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走马观花
骑兵逛公园相关歇后语
矮子骑大马 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八匹马拉不开 难分难解 斑马的脑袋 头头是道 半空中骑马 腾云驾雾 半天云里跑马 露马脚 包公铡驸马 刚正不阿;公事公办 背着马桶出差 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崩了群的马 四处逃散 笔端的大马路 正直公道 鞭打千里驹 快马加鞭 冰凌上跑马 站不住脚 跛脚马碰到瞎眼骡 难兄难弟 跛脚马上阵 没有好下场 跛子骑瞎马 各有所长 曹操的人马 多多益善 长颈鹿进马群 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 老一套 陈世美做附马 喜新厌旧 趁圪台(ge toi小土丘)下马 自找台阶 城隍爷的马 样子货 城楼上看马打架 与我无关;与己无关 城头上跑马 兜圈子 赤滤膊桶马蜂窝 不惜血本;蛮干 穿紧身马褂长大的 贴心 船头上跑马 走投无路 打着兔子跑了马 得不偿失 大马拉小车 有劲使不上;有力无处使 大门口吊马桶 臭名在外 大轴和马达 只有一个心眼儿 呆子不识走马灯 来的来,去的去 戴马桶坐大堂 赃(脏)官 刀马旦不会刀枪 笨蛋(旦);徒有虚名 盗马贼挂佛珠 假正经;假装正经 盗马贼披袈裟 嫁祸于人 电线杆当套马杆 用材不当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 最毒;全是毒 毒蛇牙齿马蜂针 毒极了;最毒 独木桥上跑马 冒险;危险 儿牵父须过马路 谦虚(牵须) 放马后炮 没用了 放牛娃去放马 乱套了;乱了套 放羊的去圈马 乱套了;乱了套 粪坑里倒马桶 臭味相投 黄狗当马骑 乱来 风马牛 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赶车不带鞭子 光拍马屁 刚买来的马 不合群 高山上滚马桶 臭气远扬(比喻臭名远扬。) 贵州驴子学马叫 南腔北调 寒冬腊月的马蜂窝 空空洞洞;空洞 好袄做成破马褂 穷折腾 好马不吃回头草 倔强 好马遭鞭打 忍辱负重 河马打呵欠 好大的口气 猴子骑马 一跃而上;高高在上 猴子骑羊 不成人马 猴子捅马蜂窝 倒挨一锥 狐狸打马蜂 不懂得死活 花钱买死马 得不偿失;尽干蠢事 画上的马 不奇(骑) 怀里揣马勺 诚(盛)心 皇帝的女儿招驸马 专拣好的挑 驾辕的马驹尥蹶子(li o jue zi) 见了骆驼说马肿背 少见多怪 将军不下马 各奔前程 叫花子做驸马 受宠若惊 金漆的马桶 外面光,里面臭;外面好看里面臭 金漆马桶 外面光,里面臭 进冰场穿冰鞋 马上就溜 揪着马尾巴赛跑 悬 揪着马尾赛跑 玄(悬) 骏马跑千里,银燕入云霄 远走高飞 骏马驮银鞍 两相配 拉来黄牛当马骑 穷凑;穷凑合 老将出马 一个顶俩 懒牛懒马干活 屎尿多 老牛拉犁马拉车 浑身是劲 老大坐车,老二骑马 各走各的路 老水牛拉马车 不合套 老虎当马骑 有胆有魄 马背上看书 走着瞧 马槽边上的苍蝇 混饭吃 马长犄解骡下驹 怪事一桩;怪事 马大哈当会计 全是糊涂帐 马到悬崖不收缰 死路一条 马蜂的屁股 碰不得;摸不得 马高镫短 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马鲛鱼 嘴硬骨头酥 马路上的传单 白给 马上耍杂技 艺高胆大 马勺掏耳朵 不深人;深不下去 马桶里倒香水 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老牛追骏马 撵(ni 老爷坐马桶 赃(脏)官 马蹬子钉掌 空前绝后 马蜂口丁屁股 痛不可言 马虎(民间传说中形象丑陋、吞食小孩的怪物)看小孩 不放心;放心不下 马脸比猪头 当面出丑;一个比一个丑 马列主义装到电简里 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照人不照己 马尾穿萝卜 粗中有细 马陷淤泥 进退两难 麦场上挂马灯 照常(场) 驴子削了耳朵 假骂(马) 骡子的脸儿 非驴非马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 多嘴多舌;多一张嘴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天下太平 马蜂过河 带(歹)毒 马拉独轮车 说翻就翻;翻了 毛驴钉马掌 小题(蹄)大做 落在陷阱里的骏马 寸步难行 马拉汽车 新鲜事 马笼头套在牛嘴上 胡勒 马路不拐弯 正直公道 马桶拼棺材 臭了半辈子还装人 驴头伸过马食槽 插不上嘴;难插嘴 马背上钉掌 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 马不停蹄,鞭不停挥 老赶 马蜂蜇秃子 头痛;没遮没盖 马路上跑火车 不合辙 马勺碰锅沿 常有的事(比喻屡见不鲜。) 马桶上长鹿角 四不像 马脱缰绳鸟出笼 永不回头;决不回头 马尾巴拌豆腐 捣乱 马尾拉胡琴 细声细气 马拉车驾辕 不合套 马勺里淘菜 水泄不通 马桶倒进臭水沟 同流合污 马背上的剧团 载歌载舞 马车过沼泽地 此路不通 马蜂针,蝎子尾 惹不起 马嚼子套在牛嘴上 胡勒 马路旁的电杆 靠边站 马路上安电灯 光明大道 马路上说马路 公道 马尾绷琵琶 不值一谈(弹) 马尾穿豆腐 没法提;提不得;别提了 马尾搓绳 不合股;合不了股;用不上劲 马走日字象走田 各有各的路 马尾拴鸡蛋 难缠 马戏团的猴子 任人耍;由人玩耍 马背上跌跤,牛背上抽鞭 错上加错;迁怒于人 马槽里的苍蝇 混饭吃 马粪球,羊屎蛋 外光里不光;表面光 马蜂蜇蝎子 以毒攻毒 马褂改裤衩儿 大材小用 马拉九鼎 拽(zhu 马来西亚的咖啡 耐人寻味 马圈里的骡子 听喝的, 马群里的骆驼 突出 马食槽边点盏灯 照料 马蹄长瘤子 无关痛痒;不痛不痒 马戏团的小丑 走过场 盲人骑瞎马 乱闯乱碰;听天由命;寸步难行 茅房里的旧马桶 嘴滑肚臭 马蜂窝,蝎子窝 一窝更比一窝毒 马路不叫马路 