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济济一堂
过年吃团圆饭相关歇后语
过年的肥猪 —— 早晚得杀
过年敲锅盖 —— 穷得丁当响
王小二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过年吃团圆饭 —— 济济一堂
穷债户过年 —— 躲躲闪闪
孩子们过年 —— 常盼那一天
娃娃过年 —— 真快活;不操心;光图吃;只讲吃;蹦得欢
过年借礼帽 —— 不识时务
老太婆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过一年少一年
过年娶媳妇 —— 双喜临门
春节然而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然而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不仅仅然而一个节日, 同时也然而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下面我整理的有关于春节的歇后语,欢迎来参考!
1、拜年的话--好听
2、大年初一吃饺子--第一回
3、大年初一吃饺子--都一样
4、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5、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6、大年初一送财神--见面说好
7、大年三十看黄历--没日期
8、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
9、过年的猪--活不久/活不长
10、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11、隔年的馒头--早发了
12、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13、过年敲锅盖--穷得叮当响
14、过年吃豆渣--穷极了
15、隔年的春联--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16、隔年历本--不用翻了
17、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8、狐狸找公鸡拜年--有你上的当
19、孩子们过年--常盼那一天
20、叫化子过年--穷讲究
21、老鼠给猫拜年--全体奉送
22、大年初一吃窝头--不香
23、癞蛤蟆过年--穷得连毛都没有一根
24、腊月三十贴对子--一年一回
25、年三十夜拨算盆--满打满算
26、年画上的春牛--离(犁)不得
27、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
28、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29、穷债户过年--躲躲闪闪
30、朝鲜人过年--要狗命
31、拜年的嘴巴--尽说好话
32、床底下拜年--伸不直腰
33、拜年不磕头--干什么来了
34、正月十五才拜年--晚了半月
35、哑巴拜年------多嗑头少说话
36、熊瞎子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37、三十晚上失了牛--明年的事
38、三十晚没月亮--年年如此
39、十五个瘸子拜年--七高八低
40、二十九过年--小劲(进)
41、大年初一串门--见人就作揖
42、大年五更出月亮--头一回;头一遭
43、大年三十晚上熬稀粥--年关难过
44、大年三十看皇历--没期啦;没日子啦
45、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46、大年初一看历书--日子长哩
47、大年初一的袍子--借不得
48、大门口的春联--年年有
49、大年午夜的鞭炮--无花乱坠
50、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不得空
扩展;
春节句子
1、春节忙碌不留意,节后调节要牢记:早睡早起精神好,勤加锻炼养身心;瓜果蔬菜调肠胃,大鱼大肉量要少;放松身心多户外,幸福生活更有味。
2、春节你方会猛刮金钱风,狠淋钞票雨,狂下金雹银雹,结钻石冰,长翡翠树,挂珍珠霜,生玛瑙果,小心挨砸!祝春节快乐!
3、层层往事在岁月沉淀,留下无尽回忆,亲情让我感到幸福无限。谢谢您给我生命,给我快乐,给了我又一个崭新的一年。
4、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
5、“春节”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外来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资,心中暖洋洋的;我们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长们的夸奖……大街上、小区里、超市中,到处都洋溢着喜气,一派热闹的场面。
6、又到过年了,可然而却没有以往的气氛了。以前总然而盼望着快过年,想着过年有新衣服穿了,有好吃的好玩的了,还有红包接了,呵呵……别提那时有多开心了。
7、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然而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然而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8、而在喧嚣的城市,人们又用另一种方式来度过美好的春。瞅!超市里人们挤来挤去,挑选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东西,抢着购年货;街道上的一个角落,几个小学生手拿小型鞭炮,用打火机点燃,闭上眼睛,听着由鞭炮、汽车、人发出的声音交杂成的美妙音乐;晚上的广场,灯火辉煌,有做打气球,摆地摊生意的,有拿着荧光棒、玩具枪的小朋友,也有打羽毛球的人们……对于城里人,更能显示春的概念的词,就然而“闹”字。这“闹”,突出繁华城市的人们对春的热情与新生活的美好追求。
9、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数不胜数,糖果瓜子不在话下,什么开心果、腰果,榛子……
10、贴春联,这然而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然而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当我敲上“春节”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似乎尘埃落定。其实,如果按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还然而“进行式”而不然而“过去式”。在我的家乡,只有过了正月十五,那个盛满春节各类点心的圆形团盒才会从茶几上撤下,也就预示着“年”已过完,不再走亲戚拜年。
12、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然而靠“观象授时”,然而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13、正月初一然而我们国家传统佳节——春节。关于过春节各地的习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饭可然而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品尝着美酒佳肴,其乐融融。年夜饭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交好运;而南方人喜欢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14、一种欢快的气氛,在交融着,在我们心中对保卫祖国边疆的边防战士在这冰天雪地里,保卫着疆土,固若金瓯,无如伤缺,为他们辛苦,付出干杯!
