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青石板上抹油

民俗 2023-09-21 03:53:37

最佳答案:

滑得很

青石板上抹油相关歇后语

植物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植物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歇后语1 芝麻开花--节节高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墙上的草-------随风倒

水仙不开花-------装蒜

杨树开花-------没有结果

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老藤爬树—缠住不放

麦秆吹火-————小气

沙锅里的捣蒜——一锤子买卖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屋檐下的洋葱-------根焦叶烂心不死

冬天种冬瓜-------不是时候

萝卜敲金锣-------越敲越短

芝麻开花——节节高

竹笋出土——拔尖

苦瓜虫——内贡(内讧)

柑子生虫——桔(激)坏哩

霜打芭蕉——心不死

灯草无油——枉费心

黄连甘草一担挑——一头苦来,一头甜

黄连树下功夫弹琴——苦中作乐

黄瓜藤攀黄连树——苦命相连

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

黄连树上结糖梨——甜从苦中来

黄连木雕寿星——苦老头儿

黄连水洗头——苦恼(脑)

黄连树挂苦胆——苦相连

黄连树下吃猪胆——苦上加苦

牛眼佛秉屎(擦屁股)——靠各人本事

针刺对麦芒——尖对尖(喻双方性格一样)

甘蔗蘸糖——甜对甜

松毛烧火——一阵光(一时光景)

鲁箕盖房——差过茅

水浸灯草——心滑冷

园背的竹笋——外生(甥)

朽木头——不用斧(补)

灯草铺路——尽芯行

水浸麦苗——无面见(无收成)

植物歇后语2 口含棉花——说得轻巧

青石板上晒棉花——有软有硬

秋天的木棉花——老来红

蒺藜上弹棉花——越整越乱

脚踩棉花堆——不踏实;腾云驾雾

挑着棉花过刺笆林——东拉西扯;七勾八扯

半天云里抛棉花——肯定落空

棒槌弹棉花——乱谈(弹)

背着棉花过河——负担越来越重

冰雹砸了棉花棵子——尽光棍

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

耳朵塞棉花——装聋作哑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滚水锅里捞出的棉花——熟套子

挑着棉花过刺林——走一步,挂一点

新棉花网被絮——软胎子

竹筒子里塞棉花——空虚

号筒里塞棉花——吹不响

号筒塞棉花——吹不响;吹不得

荞麦地里藏秃子——没有看出你来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荞麦地里捉王八——十拿九稳

荞麦粒儿——有棱有角

荞麦面擀饼——不粘板

房顶上种麦子——刺激(脊)

纺花锭插到荞麦囤——尖对棱

风吹麦苗——一边倒

割麦不用镰刀——连根拔

拿根麦芒当棒槌——小题大做

看见麦苗叫韭菜——五谷不分

墙上的麦子——野种(.)

