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互不相让;谁也不让谁
你给我个初一,我给你个十五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下面我为你整理了正月十五的歇后语,希望能帮到你!
正月十五的歇后语 1、酱缸里煮元宵 一一 混蛋一个
2、苞米面做元宵 一一 捏不到一块儿
3、正月十五的龙灯——任人耍;由人玩耍
4、盲佬吃汤圆 一一 心中有数
5、挂面锅下元宵 一一 拖光蛋
6、元宵掉进肉锅里 一一 说他混蛋,他还心里甜茶壶里下元宵——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7、阿奶煮汤圆,阿爸撑航船 一一 汤里来,水里去
8、卖汤圆的跌跟头 一一 倾家荡产
9、冷水下汤圆 一一 不起泡儿
10、干泥巴做汤圆 一一 捏不拢;搓不圆
11、正月十五打灯笼——年年都一样
12、茶壶煮元宵 一一 肚子里有吐不出来
13、茶壶装元宵 一一 有货倒不出
14、半斤一个的'汤圆 一一 大疙瘩
15、庄稼佬不认得元宵 一一 白玩;白丸
16、刀子切元宵 一一 不圆;不愿;不圆满
17、糊涂锅里下元宵 一一 混蛋一锅粥
18、正月十五看花灯——走着瞧
19、箩筐里摇元宵 一一 滚蛋
20、斗大的元宵 一一 难玩;难丸;难圆
21、卖元宵的卖棕子 一一 学尖了
22、茶壶里的汤圆 一一 出不得口的苦
23、苞谷糁里下汤圆 一一 糊涂蛋
24、空心汤圆 一一 有名无实
25、做烧饼卖汤圆 一一 多面手
26、棒子面煮元宵 一一 糊涂蛋
27、簸箕里摇元宵 一一 滚蛋
28、墨汁煮元宵——漆黑一团;一团漆黑
29、煤堆上落汤圆 一一 吹也吹不得;拍也拍不得
30、元宵里裹爆竹——糖衣炮弹
有关元宵节的歇后语 1、包元宵的做烙饼 一一 多面手
2、元宵掉进糨糊盆——糊涂蛋
3、正月初一捧元宵——只只好;个个好
4、肉汤里煮元宵——混(荤)蛋
5、开水煮元宵 一一 上来一个是一个
6、茶壶里装汤圆 一一 有货倒不出
7、刀切元宵 一一 不圆满
8、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
9、正月十五打牙祭——一年一回
10、薄沙吊儿里头煮元宵 一一 肚子里有,嘴里倒不出来;肚子里有,嘴里道不出来
11、开水锅里抓汤圆 一一 烫手
12、正月十五卖元宵——抱成团
13、浆子锅煮元宵 一一 混蛋
14、老太太吃汤圆 一一 囫囵(hu lun)吞枣
15、开水锅里的汤圆 一一 翻上倒下
16、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17、黄连水里煮汤圆 一一 又苦又甜
18、冷天吞了热汤圆 一一 身上暖烘烘,心上甜滋滋
19、瞎子吃汤圆 一一 心中有数
20、茶壶里煮元宵 一一 满腹心事(食)
21、肉汤里煮元宵 一一 混(荤)蛋
22、八月十五吃元宵 一一 与众不同
23、干泥巴做元宵 一一 搓不圆;没法做
24、二月二的元宵 一一 龙蛋;聋蛋
25、刀子切汤圆 一一 不圆;不愿
26、茶壶里头的汤圆 一一 倒不出来
27、正月十五云遮月——不露脸
28、正月十五的走马灯——反复无常
29、小瓷碗里数汤圆 一一 明摆着
30、正月十五放烟火——好景不长
31、茶壶里头装汤圆 一一 有货倒不出来
32、柳条篮子摇元宵——滚蛋
33、糨子锅里煮元宵 一一 混蛋;浑蛋
34、猪血煮元宵 一一 黑白分明
35、肉锅里煮元宵 一一 浑蛋
36、干粉子做汤圆 一一 搓不圆
37、阿奶煮汤圆,阿爸撑小船 一一 汤里来,水里去
38、元宵掉进糨糊盆 一一 糊涂蛋
39、茶壶煮汤圆 一一 倒不出来;道不出来
40、茶壶倒汤圆 一一 有货倒不出
41、别净顾了吃元宵 一一 瞧灯
42、炭黑做汤圆 一一 漆黑一团
43、别净吃元宵 一一 瞧灯呀
44、茶壶里煮元宵——满腹心事(食)
45、柳条篮子摇元宵 一一 滚蛋
1. 关于春节的文言文一篇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总把新挑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 *** 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2. 初一去哪拜年 大年初一出门的讲究,自古以来大年初一不出门。
过大年是人、鬼、神共同的综合节日,除夕请死去的先人回家与子孙后代共同过年。除夕安好供桌在正房中间挂上家族宗谱,桌上摆上近代死者的神主碑,和祭祀的供品,香炉点着香,这叫做与老爷爷老婆婆共同过年,一致到初二晚饭后送走老爷爷老婆婆放鞭炮,这叫做“送年”,在祭祀的时间里是不能外出远门的,把老爷老婆放在家里,后代外出叫做不礼貌。
所以当年有一句大实话叫做:大初一头一天,过完初二过初三,俺给大伙来拜年。除了自己家族之外拜年则是正月初三,当今祭祀的活动还有,但大部分改掉了,送年的习俗还有的,所以大年初一的讲究是不出门的。
3. 初一给人拜年说的吉祥词语 牛年鸿运
牛运当头
牛来运转
牛转新机
牛转新运
牛年大吉
牛年如意
牛到吉祥
牛运亨通
力大如牛
金牛迎春
金牛贺春
扭转乾坤
牛转钱坤
牛气冲天
赚尽金牛
牛市在现
牛角挂书(勤勉读书)
目无全牛、目牛全无(技艺纯熟高超)
汗牛充栋、充栋汗牛、栋充牛汗(形容书籍极多)
庖丁解牛(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做事能得心应手)
牛年行大运
牛年到鸿运照
4. 初一拜年作文600字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
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
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
