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手
害喘病爬高山相关歇后语
形容 因为劳累或 焦急 而气喘得很 厉害
成语出处: 清·无垢 道人 《八仙全传》第七回:“ 一霎 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 上气不接下气 。”
成语例句: 钱钟书《围城》:“想不到肚子里有那些呕不完的 东西 ,只吐得 上气不接下气 ,鼻涕眼泪胃汁都赔了。”
繁体写法: 上气不接下气
注音: ㄕㄤˋ ㄑㄧˋ ㄅㄨˋ ㄐㄧㄝ ㄒㄧㄚˋ ㄑㄧˋ
上气不接下气的近义词: 气喘吁吁发出类似呼哧呼哧喘息声的声音他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上气不接下气的反义词: 镇定自若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
成语语法: 作状语、定语;形容劳累的样子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be out of puff <out of breath>
日语翻译: 息をはずむ
其他翻译: <法>hors d'haleine <à bout de souffle>
成语谜语: 害喘病爬高山
(1)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2)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3)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4)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5)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6)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8)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9)口说无凭,事实为证。(10)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11)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12)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13)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14)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15)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16)久住坡,不嫌陡。(17)马看牙板,人看言行。(18)不经冬寒,不知春暖。(19)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20)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21)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22)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23)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24)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25)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26)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27)宁可做过,不可错过。(28)头回上当,二回心亮。(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30)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1)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32)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33)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3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35)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36)吃一回亏,学一回乖。(37)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38)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39)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40)树老根多,人老识多。(41)砍柴上山,捉鸟上树。(42)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43)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44)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45)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46)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47)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48)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49)经得广,知得多。(50)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51)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5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5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54)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55)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56)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57)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58)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59)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60)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61)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62)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63)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64)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65)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66)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67)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68)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69)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70)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71)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7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73)金子碎了分量在(74)靠山山倒,靠水水流(7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76)墨是可以磨浓的(77)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78)人心齐,泰山移(79)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80)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81)不认这壶酒钱(82)不知道哪头炕热(83)蝉曳残声过别枝(84)横挑鼻子竖挑眼(85)眉毛胡子一把抓(86)起大早,赶晚集(87)求爷爷,告奶奶(88)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89)摇头不算点头算(90)中看不中吃(91)睁一只眼,闭一只眼(92)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93)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94)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95)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96)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97)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9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99)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100)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形容 因为劳累或 焦急 而气喘得很 厉害成语出处: 清·无垢 道人 《八仙全传》第七回:“ 一霎 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 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例句: 钱钟书《围城》:“想不到肚子里有那些呕不完的 东西 ,只吐得 上气不接下气 ,鼻涕眼泪胃汁都赔了。”繁体写法: 上气不接下气注音: ㄕㄤˋ ㄑㄧˋ ㄅㄨˋ ㄐㄧㄝ ㄒㄧㄚˋ ㄑㄧˋ上气不接下气的近义词: 气喘吁吁发出类似呼哧呼哧喘息声的声音他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反义词: 镇定自若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表面上都镇定自若,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成语语法: 作状语、定语;形容劳累的样子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英语翻译: be out of puff <out of breath>日语翻译: 息をはずむ其他翻译: <法>hors d'haleine <à bout de souffle>成语谜语: 害喘病爬高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285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屎壳螂搬家
下一篇: 害儿子坑闺女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