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从里凉到外
三九天喝凉水相关歇后语
大家都应该知道,一年中的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下面我带来的是歇后语三九天喝姜汤,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九天喝碗姜汤水——暖暖身子吧
三九天喝碗姜汤水——热心暖肺温肠胃
三九天喝碗姜汤水——热气腾腾好舒服
三九天喝碗姜汤水——舒筋健胃人精神
相关歇后语还有:
三九天里不穿棉——————缩手缩脚
三九天里吃冰棍——————寒心;冷暖自己知
三九天里吃梅子——————寒酸
三九天里穿单褂——————抖起来了;威风不起来
三九天里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
三九天里的冰棍——————没人理
三九天里的.豆腐干——————冷冰冰,硬邦邦
三九天里的叫花子——————又冷又饿
三九天里掉冰窟——————抖起来了
三九天里喝姜汤——————热心肠
三九天里喝凉水——————从里凉到外
三九天里扇扇子——————心里有火
三九天里送皮袄——————暖人心
三九天里谈心——————冷言冷语
三九天里桃花开——————罕见;太离奇;稀奇古怪
三九天里种小麦——————不是时候
萝卜碰上三九天里——————要冻心了;要动心了
三九天里背上淋冷水——————凉了后辈;凉了后背
三九天里冰雪加严霜——————一层更比一层寒
三九天里不穿棉袄——————缩手缩脚
三九天里不戴帽——————动动脑筋;冻冻脑筋
三九天里不戴帽子——————脑袋清醒;冻脑;动脑
三九天里吃冰棒——————寒了心
三九天里吃冰棍儿——————凉透了
三九天里吃冰块——————凉透了;从里到外凉透了
三九天里吃辣椒——————嘴辣心热
三九天里吃凉粉——————过时了
三九天里吃热茶——————有冷有热
三九天里穿单衣——————威风;畏风;抖起来了
三九天里穿短衫——————抖不起威风
三九天里穿坎肩——————寒单;邯郸
三九天里穿裤衩——————抖起来了
三九天里穿裤头——————抖起来了
三九天里的寒暑表——————一天天低落
三九天里的萝卜——————动了心;冻了心;动了心了;冻了心了
三九天里掉进冰窟窿——————直打寒颤;抖起来了;凉透了心;凉透心
三九天里掉进冰水塘——————凉了半截
三九天里葛萝卜——————冻勒心;动了心
三九天里光脑袋——————大动脑筋;大冻脑筋
三九天里喝醋——————寒酸
三九天里喝冷水——————不嫌碜牙
三九天里开桃花——————稀奇古怪;动了春心;冻了春心
三九天里萝卜——————冻心;动心
三九天里卖凉粉——————不识时务
三九天里生的孩子——————愣娃;冷娃
三九天里生人——————动手动脚的;冻手冻脚的
这样的歇后语记得这样一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意思就是说,冰冻了三尺深,应该是非常冷的天气,但是这样的冰不是一天就冻上的,需要很长的时候才能行成。
也可以用来形容感情,准确意思是,形成一项事物,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贬义时,多用来形容矛盾的日积月累之形成;褒义时,则形容成绩取得实属来之不易。
还有这样的句子,比如: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造成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我们经常会在形容比较坏的情况时,引用这句话。那原文中的下一句“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意思是说:用土堆积高山,不是一会儿的短暂功夫就能完成的。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同,后一句话更像是一种激励。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轻易成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要有一个坚持的过程。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最后才能成功。
1)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2)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3)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4)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5)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6)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7)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8)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9)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0)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11)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2)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13)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14)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15)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16)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17)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8)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19)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20)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1)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22)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23)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24)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25)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26)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27)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28)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29)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30)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31)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32)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33)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34)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35)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36)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37)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38)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39)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40)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4230.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九天喝姜汤
下一篇: 三九天扇扇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