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穷尽忠
叫花子进贡相关歇后语
《靖远民间文学:儿歌·谚语·歇后语(三)》
如下:
灌油的流子--没底。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光着屁股赶狼--胆大不害羞。
狗抬庙门--想吮个腊把子。
狗咬鸭子--呱呱叫。
割了糜子叫雀儿--领的空头情。
狗肉包子--不上台盘。
关门演皇帝--自尊自大。
喝了凉水添碗--寻着撑眼。
干榆木疙瘩--难避(劈)开。
狗皮上贴膏药--不粘。
狗吃尿脬--空喜欢。
狗咬石匠--寻着挨锤子。
狗吃羊苦肠--连吃带摔。
狗看星星--懂得啥稀稠。
狗熊耍扁担--老一套。
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古井插竹竿--光棍。
桄子烤火--划(铧)不着。
过时的萝卜--虚心。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锅婆子带钥匙--当家不作主。
过河拆桥--断后。
关门打狗--跑不了。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狗咬汽车--多管闲事。
给死人送药--白费心。
H
红萝卜拌辣子--吃出来看不出。
和尚娶亲--对不住寺里人。
画匠不拜佛--知道底细。
和尚跟着月亮走--谁也不沾谁的光。
火车站的铁轨--一道道多。
火烧棉花--无救(舅)。
红兰铅笔--两头挨刀。
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黄豆煮豆腐--父子相会。
黄连水洗头呢--苦恼(脑)。
黄河加干草--有苦有甜。
黄河里的尿脬--随大流。
揪住耳朵擤鼻呢--差窍。
葫芦里的要--不知真假。
葫芦下井--不成(沉)。
J
叫花子进万寿宫--户大家虚。
叫花子留不住隔夜食--一顿光。
叫花子拨算盘--穷有穷打算。
叫花子过年---穷凑合。
叫花子碰上讨饭的--穷对穷。
见了强盗叫爸爸--认贼作父。
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假李逵遇上真李逵--冤家路窄。
脚上带铃铛--走到哪里响到哪里。
脚户的腿--练出来的。
脚踩棒槌--立场不稳。
叫花子坐皇帝--一步登天。
贾来桂买糖饺子--半夜了。
鸡骨头熬油--没多大油水。
鸡屁股掏蛋--等不住了。
鸡蛋炒鸭蛋--混蛋。
鸡蛋走路--滚。
借钱做衣--浑身是债。
借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K
开水充茶--正好。
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开会请假--没出席(息)。
口袋里倒核桃--滚出来。
口袋里睡觉--装着呢。
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孔夫子唱戏--开口成章。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明斩马谡--迫不得已。
孔雀展翅--炫耀自己。
孔夫子的徒弟--贤(闲)人。
孔夫子的搭链--书呆(袋)子。
裤裆里放屁--两岔走。
筷子里选旗杆--没高的。
啃不尽的桃核--然胡子。
L
碌碡拉到半坡上--上下难。
癞蛤蟆躲端午--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六月里借扇子--不识时务。
癞蛤蟆跳门坎--连墩尻子带伤脸。
癞蛤蟆支桌腿--死撑。
老羊皮换羔皮--划得着。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母猪下教场--不凭载了凭甩呢。
老鼠尾巴的疖子--脓水不大。
六月的雪--罕见。
灵堂里唱戏--苦中作乐。
六月的萝卜--少教(窑)。
套上磨的驴--不转也得转。
驴皮挂到墙上--不像画(画)。
柳木当梁--不成材料。
六月里卖皮袄--冷背货。
六月的腊肉--有言(盐)在先。
龙王搬家--厉害(离海)。
龙王亮相--张牙舞爪。
龙王的帮手--虾兵蟹将。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
老太太的嫁妆--陈货。
老年人吃豆腐--正好。
老婆吃大豆--满嘴胡嚼。
老太太擦胭脂--老来俏。
老牛筋--难啃。
老令公数儿--越数越少。
老母猪鼻上插葱--装相(像)。
老爷掉在粪坑里--赃官。
老和尚念经呢--老一套。
老年人打拳--腰来腿不来。
老狗上墙--后腰没劲。
老和尚敲钟--巴不得一声。
老虎口里拔牙--不要命。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虎挂素珠--假慈悲。
老鼠钻瓶子--好进难出。
老鼠碰到猫了--自惹祸。
老驴啃脖子--工变工。
肋条换猪爪子--不合算。
老鼠拉锨把--大头还在后。
两条腿穿到一条裤筒里--蹬不开。
两口子的帐--算不清。
骆驼洒尿--有厚交(后浇)。
1、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弓(功)之臣
2、戴着面具进棺材——死不要脸
3、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情味
4、戴着面具上街——没脸见人
5、戴着曰罩亲嘴——隔了一层
6、戴着帽子鞠躬——岂不此理(礼)
7、戴特大帽子穿小鞋——头重脚轻
8、戴耳环画眉毛——耳目一新
9、带泥的萝)——有点土气
10、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1、要饭花子穿西装------穷讲究。
2、瞎子磨刀------快了。
3、猪鼻子插葱------装(象)相。
4、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5、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活法。
6、杀猪杀屁眼------各有各的杀法。
7、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8、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9、窝头踹一脚------不是块好饼。
10、关帝爷掉灶坑------灰头鼠脸。
11、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2、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
13、耗子给猫当三陪------要钱不要命。
14、耗子给猫理胡须------溜须不要命
15、耗子枕猫卵子睡觉------关系在那呢。
16、耗子拉木楔------大头在后头。
17、狗带嚼子------胡勒。
18、狗带帽子------装人。
19、猫带嚼子------勒胡。
2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1、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22、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23、熊瞎子掰苞米------所剩无几。
24、耗子看粮仓------家贼难防。
25、黄皮子下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
26、黄皮子坐庙堂------装得哪尊佛呢。
27、柳条串王八------你们是一个枝上滴。
28、墙头跑兔子------你们是一路滴。
29、癞哈蟆蹦脚面------不咬人咯殃人。
30、癞蛤蟆上高速公路------楞装进口小吉普
31、癞蛤蟆上菜板------楞装大片肉。
32、 癞蛤蟆带前进帽------楞装进步人士。
33、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34、上茅房看报纸------哪来的臭理论。
35、茅坑里扔石头------激起民(粪)愤。
36、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482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叫花子嫁长工
下一篇: 叫花子看滑稽(独角戏)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