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马食槽不许驴插嘴 独吞 猛将军骑马 一跃而上 马背上接电话 奇(骑)闻 马脖子上挂铜铃 走到哪,响到哪 马褂改棉袄 老一套 马拉车尥蹶子(li o jue zi) 马笼头给牛戴 生搬硬套 马勺当锣打 穷得丁当响 马捉老鼠 不务正业;不干正经事 马蜂窝 捅不得 马皮拧绳绳拴马,牛皮做鞭鞭打牛 忘本 马屁股上挂蒲扇 拍马屁 马屁精拍了马腿 倒挨一脚 马蹄刀瓢里切瓜 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马跳水浪 奔波 马尾巴提豆腐 串不起来 没买马车先置鞍 弄颠倒了;颠倒着做 庙里的马 精(惊)不了 母猪嘲笑马脸长 不自量 穆桂英出征 马到成功 木排上跑马 蹩脚 牧人不刮胡子 溜(留)须拍马 泥地上跑马 一步一个脚印 穆桂英破洪州 马到成功 拿五马倒六羊 赂了个头朝下 楠木做马桶 用材不当 你有骏马我有金鞍 配得起你 牛长鳞,马长角 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 女儿国招附马 一厢情愿 女驸马进洞房 一个喜来一个忧;喜的喜,忧的忧 爬上马背想飞天 好高鹜远 拍马屁的拍上了大腿 错上加错 拍马屁拍到马嘴上 倒咬一口 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倒挨一脚 跑马吃烤鸭 这把骨头不知往哪扔 跑马使绊子 存心害人 牛背上放马鞍 乱套了 牛牵鼻子马抓鬃 抓住了关键 牛耕田,马吃谷 一个受累,一个享福 女驸马招亲 不明真相 破马蹄表 没准儿 牛栏里伸进张马嘴 没你开口的份儿 骑兵败阵 兵荒马乱 骑兵打胜仗 马到成功 骑兵掉河里 人仰马翻 骑兵队长打冲锋 一马当先 骑老牛追快马 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 骑骆驼背大刀 阔马大刀 骑马背包袱 全在马身上 骑马不带鞭 拍马屁 骑马不带鞭子 拍马屁 骑马放屁 两不分明 骑马观灯 走着瞧 骑马逛草原 没完没了;无穷无尽 骑马过独木桥 难回头;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 岂有此理 骑马扛布袋 白搭 骑马上独木桥 回不得头 骑马上山 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骑马上天山 回头见高低 骑马时间少,擦镫时间多 本末颠倒 牛套马 累死俩 骑兵逛公园 走马观花 骑马找判官 马上见鬼 骑马抓跳蚤 大惊小怪 骑牛追马 望尘莫及 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骑着毛驴追骏马 望尘莫及 千里马长翅膀 突飞猛进 千里马逮老鼠 大材小用 千里马拉犁耙 大材小用;用非所长 墙头上的马蜂,墙缝里的蝎子 一个比一个毒 桥头上跑马 走投无路 窃马贼戴佛珠 冒充善人 秦叔宝的黄骡马 来头不小 秦琼的黄膘马 有来头 秦叔宝卖马 穷途末路 墙上的蜘蛛网,草原上的脚印 蛛丝马迹 墙头上跑马 路子窄;好险;转不过弯;寸步难行;没多大奔头;难转弯;危险 瘸子骑瞎马 互相照应;各显其能;各显神通 秦琼卖马 忍痛割爱;背时 热蹄子马 闭不住 拳头上跑马 能人儿 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仨钱买匹马 自骑自夸(跨) 塞翁失马 因祸得福 赛马场上的冠军 一马当先 山东的骡子学马叫 南腔北调 山羊野马在一起 不合群 捎马子里摸花生豆 大把地抓 捎马子里装针 容易出头 佘太君挂帅 马到成功 舍得买马,无钱置鞍 大处不算小处算 绳索套在马颈上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石板桥上跑马 不留痕迹 石马塞进车辕里 生搬硬套 石头开花马生角 没人见过;没有的事 手痒去捅马蜂窝 想惹祸 歪嘴当兵 马上丢人 歪嘴当骑兵 马上丢丑 瘦死的骆驼 比马大 说牛马下蛋 笑话连篇 司马遇文君 一见钟情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死马当活马骑 痴心妄想;妄想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好活(画)儿 孙猴子封了个弼(bi)马温 不知自己官大官小;沾沾自喜 唐僧的龙马 腾云驾雾 掏耳朵用马勺 小题大做 套马杆子逮兔子 瞎胡闹 套马杆子戴礼帽 细高挑儿(身材细长的人) 套马杆子顶草帽 奸(尖)的出头 提马灯下矿井 步步深入 剃头的拍马掌 完事 同一个马鞍上的人 走的是一个方向 土匪骑疯狗 恶人凶马 兔子跟着马儿跑 望尘莫及 兔子驾辕马拉车 乱了套 托着扁担过马路 横行霸道 脱缰的野马 抓不住;横冲直撞;无拘无束 窝里的马蜂 不是好惹的 屋檐上挂马桶 臭名在外 无牛捉了马耕田 大材小用 喜马拉雅山上摆手 高招 喜马拉雅山上鸡儿叫 名(鸣)声远扬;远近闻名(鸣);高明(鸣) 喜马拉雅山上卖牛黄 又高又贵;高贵 瞎子骑瞎马 不对路数 乡下人不识走马灯 来的来,去的去;去了又来 小马驹备鞍鞯( n ji 小马驹跟车 跑跑颠颠 小猫洗脸 马马虎虎 小娃娃骑木马 愿上不愿下 小巷子赶马车 难转弯;转不过弯来 鞋壳篓里跑马 没几步跑头 鞋里头跑马 没多大奔头 新箍的马桶 三日香 新科状元招附马 喜上加喜 新修的马路 没辙 熊瞎子耍马枪 露一手 熊瞎子舔马蜂窝 怕挨蜇别想吃甜头 悬崖上勒马 化险为夷 崖缝里的马蜂 没人敢惹 养个孩子学响马(旧称劫路的强盗) 有失家教 爷俩看见马打架 大惊小怪 野马进了套马杆 伸手(首)容易缩手(首)难 野马脱缰 横冲直撞 一个马鞍上的人 同奔前程 有马不骑,有车不坐 练腿劲 杂交的骡子 非驴非马 赠马赠笼头 好事做到底 炸了窝的马蜂 乱哄哄 站在山上看马斗 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参与一些事,只站在旁边观望。) 张飞骑老虎 人强马壮 张飞战马超 不分胜负 招牌上挂马桶 臭名远扬 赵子龙上阵 百战百胜;单枪匹马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 反复无常 纸马店的货 等着烧 中了状元招驸马 好事成双;喜上加喜 种马见了牝马(pin m 雌马)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顾全大局 诸葛亮斩马谡(su) 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苎里的马蜂 不是好惹的;惹不起 捉住驴子当马骑 不识货 坐轿闷得慌,骑马嫌摇晃 有福不会享
