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练出来的
脚夫的腿,说书的嘴相关歇后语
导语:嘴是人的五官之一,负责进食和说话。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嘴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01、戴着斗笠亲嘴 差着一帽子
02、戴着口罩亲嘴 隔了一层
03、戴着帽子亲嘴 差得远
04、戴着面具亲嘴 没一点情味
05、担着苦瓜喊瓜甜 嘴甜心苦
06、当衣服买酒喝 顾嘴不顾身
07、刀子嘴,豆腐心 嘴硬心软
08、倒吊的腊鸭 一嘴油
09、倒闲话,落不是 吃了嘴的`亏;全坏在嘴上
10、道东的献笼套 你道西的插什么嘴
11、电线杆当筷子 没法下嘴
12、顶门杠做牙签 大材小用;难插嘴;插不上嘴
13、堵八戒十八变 没有一副好嘴脸
14、赌徒的嘴巴 尽说到点子上
15、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倒五两 有一句说一句;有啥说啥
16、对聋子说话 在张嘴
17、对着锅底亲嘴 触一鼻子灰;碰一鼻子灰
18、对着镜子亲嘴 自爱;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19、对着牛嘴打喷嚏(pen ti) 吹牛
20、鹅盆里不准鸭插嘴 独食独吞
21、鹅食盆不许鸭插嘴 吃独食
22、饿汉抢猪头 争嘴吃
23、饿狼嘴里夺脆骨 好大胆;好大的胆子;胆子不小
24、耳聋鼻塞嘴哑 一窍不通
25、凡士林涂嘴巴 油腔滑调
26、黄连豆用嘴咬 自找苦吃
27、黄连炖猪头 苦了大嘴的
28、黄鼠狼嘴下溜出的鸡 死里逃生
29、黄鼠狼嘴下逃出的鸡 好运气
30、风箱的嘴巴 光会吹
31、蜂儿没嘴 屁股伤人
32、夫妻俩吵嘴 常有的事;没事儿
33、蛤蟆的嘴 唱不出好歌
34、蛤蟆嘴下落苍蝇 自送一口肉;送来的口食
35、光腚子戴口罩 顾嘴不顾身
36、光说不练 嘴巴子戏
37、刽子手咧嘴 笑里藏刀
38、过端午的龙头 光耍嘴,
39、哈巴狗掀门帘 突出一张嘴
40、海象打架 光使嘴
41、旱枪的喷嘴 一点就着;点火就着
42、好吃不好穿 顾嘴不顾身
43、号嘴上贴封条 别吹
44、耗子啃碟子 满嘴词(瓷)
45、耗子偷米汤 勉强糊得着嘴巴
46、和尚的木鱼 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47、喉咙里伸出手来 真馋;嘴太馋
48、猴子吃大象 亏他张得开嘴
49、猴嘴里掏枣,狗嘴里夺食 难办;办不到?
50、葫芦锯了把儿 没嘴儿
51、画上的大虾 看着眼馋,到不了嘴里
52、豁子吵嘴 谁也别说谁
53、豁子嘴照镜子 当面出丑
54、豁嘴吹灯 白费劲
55、豁嘴罐子打水 放任自流
56、鸡食盆里的鸭子 多嘴多舌
57、鸡头伸进猪食槽 插不上嘴;难插嘴
58、鸡啄闭口蚶 白张嘴;白费功夫
59、家雀儿吵嘴鸡打架 无人管
60、建昌鸭子 好硬的嘴;嘴硬
61、江湖骗子耍贫嘴 夸夸其谈
62、脚夫的腿,说书的嘴 练出来的
63、镜子里亲嘴 别人不亲自己亲
64、臼间老鼠 嘴尖牙利
65、军号嘴上贴胶布 吹不响
66、烤熟了的羊头 龇牙咧嘴
67、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68、口里含蜜糖,肚里藏尖刀 嘴甜心毒
69、腊鸭子煮到锅里头 身子烂了,踊头还硬(比喻身子受了苦,嘴上还是不肯说。)
70、快嘴婆婆 有口无心
71、夸嘴的郎中 无好药
72、腊鸭子煮锅里 身子烂了嘴还硬
73、口技表演 嘴上功夫
74、拉屎啃鸡腿 亏他张得开嘴
75、喇叭嘴上塞泥巴 吹不响
76、老公鸡披蓑衣 嘴尖毛长
77、老虎舔糨糊 不够煳(糊)嘴
78、老虎嘴里拔牙 找死;送死;寻死
79、老虎嘴里讨食 胆子不小;胆子大;好大胆
80、老虎嘴上拔胡子 找死;送死;自己找死;胆子不小;胆子大
81、老母猪打架 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82、老母猪打喷嚏(pen ti) 笨嘴拙舌
83、老母猪啃瓷砖 满嘴词(瓷)
1、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2、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3、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4、独眼龙看书——斜视
5、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6、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7、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8、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9、盲人读书——瞎摸
10、道士念经——照本宣科
11、读《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12、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13、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1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5、耗子啃书--咬文嚼字
16、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17、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8、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文武双全背上看书——走着瞧
19、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20、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21、语面——语底
22、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23、不听曲子听评书——说的比唱的好听
