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三月龙舟逆水去相关歇后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指顶着水流行船。比喻不努力向前进就要往后退,也比喻做事有阻力,必须努力从事。出处: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端午节的歇后语:
1、 端午节 吃粽子——皆大欢喜。
2、端午的黄鱼——在盛市上。
3、午后的莒蒲——过时候不顶用。
4、端午节才贴对联——跟不上形势。
5、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6、上端午节的粽子——一串儿。
7、端午节划龙舟——载歌载舞。
8、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9、过端午的龙头——光耍嘴。
10、年三十吃粽子——错节啦。
11、逆水赛龙舟——力争上游。
12、龙舟菩萨——衰神。
13、龙舟棍——顶衰神。
14、菱角粽子——尖里有尖。
15、菱角包粽子——尖对尖;尖里有尖。
16、癞蝌蟆躲端午——躲一会儿是一会儿。
端午节的习俗如下:
1、吃粽子
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则是在晋代,这一时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2、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3、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4、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5、悬艾叶菖蒲
端午节挂菖蒲是可以让那些出没的蛇虫鼠蚁绕行的。菖蒲,在民间素有“驱蚊小能手”的称号。
临近六月,那么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来临了,在这一天不少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会教授孩子一些和端午节相关的内容。如端午节的起源、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端午节的俗语等。那么有关端午节的俗语有哪些呢?另外,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和歇后语又有哪些呢?
就端午节的俗语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以下这些可以供大家参考:
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3、吃菜豆仔茄,吃了会掰跳。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5、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6、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7、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来。
8、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9、午时水饮?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1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等。
另外,就端午节的谚语和歇后语来说还是非常多的,具体如下:
1、端午节的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2、端午节的歇后语:
三钿买只粽子 ? 连糖
切糕换粽子 ? 一路货;全是一路货
切糕改粽子 ? 光捣弄枣儿玩了;捣弄枣儿玩玩
年三十晚包粽子 ? 个个有份
年三十吃粽子 ? 错节啦
逆水赛龙舟 ? 力争上游
龙舟菩萨 ? 衰神
龙舟棍 ? 顶衰神
菱角粽子 ? 尖里有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4113.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月里扇扇子
下一篇: 三月栽薯四月挖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