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丢人现眼
年三十讨口相关歇后语
【 #二年级#导语】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大年初一吃饺子——随大流;年年都一样;人有我有;头一回
2、大年初一吃面条——移风易俗
3、大年初一打灯笼——年年都一样;年年如此
4、大年初一打拼伙——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5、大年初一打平伙——穷凑合
6、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比喻微不足多,增减都不影响大局。)
7、大年初一的袍子——借不得
8、大年初一翻皇历——头一回;头一遭
9、大年初一见于面——尽说好话
10、大年初一借袍子——不识时务;不是时候
11、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从头数。
12、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13、大年初一生娃娃——双喜临门
14、大年初一贴福字——吉庆有余
15、大年初一早上见面——你好我也好
16、大年初一做月子——赶在节上
17、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18、大年三十的烟火——万紫千红
19、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日子啦
20、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有日子了(比喻到了尽头。)
【篇二】
1、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不得空
2、年三十晒衣裳——今年不干明年干
3、年三十讨口——丢人现眼
4、年三十夜拨算盘——满打满算
5、年三十夜的年糕——人有我有;你有我也有
6、正月里生,腊月里死——两头忙
7、寒冬腊月摆龙门阵——冷言冷浯
8、寒冬腊月吃冰水——点点人心
9、寒冬腊月打雷——成不了气候
10、寒冬腊月的马蜂窝——空空洞洞;空洞
11、寒冬腊月喝冰水——肚里有火;心都凉了
12、腊月的井水——热乎乎
13、腊月底看农历——没日子啦
14、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离板了
15、腊月里吃黄连——寒苦
16、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17、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18、腊月里扇扇子——火气太大(比喻脾气十分暴躁。)
19、腊月里送蒲扇——不识时务
20、腊月里遇上狼——冷不防(比喻意料外的。)
【篇三】
1、腊月里遇着狼——冷不防
2、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3、腊月盼打雷——空想;不识时务
4、腊月三十贴对子——一年一回
5、腊月三十洗长衫——今年不干明(来)年干
6、腊月天找杨梅——难得;得之不易
7、腊月贴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8、腊月尾正月头——不愁吃
9、腊月种小麦——外行
10、三十晚上熬夜——送旧迎新
11、三十晚上逼债——年关难过
12、三十晚上吃年饭——没外人
13、三十晚上借蒸笼——不是时候
14、三十晚上盼初一——指日可待
15、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16、三十晚上走路——没影子
17、十冬腊月出房门——动(冻)手动(冻)脚
18、十冬腊月的鼓风机——吹冷风;专吹冷风
19、十冬腊月掉水缸——凉了半截
20、大年初一拜年——你好我也好(比喻不肯得罪人)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名著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有关名著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经典绕歇后语
娘胎里长胡子 —— 未老先衰
马上耍杂技 —— 艺高胆大
弹花铺里失火 —— 谈不成了
蜗牛赛跑 —— 慢慢爬
麦芒穿针眼 —— 难得;得之不易
山羊额头的肉 —— 没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阎王爷死了 —— 鬼哭神嚎
常见歇后语
兔子驾辕 —— 不合套
年三十讨口 —— 丢人现眼
抱着老虎喊救命 —— 自找死
走一步思三思 —— 考虑周到
裱糊匠止天 —— 胡云
三间瓦房不开门 —— 怪物
脑袋上的蚂蚁 —— 头头是道
黄瓜是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也是美容的热选。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的答案是什么?下面我为你们带来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欢迎大家学习。
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
装嫩
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拓展一
桐油畚斗 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大姑娘肿脸 难看
耗子舔猫鼻子 找死;自己找死
吃了五味想六味 贪得无厌
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桅杆上响喇叭 高调
