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空喊;一呼百应
山谷里喊话相关歇后语
导语:中国风景美不胜收,那么从风景中人们悟出什么歇后语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风景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三伏天穿棉袄乱套
2、 三伏天喝冷饮正中下怀
3、 太阳下面的雪人--不长久
4、 六月间喝冰水--寒心
5、 半天云里雨成不了气候
6、 三伏天穿棉袄乱套
7、 三伏天喝冷饮正中下怀
8、 夏天送木炭--不是时候
9、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
10、 三伏天穿棉袄乱套
11、 三伏天喝冷饮正中下怀
12、 山谷里敲鼓处处有回音
13、 山上的狐狸又馋又滑
14、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15、 八月的天气--一会晴,一会雨
16、 中午太阳现一现,又有三天不见面--还要下雨.
17、 夏天下雪打一天有不测风云
18、 夏天的扇子---人人欢喜
19、 山腰里遭雨上下为难
20、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1、 山要崩拿绳子箍枉费心机
22、 山顶上打井徒劳无益
23、 山中的野猪嘴巴厉害
24、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
25、 山洞里开河只进不出
26、 兔儿爷过河软瘫了
27、 投石下河探探深浅;试探深浅
28、 童男童女(旧时殉葬用的纸男纸女)跌河里架子不倒
29、 跳下黄河洗不清
30、 跳河闭眼睛横了心
31、 跳到黄河洗不清太冤枉;冤枉
32、 太行山上看运河远水不解近渴
33、 水牛过河露头角
34、 树叶子掉到河里随波逐流:
35、 手捧鸡蛋过河小心过度(渡)
36、 上山砍柴,过河脱鞋到哪说哪
37、 一口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
38、 上山砍柴卖,下山买柴烧多一道手续
39、 瞎子背拐子过河两全其美(比喻两方面都照顾得很圆满。)
40、 虾子过河谦虚(牵须)
41、 捂着屁股过河小心过度(渡)
42、 外乡人过河心里没底;不知深浅
43、 玉帝讨河神尽是天兵天将
44、 鱼钩抛在河中心放长线钓大鱼
45、 爷俩掉到河里各扑腾各的
46、 鸭子下河滩呱呱叫
47、 鸭子过河随大流
48、 行船进了断头浜(bang小河)
49、 小卒子过河有去无回
50、 小河里捞石头摸底
51、 小河沟里撑船一竿子插到底
52、 向河里泼水随大流
53、 山顶上的厕所臭气熏天
54、 花架下养鸡鸭煞风景
55、 望远镜看风景近在眼前
56、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57、 戏园子门前堆垃圾煞风景
58、 半天云里吊口袋装疯(风).
59、 二八月的天气--一冷一热;忽冷忽热
60、 二八的衣服---形形色色
61、 二八的庄稼--青黄不接
62、 一条扁担挑泰山担当不起
63、 卒子过河只进不退;死不回头
64、 纸糊的人过河衣烂架不到
65、 张飞撤退长坂坡过河拆桥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站在山谷里,对着大山大声喊:“喂,你好呀!”然后侧耳倾听,我们就会听到同样的声音,即“喂,你好呀!”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跟上次同样的声音呢?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声。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开始传播的,这种波也叫声波。当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如碰到障碍物,如山谷、高大的建筑物等,便发生反射。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波便是回声。
那么原声和回声之间有什么区别联系呢?
第一次听到的原声是从你的嘴巴里发出的。而第二次听到的回声,是第一次听到的原声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所以跟第一次的原声是一样的,在本质上也没有区别。但是回声会比原声弱,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减弱。原声和回声不仅仅是声音的大小不一样,他们之间还是具有时间差的,即并不是同时听到。它们之间的时间差为0.1s以上,如果是小于0.1秒,那就听不到回声,听到的是混响。混响会使声音加大。生活中的音响的广泛使用,便是根据这个知识点。
声速为340m/s,所以算上发射回来的距离,至少要离开障碍物17m。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山谷里能听到回声,而在房间里听不到的原因之一,房间的距离太短了。也许你还会较真的说,我家房子大啊,房子大为什么还是听不到呢?因为房子里的各种家具,各种壁纸,绿色植物等等,这些都会吸收一部分声波。
生活中还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一次,你去山谷游玩,对着山谷喊:“喂……喂……”但是并没有听到你很期待的回声。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已经在山谷里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也不要怀疑山谷里的回声。听不到,是因为山谷里大量的绿色植被,已经吸收了一部分回声,使得回声很小听不到。
回声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这也是一个被人们广泛应用的重要装置,利用这个系统来探测冰山、海深、油矿、敌方潜艇方位、鱼群等等。最早应用声呐装置的便是我们熟知的一次沉船事故中——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故中。当时美国科学家为了寻找沉船事故,便利用回声的原理,制造了出第一台在水下测量目标的探测仪。
利用回声定位的还有蝙蝠。也许你会很奇怪,蝙蝠是如何利用回声的呢?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尖叫声,这尖叫声碰到障碍物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这时蝙蝠便用灵敏的耳朵来判断物体的位置、距离等等,进而可以在夜里捕捉到食物。在动物界中,除了蝙蝠类,还有哪些是回声定位的?海豚、海狮、海豹以及还有一些鱼类等等。上述这些生物,体内都有天生声呐系统。大自然的智慧是无穷的啊!
我国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便是天坛回音壁。回音壁是一个围墙,墙高3.72米,直径65.2米,厚0.9米,周长204.728米,其面积3335.6664平方米。站在回音壁里的三阶石上喊话,便可听到三次回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天坛去游玩时试一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375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山沟里的人家
下一篇: 山洪冲石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