15、凌晨时分,似乎听到遥远的家乡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欢笑声,声声入耳。似乎老远就闻到随风袭来的那种浓烈刺鼻的硝烟味和腊肉飘香,骨头都酥了。抬头凝望窗外,一辆又一辆北上的列车载着无数归心似箭的游子,我久久不愿睡去。
16、我期盼春节,春节的北京然而最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笑语欢腾。尤其然而除夕之夜,五颜六色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银蛇狂舞,有的像空缺开屏,还有的像绽放的花朵。它们把北京装点的绚丽夺目,整个北京城真然而火树银花不夜天。
17、幸福新年来,悠悠鹿铃声,快乐新年到,我把礼物送,给你一盏灯,照亮你前程。问你一声好,我送祝福情。
18、想想,时间过得好快啊,转眼间又然而一年。念念不舍的一切,随着新年的到来却又淡忘了,一直一直想要忘记的事情,也随着新年的到来而忘记了。
19、年前的一切辛劳,都为了过年这段日子的安逸;年前的一切花费,都为了过年这段日子的绚丽,我喜欢这种气氛。这段假期中,享有我们盼了一年的日子: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吃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还可以尽情地玩、放心地玩,大人们则凑在一起,茶几放上几盘瓜子糖果,天南地北,闲闲散散,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这样闲适的心情,只有等到来年的春节了。
20、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这金灿的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这看谁更有才……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歇后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又是汉语熟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王小二开饭店 ———— 看人下菜
拓展一
端著金碗讨饭 ———— 装穷叫苦比喻本来很富裕,故意装穷。
耳朵眼里灌稀饭 ———— 混淆视听
饭店里的臭虫 ———— 吃客
饭店里端菜 ———— 和盘托出
饭店里卖服装 ———— 有吃有穿
饭店门口摆粥摊 ———— 自讨晦气;多此一举
饭店门前摆粥摊 ———— 抢人生意
饭店墙上挂蒜辫 ———— 零揪
饭盒里盛稀饭 ———— 装糊涂
饭后的粑粑 ———— 可有可无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坐享其成
饭勺敲铁锅 ———— 响当当;当当响
饭勺子上的苍蝇 ———— 混饭吃
饭堂里的苍蝇 ———— 人人讨厌
饭甑zeng里蒸黄连 ———— 苦闷焖
饭桌上的抹布 ———— 尝尽了酸甜苦辣
饭桌上的盘子 ———— 没把柄
黄连汤淘饭 ———— 口口苦
服装店里开饭店 ———— 有吃有穿
高粱米塌饭锅 ———— 闷焖起来了
过年吃团圆饭 ———— 济济一堂
胡子上的饭,牙缝里的肉 ———— 不大点
胡子上的饭粒 ———— 吃不饱肚子;饱不了人
葫芦里装糯米饭 ———— 好进难出
既会杀猪,又会做饭 ———— 多面手
叫花子讨饭 ———— 只图多
金碗盛稀饭 ———— 装贱
开饭馆不怕大肚汉 ———— 越多越好
拓展二
八宝饭掺糨子 ———— 糨糊
八宝饭里撒盐巴 ———— 又添一味
白骨精的饭食 ———— 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仁假义;没安好心
拜罢天地去讨饭 ———— 没过一天好日子
半夜下馆子饭馆 ———— 吃闭门羹
背著醋罐子讨饭 ———— 穷酸
背著水讨饭 ———— 装穷
财神爷要饭 ———— 装穷
苍蝇掉进饭碗里 ———— 恶心
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蚕豆背时遇稀饭 ———— 倒霉透了
吃霸王的饭,给刘邦干事 ———— 不是真心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 ———— 吃里爬外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 人在心不在
吃饭馆,住旅店 ———— 啥事不管
吃饭泡米汤 ———— 喝粥的命
吃饭舔碗边 ———— 穷相毕露;吝啬鬼
拓展三
吃家饭屙e排泄野屎 ———— 吃里爬外
吃了三碗红豆饭 ———— 满肚子相思
吃了早饭睡午觉 ———— 乱了时辰
吃米饭拣谷子 ———— 挑剔
吃剩饭长大的 ———— 尽出馊主意
吃完饭就砸锅 ———— 不干了
吃稀饭泡米汤 ———— 多余
吃稀饭泡汤 ———— 亲清上加亲清
吃一升米的饭,管一斗米的事 ———— 管得宽
初一吃十五的饭 ———— 前吃后空
吹鼓手吃饭 ———— 顾吃不顾吹
吹鼓手赴宴 ———— 吃的胀气饭
大姑娘讨饭 ———— 死心眼;拉不开脸面
大米饭串烟 ———— 变味了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饭 ———— 年关难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271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过路人吊丧
下一篇: 过年的肥猪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