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响当当
和尚敲钟相关歇后语
供寺庙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另外诸如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
所以,不同用途则敲不同的钟。但敲钟的讲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规·法器》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即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钟要连击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规则与“九”有关,因为在我国古代,认为“九”具有极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极致。
佛寺的钟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为何要定为108下?一说是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合为108,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另一说是,人有108种烦恼,钟鸣108响,以尽除人间烦恼。
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才能震撼人心。形大体重的钟基频低,储能大,使钟声深沉绵长。用加入锡的青铜制钟比黄铜和铁制钟声音青脆。
钟的下部和钟唇加厚外张,使声音向外辐射能力强,就会使钟声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钟的钟声,都是由形大体重、钟唇厚而外张的青铜钟发出的。
敲钟时,可别忘了耳闻心诵:“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 如此发心,福慧双修,功德无量。
关于老和尚敲钟(歇后语):
1、和尚敲钟——响当当。
比喻人表现出色,或本领过硬,有名气。(例)他不但在工作上是模范,在其他事情上也是~的。
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是指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
在职场上我们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描述某些人“混日子”的工作态度。如果说这是一个过错的概念,或许许多人都不服气,就好比人们说“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是个错的概念一样。
在我们看来,或许和尚撞钟简单的很,既不用动脑子也不费气力,到时辰撞它几下就可以。但是和尚撞钟真的有这么容易吗?只有当你亲身真正看到和尚撞钟之后,你就再也不会说和尚撞钟是“混日子”的代名词了。
佛家讲,人有108种烦恼,如何才能消除这些烦恼呢,因此采用撞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寺院会敲晨昏钟。敲108下,消除108种烦恼。故佛经中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之说。
所以,敲钟既不是纯粹的例行公事,也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而是佛家弟子发自内心深处呐喊的体现。
扩展资料:
一、典故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我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像从前那位老中堂,摆在面上被人家骂什_卖国贼,我就得了。”
二、关于和尚的歇后语
拆庙散和尚——各奔东西。? ?
赤脚的和尚——两头光。? ?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
单身碰到和尚——尽光棍;全是光棍。
三、钟
1、佛教法器
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写道:“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手+耳 打动之意)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
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尼颁经声溶为一钵,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2、王权的象征
钟和鼎一样,也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
封建统治者铸造巨型铜钟象征王权,这种钟也叫“朝钟”,“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钟也是人们心目中崇高、公正、贤明的华夏文明的象征。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著名诗句,就是这种象征的反映。
自唐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并且越铸越大,以求达到彰显自己神权和政权的地位来巩固统治的目的。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重量达数十顿,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铜钟
-钟 (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的法器)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和尚歇后语大全,欢迎阅读!
拆庙散和尚 ———— 各奔东西
赤脚的和尚 ———— 两头光
冲着和尚骂秃子 ———— 寻着惹气
单身碰到和尚 ———— 尽光棍;全是光棍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得过且过
