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本性难移
生姜脱不了辣气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大全
/question/2900127.html
1.有关善恶的名言名句10个善与恶在川流中是混杂的。
但是,每个人都在他的生活过程中改造自己的血液。 ——罗曼·罗兰【法】 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乔叟【英】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它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王蒙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扬雄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贡献:wsnqingyue 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乔叟【英】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但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凡是使生命扩大而又使心灵健全的一切便是善良的;凡是使生命缩减而又加以危害和压榨的一切便是坏的。 ——杰克·伦敦【美】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贡献:hui520 跟魔鬼订约的人会走运一时,但总有一天魔鬼会提出它的要求。
——约翰·福尔斯【英】 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就特别黑。——歌德【德】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但却使耳朵的听觉更为灵敏。
——莎士比亚【英】 海水是最纯洁的,又是最不纯洁的。对于鱼,它是能喝的,有益的;对于人,它是不能喝的,有害的。
2.关于善恶的句子有哪些1.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
3.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
4. 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5. 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6. 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
7.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罗素
8. 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
9. 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10. 惩恶而劝善。——《左传》
11. 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印顺导师
12.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13.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14. 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高尔基
15. 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3.关于人的善恶两面的名言:倘若人不升空成为天使,毫无疑问,他将下沉成为魔鬼。他不能停留在兽性。最野蛮的人并不是野兽,他更坏,非常坏----(柯尔律治)
人是丧失地位的神(爱默生)
人的本性中决无行善或作恶的所谓坚定不移的决心,除非在断头台上(纳·霍桑)
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
不论谁想建立一个国家,并给它定法则,他就应该先假定人都是凶恶的(马基雅弗利)
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
4.形容本性的诗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词语:
积重难返、故态复萌、积习难改、积习难除、根深蒂固、执迷不悟、禀性难移、野性难改、我行我素、依然故我、童心难泯、赌性难泯、死不悔改、死性不改、累教不改、屡教不改、劣性不改、刚愎自用。
歇后语:
狗走千里吃屎——本性难移;
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
吃屎狗难断吃屎路——本性难移;
臭狗舍不得臭屎坑——本性难移;
潘金莲偷汉子——本性难移;
生姜脱不了辣气——本性难移;
鸭子呱呱狗吃屎——本性难移;
牛牵到北京还是牛——本性难移。
5.关于‘善恶"'句子关于善恶的句子: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 3、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莎士比亚 4、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5、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6、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 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
——罗素 8、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 9、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 10、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11、惩恶而劝善。
——《左传》 12、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
——印顺导师 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14、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15、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16、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高尔基 17、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18、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
——杨子 19、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
——雨果 20、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21、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方孝孺 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丘明 23、对于恶人善不得。
24、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2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27、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
——泰戈尔 28、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 29、在生活中,有的是吃人的人,有的是被吃的人,但是这两种人可以转化,羊渐渐可以转成狼;狼呢,渐渐地到一定阶段也可以转变成羊。
就好像是善恶一样,没有绝对的善恶,你这人特别的善良,那也有特别不善良的地方。最可笑的还有许多人,在羊向狼转化的时候,转化成一半,停在那儿了,半羊半狼,自己也闹不太清楚,到底是羊还是狼。
——刘震云 30、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萧纲 31、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 32、恶行生不出善果。
33、我给英雄下的定义是必须用武力为他人或者是为民族、国家谋求利益的才是英雄。好汉是什么呢?好汉这个词是为了他人,但是不一定是正义的。
所以这里面有是非善恶的问题。——吴越 34、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弗·培根 35、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36、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米列 37、凡诗人之作,刺箴美颂,各有源流,未尝混杂,善恶同篇也。——颜之推 38、就好像庄子说的浑沌。
浑沌北边有个帝,南边有个帝,他们到中间来看浑沌,浑沌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但对他们非常好,这个南边的帝和北边的帝就要报答浑沌,就给他开鼻子、眼睛,凿七窍,要让他看看世界—日凿一窍,庄子说:七日,浑沌死。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死了。
在西方《圣经》里边也有这样的故事:亚当和夏娃摘取了树上的苹果,吃了,知道了善恶,知道了好和坏,开始思想,这时候,就离开了天国。这个过程,是一个文化人的诞生,也是一个自然人的死亡的过程。
但是这过程中间有一段最微妙的最美妙的时刻,正是这个时刻产生了艺术。——顾城 39、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