001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002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003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004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005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006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007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008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009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010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011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
012阎王爷当木匠——鬼斧神工
013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014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其神
015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016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017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018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019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020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021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022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023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024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025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026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027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028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029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030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031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032许楮战马超——赤膊上阵
033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034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035孙悟空72变——神通广大
036孙猴子上天宫——得意忘形
037猪八戒扮新娘——其貌不扬
038猪八戒吃猪肉——忘乎所以
039沙河僧挑胆子——忠心耿耿
040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041贾府的大观园——外强中干
042贾宝玉看西厢——戏中有戏
043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044贾宝玉游魂——误入迷津
045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046林黛玉的身子——弱不禁风
047王熙凤的为人——两面三刀
048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049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050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051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052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053方凿圆枘——格格不入
054量体裁衣——以身作则
055洛阳纸贵——风行一时
056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057骆驼走路——昂首阔步
058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059被面上刺绣——锦上添花
060鞋头上绣花——前程似锦
061千里马长翅膀——突飞猛进
062针尖的灰尘——微乎其微
063脑袋上推小车——走投无路
064肥狗咬主人——忘恩负义
065麦秆上插针——节外生枝
066巫婆跳绳——故弄玄虚
067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068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
069癞蛤蟆吞鱼钩——自作自受
070哑巴观灯——妙不可言
071死克郎扛大旗——臭名昭著
072叫花子打哈哈——其乐无穷
073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
074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075歪脖子拉小提琴——两全其美
076摇扇子聊天——谈笑风生
077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078船老大坐后艄——看风使舵
079平地搭梯子——无依无靠
080老太太学钢琴——手忙脚乱
081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082坐飞机讲报告——空话连篇
083导游带路——引人入胜
084特快列车进隧道——长驱直入
085千里打电话——遥相呼应
086民航局开业——有机可乘
087摩天楼上说书——高谈阔论
088胸腹透视——肝胆相照
089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090鲁班拜师—精益求精
091孟母三迁—望子成龙
092刘邦攻项羽—反败为胜
093廉颇背荆条—负荆请罪
094秦始皇修长城—千古奇迹
095荆轲刺秦王—图穷匕现
096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097司马遇文君—一见钟情
098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
099黄忠叫阵—不甘示弱
100黄忠抡大刀—老当益壮
101吕布叛荆州—出尔反尔
102吕布杀董卓—大义灭亲
103诸葛亮用兵—神机妙算
104司马懿进葫芦谷—绝处逢生
105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106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07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108王羲之的字帖—别具风格
109谢安做宰相—东山再起
110谢玄破秦军—以少胜多
111李林甫当宰相—口蜜腹剑
112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113寇准抱块清官扁—名副其实
114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115陈世美杀妻—忘恩负义
116穆桂英破洪州—马到成功
117杨五郎当和尚—半路出家
118岳飞枪挑小梁王—忍无可忍
119秦会杀岳飞—不得人心
120李时珍治病—妙手回春
121海瑞上殿—为民请命
122严嵩收礼—来者不拒
12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人财两空
124吴三桂引清兵—吃里扒外
125慈禧太后听政—独断专行
126杨乃武入狱—屈打成招
127猪八戒穿红袄—不伦不类
128林黛玉焚稿—忍痛割爱
129老寿星还童—面目皆非
130王母娘娘蟠桃会—聚精会神
131吊死鬼瞪眼—死不瞑目
132坟地变庙宇—神出鬼没
133火箭上天—不翼而飞
134电锯开木头—当机立断
135底片上的人—黑白颠倒
136服务员上菜—和盘托出
137地球绕太阳转—周而复始
138千人大合唱—异口同声
139拉提琴打喷嚏—弦外之音
140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141望远镜观花园—美不胜收
142总统府请客—高朋满座
143月下跳舞—形影不离
144船头上开晚会—载歌载舞
145北极上的冰川—顽固不化
146冰山上画画—好景不长
147骑兵逛公园—走马观花
148乘慢车来的—不速之客
149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150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额,好像不止十个了吧!!!!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大全
/question/29001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553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七根笛子一起吹
下一篇: 骑驴望着坐轿的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