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辣椒面捏关爷

民俗 2023-09-21 14:41:32

最佳答案:

红人

辣椒面捏关爷相关歇后语

求有关第一次的歇后语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按着葫芦挖籽——挖一个少一个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半夜里梦见做皇帝——快活一时是一时
半衣敲钟——一鸣惊人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拜罢天地去要饭——没过一天好日了
八个钱算命——哪能包你一世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八亩地里一棵谷—-就这一个
八月的天气—- 一会儿晴,一会儿雨(比喻人或事物多变,让人捉摸不透。)
八字写一撇— 少一华
(比喻缺的太多。)
剥开墨鱼皮了肚——一副黑心肠
黄鼠狼下息--一窝不如一窝
怀儿婆的口粮--两人一份
王羲之的字帖--别具一格
网兜打水--一场空
麻线搓绳--合在一起干
马脸比母猪头--一个比一个难看
牢房里赌博------一错再错
老子偷猪儿偷牛…一个更比一个凶
老太爷看告示--一篇大道理
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破袜子补帽沿--一步(布)登天

描写辣椒的歇后语

导语:辣椒是一种刺激性的调料,味道辛辣,那么关于辣椒有什么歇后语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辣椒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辣椒的歇后语 1、 辣椒钵 路多

2、 辣椒调大蒜 受不了

3、 辣椒豆腐 外辣里软

4、 辣椒烤火 热得够呛

5、 辣椒面吃进鼻眼里 呛人

6、 辣椒面吹进鼻眼里 呛人

7、 帽辫子拴辣椒 抡红人哩

8、 旗杆上挂辣椒子 红到顶了

9、 俏大姐带辣椒 俏出了尖

10、拳头捶辣椒 辣手

11、拳头捣辣椒 辣手

12、喝酒就辣椒 爱的就是这一口

13、红萝卜拌辣椒面 吃得出看不出

14、红萝卜放辣椒 没有把你放在盐里;没把你放在眼里

15、吃辣椒屙不出 两头受罪

16、大盐粒子掺辣椒 拌不了好馅子

17、干辣椒 串起来了

18、蒜地里栽辣椒 一茬比一茬辣

19、拳头舂海椒(辣椒) 辣手

20、秦椒(细长的辣椒)拌姜 辣对辣

21、辣椒棵上结茄子 经得发紫

22、辣椒粉吹进鼻眼里 够戗(够受的)

23、辣椒炒豆腐 外辣里软(比喻人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24、海椒(辣椒)命,姜桂性 越老越辣

