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孔明借东风

民俗 2023-09-21 10:42:19

最佳答案:

巧用天时

孔明借东风相关歇后语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是:巧用天时。解释:比喻巧妙地利用某种时机进行活动,获取成功。孔明借东风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借来东风与周瑜打败曹操的故事。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并且他常年居住在距长江不远的南阳,有能力预测长江中游一带的天气变化。所以东风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他只是准确预测了天气情况而已。因此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是巧用天时。

有关诸葛亮歇后语:

(一)、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二)、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三)、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

(四)、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

1、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巧用天时。孔明借东风出自《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意思

导语:《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三国时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风向不顺,忧虑成病。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东风。周瑜即请诸葛亮在南屏山设坛祭风;大战前夜,果然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巧用天计:比喻利用自然条件使事情得到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意思,欢迎借鉴!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意思

关于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4、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5、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6、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7、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8、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0、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11、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12、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1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4、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5、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16、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7、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1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0、孔明借东风——巧借天机

2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22、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23、诸葛亮吊孝——假的

24、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25、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26、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29、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3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31、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3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552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