荞麦面贴对子——不粘板

荞麦捏的——没有骨头

荞麦皮打浆糊——粘不到一起

荞麦皮打糨子——不粘板;两不沾(粘);粘不到一块儿

荞麦皮里挤油——死抠;没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

荞麦去了皮——棱没棱;仁没仁

植物歇后语3 芝麻开花——节节高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墙头草——随风倒

水仙不开花——装蒜

杨树开花——没有结果

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老藤爬树——缠住不放

麦秆吹火——小气

沙锅里的捣蒜——一锤子买卖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冬天种冬瓜——不是时候

萝卜敲金锣——-越敲越短

柴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豆芽菜碰着屋檐——老嫩

橄榄屁股——坐不牢

哑子吃黄连——有苦无话处

口含棉花——说得轻巧

青石板上晒棉花——有软有硬

蒺藜上弹棉花——越整越乱

植物歇后语4 横泾烧酒——大花头

仙人掌开花——黄了

告花子打手锤——安逸惨了

大闺女的荷花——花色多

叫花子哼小调——穷开心

开过花的竹子——抽不出新笋

石榴花下的毛虫——令人讨厌

叫花子临死张着嘴——穷话未尽

花盆里栽娃——务人

绣花针的鞋底——难过

麻袋上面绣花——底子不好

八月霜打的花园——空荡荡

爱赌贪花捻酒盅——自弄穷

爱酒贪花捻酒盅——自弄穷

浅水塘的荷花——根底不深

棒槌弹花——不沾弦儿;不沾弦

半夜里绣花——越看眼越花

八宝山上跳八宝——越跳越眼花

八两花椒四两肉——麻辣辣

八十岁婆婆拜花堂——空费一对蜡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王开花——没结果

叫花子坐鸳鸯轮——四海为家

刺猬钻进蒺藜堆;绣花姑娘打架——针锋相对

闭眼吃毛虱;瞎子看花脸——眼不见为净

红萝卜开花长了葱;空箱里取物;魔术师变戏法——无中生有

半空里下大雪——天花乱坠

叫花子跳崖;霸王走乌江——穷途末路

长白山的春光——鸟语花香

望远镜照花园——美不胜收

白鹤黑尾巴;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说得口吐莲花现;骗得麻雀下地来——花言巧语

大地回春——百花齐放

花绸子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麻布袋锈花——底子太差

大年夜放鞭炮——天花乱坠

翠屏山的蝴蝶——花花世界

看家狗专咬叫花子——穷人好欺负

鲜花插到牛屎上——糟蹋了

八月的棉花——咧开啦

屎壳郎去采花——太不自量

老铁匠绣花——不是那份手艺;不是那个架

葵花籽里钻臭虫——算什么仁;算什么人

叫花子走夜路——假赶忙;假忙

告花子滴姆妈在月里——要耸马没得耸马

叫花子拾元宝——喜从天降

叫花子吃苦瓜——自讨苦吃

叫花子娶媳妇——没挑的

满山开的杜鹃花——一片火红

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弹(谈)起

一口吃个麻花——干脆,干净利落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百合开花两头吃——一举两得

白脚花狸猫——坐勿定

白藕绿叶荷花——原来是一家

叫花子教养小讨饭——彼此彼此;彼此一样

钻出来的狗闹花——害人

花子提亲——穷说

秤砣落在棉花上——无声无息;没回音

叫花子伸脚——灯草;蹬草

叫花子争槽门——争的别人的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人;气煞

北瓜花炒鸡蛋——对色

麻叉袋绣花——底子太差;底子差

屎壳郎带花——臭美

红绸子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三两棉花——弹唔成;谈唔成;不能弹;不能谈

六十岁开花——倒结子;倒结籽

尿桶里起浪花——B疯发了

叫花子走人户——两手空

墙里开花墙外红——美名在外

十斤棉花做一担——轻佻;轻挑

植物歇后语5 芝麻开花——节节高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墙上的草——随风倒

水仙不开花——装蒜

杨树开花——没有结果

棉花地里种芝麻——一举两得

棉花堆里找跳蚤——没着落

棉花堆失火——没救

棉花里藏针——柔中有刚

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棉花耳朵——经不起吹

茉莉花喂骆驼——那得多少

开水碗上的`葱花——华(花)而不实

开花的白菜——起了心

葵花籽里拌盐水——唁闲(捞咸)嗑

凤凰树开花——红极一时

春天的石榴花——心红

苍蝇飞进花园里——装疯(蜂)

鼻子上戴花——不是个地方

背着棉花过河——负担越来越重

半天云里抛棉花——肯定落空

半个月绣不出一朵花——真(针)慢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病床上摘牡丹——临死还贪花

剜草的拾了个南瓜——捡着大个的

挑煤草走路——于轻巧话

挑打草走路——担空心

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

掉见草地——满心欢喜

耕牛吃羊草——怎能吃得饱

风吹墙头草——两边倒

灯草栏杆——靠不住

灯芯草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灯芯草挑刺——太软

灯草拐杖——做不得主(柱)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灯草搓绳——紧不起来

灯草打围墙——一点没事

稻草堆里埋石头——软中有硬

稻草绢做裤腰带——尴尬

吃了黄连吃甘草——先苦后甜

吃根灯草——说话轻

弯腰树——直不起来

娃鱼爬上树——左看右看不是人

拾食盒上树——言(沿)之(枝)有理(礼)