25、房梁上挂辣椒 一串一串的

26、吃辣椒喝白干 里外发烧

27、吃辣的送海椒(辣椒),吃甜的.送蛋糕 投其所好

28、菜园里的辣椒 越高越厉害

29、秋后的辣椒 越发老辣

30、心里揣着滚开的辣椒油 又烫心,又呛人

31、辣椒戴帽子 红人

32、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 里外发烧

33、豉油辣椒酱 你想点就点

34、秃头上插辣椒 红人

35、红糖拌辣椒 不是滋味

36、丈二的房檐挂辣椒 叫人够不着

形容辣的歇后语 搅姜掌对舂椒掌 碰上了辣手

靠着火炉儿吃辣椒子 里外发烧

八两花椒四两肉 麻辣辣

巴掌捧生姜 辣手

拔葱种海椒 一茬比一茬辣;一茬辣过一茬

拔葱种辣椒 一茬比一茬辣

辣子一行茄一行 井井有条

辣椒面吹进鼻孔里 呛人

挨着火炉吃辣椒 里外发烧

八月的生姜 越老越辣

把砒霜拌在糖浆里 心狠手辣

蔫蔫萝卜 辣死人

拔了萝卜栽葱 一茬比一茬辣

八月间的生姜 越老越辣

拔了萝卜栽姜 一个比一个辣

拔了萝卜栽上姜 一个比一个辣

拔了萝卜载上姜 一个比一个辣

白萝卜紫皮蒜 辣嘴

白糖包大葱 皮甜心里辣

酱园店里糖生姜 外甜内辣

隔壁炒辣椒 有点呛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口味不同

口吃生辣椒 图嘴爽

结在树上的辣子 老来红

酸甜苦辣咸 五味子

小孩子吃辣椒 上当一回

隔壁烧辣椒 冲头不大;有点呛;有点象

高山头种辣椒 红到顶了

一个眼窝填的蒜,一个眼窝填的面 白眉拉眼的;白眉辣眼的

大椒就烧酒 辣手对辣手

捏起槌子舂海椒 有点辣手

天坑里种辣椒 阴险毒辣

黄瓜拌辣蒜 个人的爱好

药材店里格抹布 甜酸苦辣全有

老鼠吃辣椒 里外发烧

豆丝辣 酱;犟

猴子的姜 丢掉舍不得,吃过又辣

打翻了的调味罐 甜酸苦辣味都有

鸭吃辣椒 直摇头

帽盖上拴辣子 抡红啦

烧酒就辣子,好汉访英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腥油炒辣角角 心里俊得个坨坨

吃辣的送辣椒,吃甜的送蛋糕 投其所好

吃糠窝窝就辣椒 图嘴里痛快

一块老辣肉 不好下口

羊角葱靠南墙 越发老辣;老辣已定;老辣

中药店的抹布 尝尽了甜酸苦辣;浸透了苦水

烧酒就辣椒 一个比一个辣

醋泡辣椒 又酸又辣

关于关羽歇后语故事

『壹』 关于关羽的全部故事,成语,歇后语

关羽领大军来围攻曹仁守卫的樊城。曹仁在关羽的第九次激将法前,忍不住出内战,却大败容。后曹操派庞德与关羽交战,关羽和他的一次交战中,被他毒箭射中。幸好名医华佗路过,刮骨疗伤,治好了关羽,然后关羽有用水来淹樊城,庞德被斩,于禁被关进大牢。曹操招谋士商量对策。一个谋士(忘了是谁,好象是荀煜)提出联系东吴,让它攻打荆州,来个围魏救赵。东吴派吕蒙和陆逊攻打。吕蒙装死,接着占领了荆州,关羽得到消息,就回兵救荆州,不料荆州被东吴占了,关羽退守麦城,后被东吴擒下,斩下了首级,被东吴送到了曹操那里,荆州就这样失去了。这都怪关羽的自大。

『贰』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个歇后语描写的故事是什么

吴国为了得到来失去源的土地,始终不放弃夺回荆洲的想法,因此设酒宴名为招待关羽,实为鸿门之宴,宴请关羽过江到东吴席间埋伏刀斧手欲杀之。关羽久战沙场,熟读兵书,早知是计,便有所准备,故而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提着宝刀,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以脱身,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叁』 关公赴会一一单刀直入歇后语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有哪些

关羽赴会单刀直入歇后语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如下: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回州,孙权令诸葛答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关公赴会,_单刀直入歇后语讲的是鲁肃设下鸿门宴,请关羽来赴会,借机诛杀关羽。而关羽艺高人胆大,硬是凭着一把刀进出自如!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后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肆』 关于关羽的歇后语

『伍』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故事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故事为:关羽为了荆州的问题独自过江,与鲁肃会面。

酒桌上,鲁肃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索还荆州。关羽开始时以“饮酒莫谈国事”为理由将话题岔开,不料鲁肃步步紧逼。

接着,关羽借口喝醉了,右手提刀,左手挽着鲁肃的手,亲热之中又带有几分杀气地说:“今天饮酒,我已经醉了,莫要再提荆州之事,我担心这刀伤了故旧之情。改日我再请您到荆州赴会,再做商议。”

鲁肃挣脱不了,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暗藏的刀斧手也不敢擅自行动。到了船边,关羽才放了鲁肃,拱手道别。

(5)关于关羽歇后语故事扩展阅读:

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公元215年,刘备夺取益州,孙权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愿归还,孙权对此极为恼恨,双方都派出了军队,战事一触即发。可是一旦双方展开大规模的战争,对抗曹操而建立的“孙刘联盟”将会破裂?

在这个紧要关头,鲁肃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以便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鲁肃提议他和关羽都不带别人,单刀赴会。关羽表示同意。双方经过会谈,达成协议,孙权与刘备平分荆州,以湘水为界,停止对抗,缓和了紧张局势。

在后来的各种演绎中,“单刀赴会”的情节常常被用来展示关羽勇敢霸气的一面。而“单刀赴会”这一成语后来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常用来赞扬赴会者的自律和胆识。

『陆』 关羽走麦城歇后语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柒』 关公走麦城歇后语的故事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败走麦城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着
关公走麦城——殆在眼前

『捌』 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玖』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有关的主要故事(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目录),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

歇后语: 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3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4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6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7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8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9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10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11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12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13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14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也硬15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16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7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18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19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2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21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22 关云长败走麦城----大难临头23 关帝庙求子----走错了门24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5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26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27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28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29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30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3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2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33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34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35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36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37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38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39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三国成语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吴下阿蒙如鱼得水望梅止渴乐不思蜀单骑救主舌战群儒过关斩将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老生常谈赤膊上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败走麦城水淹七军借刀杀人辕门射戟俗语: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的: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一只筷子吃面条歇后语的答案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一只筷子吃面条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一只筷子吃面条歇后语 独挑儿

经典歇后语 走一步思三思 考虑周到

放在筐里的葱 难扎根

不见棺材不落泪 死心眼儿

戏台上的鼓槌 成双成对

老太婆上台阶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飞机上跳伞 一落千丈;腾云驾雾

高梁秆上点火 一顺杆儿往上爬

没路标的三岔口 左右为难

葫芦里装糯米饭 好进难出

半路上留客 嘴上热情;嘴上热闹

烂泥路上开汽车 卷土重来

开着电扇聊天 尽讲风凉话

麻线穿针眼 过得去就行

木槌敲金钟 配不上;不配

风中的羊毛 忽上忽下;不知下落;下落不明

生成的骨头长就的肉 定了

趣味歇后语 辣椒面捏关爷 红人

瘪了的唢呐 看你怎么吹

从墓坑里爬上来 死里求生

葫芦上架 吊起来了

从门缝里看人 把人看扁了

长一只耳朵的人 偏听偏信

袖筒里掖旗杆 不知长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587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