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危言耸听
惊险小说相关歇后语
1.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2.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3.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猪八戒戴花——自美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8.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9.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10.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11.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12.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13.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14.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15.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16.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17.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18.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
19.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
20.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1.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2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2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2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2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2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2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3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3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3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3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3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3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3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3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3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4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4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42.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4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4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45.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4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4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48.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4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5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5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52.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5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54.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55.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56.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57.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58.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5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6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61.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62.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6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6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5.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66.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67.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68.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69.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70.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71.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72.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73.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74.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7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76.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77.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78.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79.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80.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81.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82.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83.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84.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85.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86.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87.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88.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89.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90.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91.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92.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93.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94.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9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6.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9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98.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99.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100.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0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10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10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10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10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10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10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10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作者)
10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作者)
1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1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军校)
1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作者)
114.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
115.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
116.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
117.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
118.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119.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
12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
12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
122.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
123.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王熙凤)
124.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金钏)
125.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鸳鸯)
126.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鸳鸯)
127.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鸳鸯)
12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29.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危言耸听
wēiyánsǒngtīng
【注释】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举例】
这篇文章,言过其实,~,让人讨厌。
【近义词】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歇后语】
惊险小说
【谜语】
惊险小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英文翻译】
alarmist talk <say frightening things just to raise an alarm; exaggerate things to scare the mass>
化险为夷,从险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转危为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形容化险为夷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形容化险为夷的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悬崖上勒马 ? 化险为夷
孔明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形容化险为夷的歇后语拓展摘抄 独木桥上散步 ? 走险
肚皮上磨刀 ? 冒险;危险;好险
断了腿的青蛙 ? 跑不了(比喻某项任务或某件事情很保险,很有把握。)
钢头戴铁帽 ? 双保险
光着脚板踩玻璃碴儿(小碎块) ? 走险
狐狸给鸡拜年 ? 不怀好意;阴险歹毒
惊险小说 ? 危言耸听
砍柴刀刮脸 ? 手艺高;冒险;危险;好险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老太太过溜冰场 ? 走险
癞蛤蟆生蝎子 ? 一窝更比一窝毒(比喻一代比一代阴险、歹毒)
老虎咧嘴笑 ? 阴险歹毒
骆驼过独木桥 ? 步步有险;一步三分险
木排过险滩 ? 顺流而下
嫩竹扁担挑瓦罐 ? 担风险
骑老虎走冰山 ? 好险;冒险;危险
切菜刀背上翻跟头 ? 武艺高;本领高;好险
切菜刀剃头 ? 好险;冒险;危险
墙头上跑马 ? 路子窄;好险;转不过弯;寸步难行;没多大奔头;难转弯;危险
舌头磨剃头刀 ? 冒险;危险
手榴弹捣蒜 ? 危险;冒险
榫(sun)头钉铁钉 ? 双保险
形容化险为夷的歇后语拓展精选 踏在薄冰上 ? 好险;冒险;危险
剃头刀擦屁股 ? 好险;危险
挑雷管上山 ? 担风险
挑着缸钵走滑路 ? 担风险
铁拐李走独木桥 ? 够戗(够受的);走险
铁人带钢帽 ? 双保险
瞎子踩高跷 ? 盲目冒险
瞎子过独木桥 ? 盲目冒险;死路一条
悬崖上勒马 ? 化险为夷
夜里攀险峰 ? 不顾生死
孕妇过独木桥 ? 铤(挺)而走险
纸糊的扇车 ? 担风险
拽着茅草打滴溜 ? 承受不起;险乎得很
拽着树叶打滴溜 ? 险乎得很
着地游泳 ? 保险
走锅边路 ? 太危险
嘴上安拉锁 ? 说话保险
最危险的游戏 ? 玩火自焚
最险恶的地方 ? 穷山恶水
百岁老人攀枯枝 ? 够危险的
百岁老翁攀枯树 ? 好险;冒险;危险
保险柜挂大锁 ? 万无一失
保险箱 ? 铜墙铁壁
保险箱锁票子 ? 一张不漏
鼻梁骨上推车子 ? 铤而走险
形容化险为夷的歇后语拓展推荐 暗滩上行船 ? 危险性大
板凳上放鸡蛋 ? 不可靠;好险;危险
保险柜里安家 ? 图的是安全
保险柜里安雷管 ? 暗藏杀机
鼻梁上放菜刀 ? 好险
扁担上搁鸡蛋 ? 好险
扁担做桅杆 ? 担风险
脖子上挂镰刀 ? 好险
脖子上磨刀 ? 危险到顶
跛子爬山 ? 一步三分险;步步有险
踩虎尾,踏春冰 ? 冒险
豺狼朝羊堆笑脸 ? 阴险歹毒
穿钉鞋外搭拄拐杖 ? 双保险
穿木屐过摩天岭 ? 走险
大肚子踩钢丝 ? 铤(挺)而走险
戴斗笠打伞 ? 双保险,多此一举
刀尖上翻跟头 ? 不怕死;好危险;冒险;好险
刀尖上翻筋斗 ? 玩命的事(比喻干冒险的事。)
电线杆上耍把势 ? 艺高胆大;武艺高;本领高;险得很
顶大风过独木桥 ? 担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507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荆条编小篮
下一篇: 牵着羊进照相馆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