光头跑进和尚庙 ———— 充数
和尚拜堂 ———— 全是外行
和尚拜丈人 ———— 没有这回事
和尚背枷 ———— 知法犯法
和尚出山 ———— 走下坡路
和尚打赤脚 ———— 两头光
和尚打架扯辫子 ———— 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和尚打架 ———— 抓不到辫子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戴礼帽 ———— 与众禾同
和尚到了姑子庵 ———— 不妙(庙)
和尚的肚腹 ———— 没多大油水
和尚的儿子 ———— 拣的
和尚的袈裟 ———— 东拼西凑;七拼八凑
和尚的木鱼 ———— 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和尚的念珠 ———— 一连串
和尚的梳子 ———— 无用之物
和尚的住处 ———— 妙(庙)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跟着月亮走 ———— 借光了
和尚回庙 ———— 走老路
和尚结辫子 ———— 假的
和尚看花轿 ———— 空欢喜
和尚买梳子 ———— 无用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 ———— 两头误
和尚庙对着尼姑庵 ———— 没事也得有事
和尚庙里的老鼠 ———— 听的`经卷多
和尚庙里借梳子 ———— 走错了门;找错了门
和尚庙前讲假话 ———— 惹是(寺)生非
和尚念经 ———— 老一套
和尚敲木鱼 ———— 老一套
和尚敲钟 ———— 响当当
和尚娶老婆 ———— 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和尚娶媳妇 ———— 今生休想
和尚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
和尚头上盘辫子 ———— 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和尚挖墙洞 ———— 妙(庙)透了
和尚下山 ———— 出事(寺)了
和尚训道士 ———— 管得宽
和尚训道土 ———— 管得宽
和尚养儿子 ———— 岂有此理
和尚照镜子 ———— 无计(髻)可施(梳)
和尚枕着门槛睡 ———— 突(秃)出
和尚住岩洞 ———— 没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花和尚穿针鼻 ———— 大眼瞪小眼
济公当和尚 ———— 不吃素
见了和尚叫舅子 ———— 乱认亲
酒肉和尚菜道士 ———— 岂有此理
看见和尚叫舅子 ———— 乱认亲
看见和尚喊姨夫 ———— 乱认亲
癞子当和尚 ———— 不费手续
老和尚讲佛经 ———— 说的说,听的听
老和尚剃头 ———— 一扫光
老和尚撞钟 ———— 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癞和尚念经 ———— 走样了
老和尚搬家 ———— 吹灯拔蜡
老和尚的百衲衣 ———— 东拼西凑
老和尚诵经 ———— 念念有词
老虎扮和尚 ———— 人面兽心
俩和尚打架 ———— 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
临老当和尚 ———— 半路出家
老和尚念经 ———— 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庙里的和尚 ———— 无牵无挂
拿着和尚当秃子打 ———— 冤枉好人(比喻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罪名。)
念完了经打和尚 ———— 恩将仇报;以怨报德;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比喻翻脸不认人。)
杀人和尚念佛经 ———— 假慈悲;假慈善
沙和尚挑行李 ———— 义不容辞
烧香赶和尚 ———— 喧宾夺主
烧香赶走和尚 ———— 喧宾夺主(比喻次要的压倒主要的。)
烧香顺便看和尚 ———— 一举两得
少林寺的和尚 ———— 名扬四海
歪嘴和尚 ———— 没正经
歪嘴和尚吃螺蛳 ———— 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灯 ———— 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念经 ———— 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的和尚 ———— 没数
唐僧和尚念佛经 ———— 一本正经
唐僧跑进和尚店 ———— 同吃一碗斋饭
秃子不要笑和尚 ———— 脱了帽子都一样。
秃子当和尚 ———— 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秃子揍和尚 ———— 明打明;光打光
五个和尚化缘 ———— 三心二意
五台山上的莽和尚 ———— 横头横脑
向和尚借梳子 ———— 找错了门
小和尚念经 ———— 有口无心
小庙里的和尚 ———— 没见过大香火;默默无闻
妖怪揍和尚 ———— 精打光
一百个和尚念经 ———— 异口同声
丈二和尚 ———— 摸不着头脑
指着秃子骂和尚 ———— 借题发挥
种黄连的和尚 ———— 苦师傅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 尽管放心
属和尚的 ———— 出家无家
捉牢和尚买篦箕 ———— 强卖
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 ———— 罪责难逃
走了和尚有庙在 ———— 尽管放心
走了和尚捉道士 ———— 有辫子抓了;有辨子抓了;有辩子抓了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得过且过
八十岁当和尚 ———— 半路出家
摆着和尚骂贼秃 ———— 指桑骂槐
宝通寺的小和尚还俗 ———— 巴不得开开荤
逼着和尚要木梳 ———— 找错了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329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和尚敲木鱼
下一篇: 和尚娶老婆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