碟子装水 太浅
阅览室里翻报纸 大有文章
瓦房上盖蒿草 怪物
胸口掖扁担 横了心
厕所里吃烧饼 口难开;不好开口
年三十讨口 丢人现眼
没路标的三岔口 左右为难
瘸子担水 一步步来
小姑打碗怨媳妇 错怪
坐飞机讲哲学 高谈阔论
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拓展二
老鼠偷拖西瓜 连滚带爬;滚的滚,爬的爬
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用力吹网兜 白费劲;枉费工
爹死娘嫁人 各人顾各人
铁锅里的螺狮 水深火热
口袋里买猫 好歹不分;不分好歹
戏台上打架 没事儿;无关痛痒;不痛不痒
离水的鱼儿 难活命;性命难保
不会喝酒伴醉客 舍命陪君子
疯子院的病人 喜怒无常
剃头的管修脚 负责到底
隔年的馒头 早发的
上树逮麻雀 连窝端
傻子活了九十八 虚度年华
太岁头上的土 动不得
娘胎里长胡子 未老先衰
老黄瓜刷绿漆歇后语拓展三
1.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12.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猜你喜欢:
1. 有关于黄瓜的歇后语
2. 半夜吃黄瓜歇后语的答案
3. 半夜吃甘蔗歇后语的答案
4. 精选四川话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5. 半空里翻跟头歇后语的答案
中国是一个节日大国,每个节日都对应着一种文化习俗和应有的景象,所以在中国数字的歇后语中这也成为了一番别样的风景~
八月十五办年货 —— 赶早不赶晚
八月十五吃月饼 —— 正是时候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桂花香 —— 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过年 —— 差远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 —— 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八月十五团圆节 —— 一年一回
八月十五种花生 —— 瞎指挥
八月十五捉兔子 —— 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比喻有没有无关大局。)
包米面做元宵 —— 捏不到一块儿
苞谷面做元宵 —— 捏不拢
茶壶里下元宵 —— 只进不出(比喻非常吝啬,只许别人给他东西,他的东西从不外给。)
茶壶里煮元宵 —— 满腹心事(食)
大年初一拜年 —— 你好我也好(比喻不肯得罪人)
大年初一吃饺子 —— 随大流;年年都一样;人有我有;头一回
大年初一吃面条 —— 移风易俗
大年初一打灯笼 —— 年年都一样;年年如此
大年初一打拼伙 —— 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大年初一打平伙 —— 穷凑合
大年初一逮兔子 —— 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比喻微不足多,增减都不影响大局。)
大年初一的袍子 —— 借不得
大年初一翻皇历 —— 头一回;头一遭
大年初一见于面 —— 尽说好话
大年初一借袍子 —— 不识时务;不是时候
大年初一看历书 —— 日子长着哩
大年初一没月亮 —— 年年都一样
大年初一生娃娃 —— 双喜临门
大年初一贴福字 —— 吉庆有余
大年初一早上见面 —— 你好我也好
大年初一做月子 —— 赶在节上
大年三十的案板 —— 家家忙
大年三十的烟火 —— 万紫千红
大年三十看皇历 —— 没日子啦
大年三十看黄历 —— 没有日子了(比喻到了尽头。)
大年三十盼月亮 —— 痴心妄想;妄想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饭 —— 年关难过
大年三十晚上打兔子 —— 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大年三十晚上卖门神 —— 再迟不过了
大年三十喂年猪 —— 来不及了
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端午节吃饺子 —— 与众不同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比喻迟了。)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过年吃团圆饭 —— 济济一堂
过年的肥猪 —— 早晚得杀
过年借礼帽 —— 不识时务
过年敲锅盖 —— 穷得丁当响
过年娶媳妇 —— 双喜临门
孩子们过年 —— 常盼那一天(比喻希望有那么一天)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老太婆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过一年少一年
柳条篮子摇元宵 —— 滚蛋
墨汁煮元宵 —— 漆黑一团;一团漆黑
年三十的案板 —— 借不得;不得空
年三十晒衣裳 —— 今年不干明年干
年三十讨口 —— 丢人现眼
年三十夜拨算盘 —— 满打满算
年三十夜的年糕 —— 人有我有;你有我也有
穷债户过年 —— 躲躲闪闪
肉锅里煮元宵 —— 浑蛋
肉汤里煮元宵 —— 混(荤)蛋
娃娃过年 —— 真快活;不操心;光图吃;只讲吃;蹦得欢
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望江亭上度中秋 ——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651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年轻人扛大梁
下一篇: 牛鼻里爬小蟹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