24、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着哩
25、代别人写情书——不是真心
26、戴礼帽的偷书——明白人办糊涂事
27、地摊上卖书(放书)——没架子
28、肚脐眼里藏书——满腹经文
29、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30、粪船上放书柜——臭架子;摆臭架子
31、丰都城里说大书——鬼话连篇
32、过时的历书——没用处;翻不得
33、海瑞上书——为民 ***
34、耗子进书箱——蚀(食)本
35、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36、耗子钻进古书堆——吃老本
37、鸿雁传书——空来往
38、脚夫的腿,说书的嘴——练出来的
39、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40、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41、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42、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43、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4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45、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46、两个秀才当文书——字字推敲
47、蚂蚁尿书本——识(湿)字不多
48、摩天楼上说天书——高谈阔论
49、灭烛看家书——公私分明
50、判决书做衣裳——浑身是罪
51、你做生意我教书——人各有志
52、捧着书本骑驴——走着瞧
53、三本经书掉了两本——一本正经
54、扫帚写家书——说大话
55、圣人盗书——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56、屎壳郎爬到书本上——冒充圣人
57、书桌上的笔筒——粗中有细
58、蜀绣被面包小人书——话(画)里有话(画)
59、说书的唱大鼓——走了板
60、说书的落目——替古人担忧
61、说书的刹板——下回分解
62、说书的收了三弦琴——不谈(弹)了
63、说书的走江湖——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64、说书的嘴,唱戏的腿——有伸有缩(说)
65、说书的坐板凳——能说不能行
66、说书人刹板——要钱;且听下回分解
67、唐僧念书——一本正经
68、听鼓书抹眼泪——有情人
69、听评书流泪——替古人担忧
70、图书馆的耗子——蚀(食)本
71、图书馆的家当——尽是输(书)
72、图书馆失火——自然(字燃)
73、文庙里卖《四书》——冒充圣人
74、戏台上送诏书——假传圣旨
75、戏台子下读《四书》——闹中取静
76、瞎子进书房——不认输(书)
77、瞎子进学堂——不认输(书)
78、秀才背书——出口成章
79、秀才的手巾——包输(书)
80、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81、哑子教书——难讲
82、杨二郎说书——神聊
83、一本经书看到老——墨守成规;食古不化
84、玉帝的手书落人间——泄露了天机
85、玉皇大帝讲天书——空谈
86、远地得家书——陡增欢喜
87、赵括徒读父书——纸上谈兵
zhl201610
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乐天情怀,那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图书馆的家当 ———— 尽是输***书***
资料室搬家 ———— 尽是输***书***;尽输***书***
孔夫子搬唱—全是书;全是输;独是输;独是书;尽是输;尽是书
孔夫子背褡裢 ———— 尽是输;尽是书
孔夫子的褡裢子 ———— 尽是书;尽是输
孔夫子的行李 ———— 尽书;尽输;尽是输;尽是书
孔子搬家 ———— 净输;净书;尽是书;尽是输;全是书;全输书;全是输
孔子回家 ———— 尽是书;尽是输
摘抄拓展
扒灰头讲礼书 ———— 说里不走理
不听曲子听评书 ———— 说的比唱的好听
大年初一看历书 ———— 日子长着哩
代别人写情书 ———— 不是真心
戴礼帽的偷书 ———— 明白人办糊涂事
地摊上卖书***放书*** ———— 没架子
肚脐眼里藏书 ———— 满腹经文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粪船上放书柜 ———— 臭架子;摆臭架子
丰都城里说大书 ———— 鬼话连篇
过时的历书 ———— 没用处;翻不得
精选拓展
海瑞上书 ———— 为民 ***
耗子进书箱 ———— 蚀***食***本
耗子啃书本 ———— 咬文嚼字
耗子钻进古书堆 ———— 吃老本
鸿雁传书 ———— 空来往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脚夫的腿,说书的嘴 ———— 练出来的
进学堂不带书 ———— 忘本
井底下看书 ———— 学问不浅
推荐拓展
蚂蚁尿书本 ———— 识***溼***字不多
摩天楼上说天书 ———— 高谈阔论
灭烛看家书 ———— 公私分明
判决书做衣裳 ———— 浑身是罪
你做生意我教书 ———— 人各有志
捧著书本骑驴 ———— 走着瞧
三本经书掉了两本 ———— 一本正经
扫帚写家书 ———— 说大话
圣人盗书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屎壳郎爬到书本上 ———— 冒充圣人
书桌上的笔筒 ———— 粗中有细
蜀绣被面包小人书 ———— 话***画***里有话***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474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脚底下踩棒槌
下一篇: 脚后跟拴秤砣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