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
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
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
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2,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
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
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
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
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3,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 *** 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
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
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初五晚上,我们吃饺子送年。
爸爸在吃第一个饺子时,只听见“咯噔”一声,第一个钱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这时,妈妈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说:“你猜这个饺子里有没有东西?”我想:妈妈一向爱开玩笑。
自信地说:“没有!”结果第一块糖又被妈妈吃着了。现在就我还没有吃着东西呢!我非常着急。
最后,我吃了20个饺子,只吃出了3块糖,妈妈吃了25个饺子,吃了4个钱,2块糖,爸爸吃了30个饺子,吃出了2个钱,1块糖和3个枣,现在只剩下了10个饺子,我不甘心落后想:这10个饺子里肯定有3个枣,虽然,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抵不住枣饺子的诱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两个饺子,可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
我看了看一向争强好胜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悠闲的吃着别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
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夹这3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3个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饺子没煮。”
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3个枣就是不在这10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4,我的家乡豫北农村,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的习俗。
所谓大拜年,就是不。
5. 初一文言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6. 大年初一拜年歇后语下句是什么 下句:你好我也好(比喻不肯得罪人)
解释: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有关大年初一的歇后语:
初一吃十五的饭 前吃后空
大年初一吃饺子 随大流;年年都一样;人有我有;头一回
大年初一吃面条 移风易俗
大年初一打灯笼 年年都一样;年年如此
大年初一打拼伙 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大年初一打平伙 穷凑合
大年初一早上见面 你好我也好
大年初一做月子 赶在节上
癞蛤蟆躲端午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你给我个初一,我给你个十五 互不相让;谁也不让谁
穷人逃债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三十晚上盼初一 指日可待
正月初一过生日 双喜临门
正月初一见明月 机会难得
正月初一卖门神 过时货;没人过问
正月初一捧元宵 只只好;个个好
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语:
人生忙忙碌碌,日子酸酸甜甜,给自己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暗示,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春节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664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吹喇叭我吹号
下一篇: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