——卡莱尔 40、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要善于面对和把握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滤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的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等等。
——王蒙 41、至今为止,我们仍然无法揣测耶和华神把这样一棵树安设在伊甸园的原因,也更无法猜测为什么人一吃这树上的果子就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无论如何,这棵善恶树上的果子必定是寓示着丰富的内涵的,因为我们看到人吃了它就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转变,这个转变也就是堕落。
——傅翔 42、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戴尔·卡耐基() 43、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及真伪,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排斥恶与伪。
——塞·约翰生 44、念佛之前,先当信佛。必具四信,乃名信佛。
一信果佛,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西方弥陀,及十方诸佛等。二信自己的佛,即是佛性。
令在因地,能开慧见性者,即名成佛。三信人无善恶冤亲、贤愚贵贱,个个是佛。
四信一切四生六道,皆同具毗卢佛性。此四者无先后高下,一体平等。
——王骧陆 45、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 46、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6.关于‘善恶句子关于善恶句子: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1326337孟子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3、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莎士比亚4、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5、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6、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7、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
——罗素8、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9、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
——罗曼·罗兰10、激浊扬清,嫉恶好善。11、惩恶而劝善。
——《左传》12、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后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
——印顺导师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14、善积者昌,恶积者丧。
15、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16、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高尔基17、从善如流,疾恶如仇。18、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
——杨子19、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
——雨果20、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21、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
——方孝孺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丘明23、对于恶人善不得。
24、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2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27、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
——泰戈尔28、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29、在生活中,有的是吃人的人,有的是被吃的人,但是这两种人可以转化,羊渐渐可以转成狼;狼呢,渐渐地到一定阶段也可以转变成羊。
就好像是善恶一样,没有绝对的善恶,你这人特别的善良,那也有特别不善良的地方。最可笑的还有许多人,在羊向狼转化的时候,转化成一半,停在那儿了,半羊半狼,自己也闹不太清楚,到底是羊还是狼。
——刘震云30、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萧纲31、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32、恶行生不出善果。
33、我给英雄下的定义是必须用武力为他人或者是为民族、国家谋求利益的才是英雄。好汉是什么呢?好汉这个词是为了他人,但是不一定是正义的。
所以这里面有是非善恶的问题。——吴越34、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弗·培根35、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36、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米列37、凡诗人之作,刺箴美颂,各有源流,未尝混杂,善恶同篇也。——颜之推38、就好像庄子说的浑沌。
浑沌北边有个帝,南边有个帝,他们到中间来看浑沌,浑沌没有鼻子,没有眼睛,但对他们非常好,这个南边的帝和北边的帝就要报答浑沌,就给他开鼻子、眼睛,凿七窍,要让他看看世界—日凿一窍,庄子说:七日,浑沌死。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死了。
在西方《圣经》里边也有这样的故事:亚当和夏娃摘取了树上的苹果,吃了,知道了善恶,知道了好和坏,开始思想,这时候,就离开了天国。这个过程,是一个文化人的诞生,也是一个自然人的死亡的过程。
但是这过程中间有一段最微妙的最美妙的时刻,正是这个时刻产生了艺术。——顾城39、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
——卡莱尔40、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要善于面对和把握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滤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的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等等。
——王蒙41、至今为止,我们仍然无法揣测耶和华神把这样一棵树安设在伊甸园的原因,也更无法猜测为什么人一吃这树上的果子就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无论如何,这棵善恶树上的果子必定是寓示着丰富的内涵的,因为我们看到人吃了它就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转变,这个转变也就是堕落。
——傅翔42、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戴尔·卡耐基()43、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及真伪,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排斥恶与伪。
——塞·约翰生44、念佛之前,先当信佛。必具四信,乃名信佛。
一信果佛,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西方弥陀,及十方诸佛等。二信自己的佛,即是佛性。
令在因地,能开慧见性者,即名成佛。三信人无善恶冤亲、贤愚贵贱,个个是佛。
四信一切四生六道,皆同具毗卢佛性。此四者无先后高下,一体平等。
——王骧陆45、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46、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7.关于是非善恶的故事,名言,成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D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G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H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J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8-15 16:4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D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331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生虫的核桃
下一篇: 生就的驼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