千年的大树——根深时茂

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

老藤爬树—缠住不放

麦秆吹火——小气

沙锅里的捣蒜——一锤子买卖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屋檐下的洋葱——根焦叶烂心不死

冬天种冬瓜——不是时候

植物歇后语6 番豆剥壳——还有衣(谐音医,喻有救)。

口甘大冬瓜——系小菜(指人虽大,却无作为)。

水浸冬瓜——会脱囊(喻指脱离关系)。

黄豆打荚——取尾齐。

一条竹篙——打倒一船人。

风车放谷——冇先行。

茄子唔摘——吊脱蒂(喻谈恋爱不成,吹啦)。

墙头草——两边倒(喻某些人当两面派)。

麦秆吹箫——系小气。

水打灯草——放心来。

狗爪豆未浸净——会晕人。

满箩芋子——净系头。

塑料花——有色无香。

路边矣欠花——看得摸不得(指路上靓妹可看不可摸)。

芝麻开花——节节高。

乌心萝卜——好面皮(喻某些人人缘好心歹)。

求古诗知识和谚语,歇后语,古诗,成语等题目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 》。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
1.《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游子吟》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答:诗歌的一种。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谁?
答:叶绍翁。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 古诗词积累(五)

13、给诗句填上数字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14、唐代诗人对自然现象、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生动,尤其对日、月、雨等的描写更见功夫,令人赞叹。请就下面句子中有关日、月、雨的内容填空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今夜明月人相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5、唐代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
(7)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积累题。请将古诗词补充完整。(10分)
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②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鹊楼》)
③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史弟》)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天门山》)
⑧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⑨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⑩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2、填空。(7分)
①、《草原》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在以前我们还学过它的课文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他的作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部即可)
②、“唐宋八大家”有: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
读书竞赛模拟题
1、积累题。请将古诗词补充完整。(10分)
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②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登鹳鹊楼》)
③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史弟》)
⑦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望天门山》)
⑧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⑨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⑩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1.《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游子吟》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答:诗歌的一种。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谁?
答:叶绍翁。
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 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问答题
1.诗歌的分类方法有?( )
2.唐宋八大家指谁?( )
3.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指谁?( )
4.“初唐四杰”指的是谁?( )
5.《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 )
六.填空题
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七、选择题
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镇江
3.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淮海居士
4.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
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5.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 )境内。
A.陕西 B.内蒙古 C.新疆 D.甘肃
6.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
7.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
A.李煜 B.秦观 C.李清照 D.柳永
8.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 )。
A.辛弃疾 B.陈亮 C.陆游 D.岳飞
9.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八、解释题
八 .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自陆游《书愤》
( )
九.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
1.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2.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3.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十.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_。 (《汉乐府?上邪》)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3.风乍起,___。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南唐冯延巳《谒金门》)
4.沙上并禽池上暝,___。(宋张先《天仙子》)
5.____,老夫和泪写胭脂。(清赵翼《赠当筵索诗者》)
6.漫云女子不英雄,____。(近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1---4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1.两首诗作者感受的都是“___”,前者是指____,后者是指____。
2.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3.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____”。
4.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指出
A.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B.诗句“后不见来者”的“来者”是指像战国时燕昭王那样礼遇人才,招贤强国的明君。
C.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后人称赞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句“返景入深林”是说诗人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又回到树林深处细细品味静谧优美的山林景色。
十二.阅读下面唐代诗歌,回答第1-4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其一》)
1.上面诗歌中“千门”是“____”的代称;“长安”就是现今的陕西__;妃子则是指唐代__。(3分)
2.诗歌第三句的正确解释是:____(2分)。
3.下列选项中最能揭示这首诗主题的词语是( )(2分)
A.次第开 B.一骑红尘 C.妃子笑 D.无人知
4.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联系晚唐时唐敬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冀望统治者能改弦更张。有人评论说“红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写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层是暗喻,联系所给提示并加以想像,可以理解那暗喻的意义是:____。(2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493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