜂叮在玻璃窗——看到光明;无出路;没出路
14.
蚂蚁的腿,蜜蜂的嘴——闲不住;一天忙到晚
与蜜蜂有关的歇后语
蜜蜂叮镜中花白费功夫
蜜蜂窝窟窿
蜜蜂飞到彩画上空欢喜
无王的蜜蜂乱了群
小蜜蜂说话甜言蜜语
出巢的蜜蜂满天飞
春天的蜜蜂闲不住
蚂蚁的腿,蜜蜂的嘴闲不住;一天忙到晚
蜜蜂的窝窟窿多
蜜蜂的眼睛突出
蜜蜂叮在玻璃窗看到光明无出路;没出路
蜜蜂酿蜜为别人操劳
蜜蜂蛰人逼急
蜜蜂的屁股刺儿头
蜜蜂(Bee/Honey bee)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形态特征
蜜蜂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 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当食物在10~100m时,多数品种的蜜蜂,工蜂跳的圆舞逐渐地变为?镰刀舞?或称为?新月舞?。镰刀舞是圆舞向摆尾舞的过渡形式。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1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蜜蜂的?嗡嗡?声其实是来源于它的膜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发声时上下鼓动,假使这黑点遭到破坏,便不能发出声音了,但还是可以依靠触角来交流它们的语言。
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胡蜂。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蜂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791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蜜蜂的窝
下一篇: 蜜蜂叮在玻璃窗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